伍燕青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手術室,廣西 貴港 537100)
手術室優質護理對手術患者心理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伍燕青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手術室,廣西 貴港 537100)
目的 研究對患者提供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手術室于2015年3月~2015年3月134例手術患者為普通組,科室為患者提供一般手術室護理,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科室13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組,科室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干預,評價兩組患者滿意度及心理焦慮評分。結果 普通組患者滿意度為113例(84.33%),研究組患者滿意度為126例(94.03%),研究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普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普通組焦慮評分(69.22±1.05)分、研究組(69.25±1.04分,兩組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焦慮評分(48.37±1.01)分,明顯低于普通組(58.24±1.0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科室為手術室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患者焦慮情緒。
手術室;優質護理;滿意度;心理
手術室主要負責對象為急診接收的因疾病需外科手術治療、其他外科疾病需擇期手術的患者,患者特點包括:急診手術患者病情變化較快、病情危重、存在惡化可能性及不確定性;擇期手術患者存在術前擔憂心理,可能引起生理應激反應出現,患者圍手術期間出現心理負面情緒等,此類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提出較高要求[1]。本文研究對患者提供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影響,因手術室特殊性、手術期護理工作質量對手術預后存在一定影響,因此改進傳統手術室護理模式,重視手術室細節護理措施,堅持貫徹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理念,以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不良情緒為護理目標開展干預工作[2-3],為驗證優質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手術室于2015年3月~2015年3月134例手術患者為普通組,其中男89例,女45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51.6±8.2)歲,手術類型:闌尾炎切除術34例、骨科手術20例、腹腔鏡手術33例、胃腸道手術33例、肝臟手術14例。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科室13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組,男90例,女44例,年齡26~77歲,平均年齡(52.0±8.0)歲,手術類型:闌尾炎切除術36例、骨科手術20例、腹腔鏡手術30例、胃腸道手術33例、肝臟手術15例。兩組手術患者疾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科室為普通組患者提供一般護理服務,包括常規術前檢查服務,知識宣教、告知注意事項、維護環境,術后積極監測體征變化等??剖覟檠芯拷M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干預,包括:⑴術前:手術室護士前往病房實施術前訪視,訪視內容包括告知患者手術類型及基礎知識,了解患者術前身心狀態,提出針對性建議,指導患者術中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術前手術室護士了解患者心理情緒狀態,針對患者疑問處提供科學解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科學評估患者可能發生的術中及術后風險,做好術前準備指導工作[4]。⑵術中:護士提前半小時檢查手術室各種用物、器械準備情況,調整適宜室內溫濕度,護士安全護送患者進入手術室,提供語言及肢體動作,安撫患者緊張情緒。護士應尊重患者隱私,指導其手術體位,遮蓋患者非手術區域裸露皮膚,緩解其緊張感;術中保持手術室安靜狀態,營造舒適手術環境,護士積極陪伴患者。⑶術后:護士為患者提供皮膚清潔措施,擦凈血跡等,護送患者返回病房,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強調術后護理注意事項,囑咐護士密切關注患者體征變化,加強交流。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此項評分標準分為50分,50-59分表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5]。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滿意度評估
研究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普通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滿意度比較
2.2 評估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前后心理焦慮評分
干預前,兩組焦慮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焦慮評分明顯低于普通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焦慮評分比較
手術室是針對疾病患者提供外科救治手術的場所,由于收治患者特殊性,對科室護理質量要求較高,傳統手術室護理模式核心思想是要求護士協助醫師順利完成手術,忽視術中患者身心感受,不能較好滿足患者臨床需求,本次研究中為手術室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干預,取 得較好應用效果。
本研究得出結果提示研究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普通組,(P<0.05)。干預前,普通組焦慮評分(69.22±1.05)分、研究組(69.25±1.04分,)兩組評分對比,(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焦慮評分(48.37±1.01)分,明顯低于普通組(58.24±1.04)分,(P<0.05)。結果提示科室為普通組患者提供一般手術室護理服務,未重視患者基本身心需求,患者術中心理負面情緒未得到較好疏解,導致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低于研究組,且焦慮情緒改善一般。而科室為研究組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干預,樹立護理目標為提高護理質量及滿意度,改善患者焦慮情緒,護士對患者提供個體化護理,通過術前訪視了解患者心理狀態,提供科學健康指導;術中護士全方面考慮患者需要,積極滿足,陪伴患者,給予安慰,做好環境維護,為患者創造舒適手術室環境,改善生理應激反應[6-7]。本次研究通過分析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及滿意度,驗證優質護理模式在手術室應用優勢。
綜上所述,科室為手術室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患者焦慮情緒。
[1] 陳松漪.手術室優質護理對婦科手術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及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3):3228-3231.
[2] 王玲玲.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1):115-117.
[3] 湯 欣,王 利,馬士崟,等.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的實施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2):2047-2049.
[4] 謝青路.手術室優質護理中應用全程無縫護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8):706-708.
[5] 宋 濤,蘇麗婧,蔡惠鳳,等.優質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9):83-83,84.
[6] 潘新蘭.無痛靜脈穿刺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5):713-715.
[7] 林 珂,車美華,劉玉英,等.手術室??苾炠|護理服務實踐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0):782-786.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3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