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芳
(綿陽市梓潼縣醫院,四川 綿陽 622150)
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膽囊炎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分析
鄧艷芳
(綿陽市梓潼縣醫院,四川 綿陽 622150)
目的 本文對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膽囊炎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近收治的94例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實驗組(n=47)與參照組(n=47)。參照組圍術期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比不同護理模式下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術后下床時間快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住院費用對比參照組更少,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性膽囊炎患者的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縮短患者術后康復時間,節省住院費用,還可改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
臨床護理路徑;急性膽囊炎;圍術期護理;應用分析
急性膽囊炎主要是因細菌感染、化學刺激等致使膽囊發生炎性病變,該病與不良飲食、不良情緒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關[1]。手術是治療急性膽囊炎的有效途徑,患者在圍術期的護理服務不容忽視。為尋求更為理想的急性膽囊炎護理方法,對在我科接受手術治療的部分急性膽囊炎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模式,護理效果已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認可。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近收治的94例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54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6.5±4.3)歲;化膿性膽囊炎38例,單純性膽囊炎56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膽管疾病者;乙醇及藥物依賴者;精神類疾病患者。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參照組圍術期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
入院當日:護理人員為患者介紹醫院環境及相關制度,講解急性膽囊炎的誘因及防治方法;并協助患者做好相關檢查。
術前1天:手術前12 h患者需要禁食,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便、咳嗽、呼吸等練習[2]。做好麻醉、皮試備皮等準備。同時對患者做好心理護理,以緩解其緊張、恐懼情緒。
手術當日: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后,協助其取平臥位,并對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指導患者排尿,確保輸液通暢。做好麻醉、手術等護理配合。
術后次日: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手術切口,在排氣后可給予半流質食物,依據病情及醫囑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
術后2~3天:及時為患者更換敷料,如有切口紅腫、滲血情況要予以有效的處理方式。待患者的體征、病情有所恢復后,可適當增加進食量。要選擇清淡、營養的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也不可吸煙飲酒。
術后第4天~出院當日: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強調健康飲食、合理運動的必要性。鼓勵患者適當進行床下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3]。鼓勵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飲溫開水,防止便秘。做好切口清潔、消毒工作,防止感染。
出院當日:協助患者辦好出院手續,叮囑其出院后堅持鍛煉,可有效增強體質。盡量少吸煙、少飲酒,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讓家屬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監督。
1.3 觀察指標
記錄對比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并進行組間比較。出院時為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服務越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整理、統計,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不同護理模式后,實驗組術后下床時間快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住院費用對比參照組更少,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參照組也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恢復時間、住院費用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恢復時間、住院費用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
注:與參照組比較,*P<0.05
組別n術后下床時間(h)住院時間(d)住院費用(元)護理滿意度(分)實驗組4722.9±3.4*6.3±0.8*8432.6±456.3*96.6±1.5*參照組4741.6±4.59.8±1.111125.4±568.384.1±3.0
急性膽囊炎患者發病后是以右上腹疼痛、發熱以及惡性嘔吐等為主要表現,隨之病情進展還可引發多種并發癥,對患者身體健康具有嚴重威脅。患者在確診后常會接受手術治療,但任何手術對人體均有一定的創傷性,還可能引發感染等各種并發癥,術后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為促進急性膽囊炎手術患者及早康復,我院現階段主張在患者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臨床護理路徑是依據患者疾病種類、實際病情所制定的護理路徑圖表,可使臨床護理工作更加有序、有計劃性的開展,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有效提高護理效率及質量[4]。此次研究中,實驗組在圍術期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后,其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及護理滿意度評分與參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在急性膽囊炎手術的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而言,在其圍術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有理想效果,對效縮短術后康復時間、節省住院費用、提高護理滿意度均有積極作用,可在臨床廣泛推廣。
[1] 劉丹東.綜合護理在急性膽囊炎患者圍術期應用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6):135.
[2] 陳 嵐.膽囊炎手術患者臨床優質護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6,6(14):54-55.
[3] 劉 莉.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開展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5,(6):169-170.
[4] 周紅霞.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膽囊炎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3):41-42.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