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靈
(黃石市中心醫院(普愛院區)婦產科,湖北 黃石 435000)
預見性護理在難產護理中的價值分析
王 靈
(黃石市中心醫院(普愛院區)婦產科,湖北 黃石 435000)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在難產護理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104例難產產婦,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給于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結果 觀察組剖宮產的比例21.15%,低于對照組的44.23%,產婦并發癥發生率1.92%,低于對照組的25.00%,新生兒發生并發癥發生率1.92%,低于對照組的13.46%,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8.08%,對照組為84.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難產產婦中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剖宮產率及母嬰并發癥發生率。
預見性護理;難產;護理;價值
難產是產科常見癥狀,產生的原因包括產婦、胎兒等因素。難產不僅影響母嬰健康,嚴重時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為保證分娩安全,臨床常采用剖宮產的分娩方式,但剖宮產損傷大、并發癥多,且常導致產婦出現產后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其日常生活。資料證明,在分娩過程中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剖宮產率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
幾率[1-2],從而明顯提高母嬰生活質量。近年來我院產科在難產護理中納入預見性護理,本文對其效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難產產婦,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觀察組年齡24~42歲,平均年齡(30.17±3.04)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43±3.23)周,初產婦35例,經產婦17例;對照組年齡25~41歲,平均年齡(29.57±2.99)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24±3.16)周,初產婦34例,經產婦1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預見性護理。(1) 妊娠期:了解產婦不良情緒的原因,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使產婦明白不良情緒對胎兒的影響,對分娩的影響,并為其講解難產的相關知識、處理方法及預后,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幫助產婦設計合理的食譜,既要保持合理均衡、充足的營養,又要避免胎兒過大,以避免胎兒因素導致難產。產婦保持充足的睡眠,進行適度的運動,穿柔軟、寬松的衣服。(2) 產前預見性護理:全面評估胎兒的發育情況、產婦的體重,指導其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3) 產時預見性護理: 通過陰道檢查,確診胎兒體位,實施體位矯正,指導產婦向著胎背對側方向側俯臥。如果體位矯正無效者,對產婦實施手法旋轉,操作過程中注意動作輕柔,嚴禁動作粗暴[3]。(4) 分娩后預見性護理: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定期調整產婦體位,防止發生褥瘡。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為其講解育嬰知識并進行合理的指導。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分娩方式、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自行設計調查表,對產婦進行調查,主要是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分娩方式、產婦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陰道產的比例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的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x2=6.29,P<0.05)。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1.92%(1例),對照組發生率為25.00%(13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1.89,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方式、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2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發生并發癥1例,發生率為1.92%,對照組發生7例,發生率13.46%,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88,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比較
2.3 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52例中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8.08%(51例),對照組52例中滿意率為84.62%(44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96,P<0.05)。
導致難產的因素很多,產婦因素如胎位異常、子宮收縮發力等及胎兒因素如巨大兒等均可導致難產。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產婦發生感染、新生兒損傷、窒息等并發癥,嚴重者可能危及其生命。
預見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在總結文獻、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不良反應進行預測,預見性地提出護理措施,從而避免或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觀察組從產婦心理、飲食、作息等全方位進行護理,并將護理貫穿在產前、分娩中、后等各個階段,根據產婦情況提供個性化護理,將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不良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減少了剖宮產的發生幾率,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保護了母嬰身心健康。
本組資料中,觀察組經過預見性護理后,剖宮產率、產婦及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提示預見性護理對降低剖宮產率及母嬰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有積極的意義。同資料報道相似[4-5]。預見性護理做好難產產婦的心理疏導,知道其進行合理的飲食、休息、運動,并預測并發癥,促進了母嬰健康,同時使醫患關系更加和諧,提高了護理工作滿意度 。
總之,在難產產婦中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有效降低剖宮產率及母嬰并發癥發生率,增加醫患之間的和諧,提高護理滿意率及母嬰生活質量。
[1] 劉慧卿.預見性護理在難產護理中的價值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252-253.
[2] 邱 艷.預見性護理在肩難產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7):270-271.
[3] 呂安翠,李菊梅.足月胎兒出生體重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寧夏醫學雜志,2014,31(7):643-644.
[4] 李 靜,曹全英,鄧紅梅,等.產科患者風險評估及預見性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3(14):27-29.
[5] 譚亞杰.預見性護理在肩難產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8(11):3013-3014.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