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荷,梁少華,曾 秀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眼科,廣東 佛山 528000)
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感染因素及預防對策分析
黃冬荷,梁少華,曾 秀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眼科,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分析老年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感染因素探討預防對策。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實驗組則針對圍手術期感染因素,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對策;比較兩組感染率。結果 對照組的感染發(fā)生率為7.5%(3/40),實驗組并未發(fā)生感染,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析老年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感染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對策,完善手術室感染管理制度,加強圍手術期預防感染管理,能有效預防術后感染。
老年性白內障;圍手術期;感染因素;預防對策
白內障是臨床中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致盲性眼病,而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則是主要發(fā)病人群[1]。手術是現(xiàn)階段臨床治療白內障的主要方式,而術后感染則是破壞性非常強的一種并發(fā)癥,會對患者的眼內組織和視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可能引起失明或者眼球摘除[2]。所以對圍手術期感染進行預防和控制就顯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老年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感染因素及預防控制要點,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2~85歲,平均年齡(73.4±1.6)歲。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63~87歲,平均年齡(73.8±1.3)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guī)護理管理。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管理基礎上,針對圍手術期感染因素,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對策,具體內容如下。
①感染因素分析:1)術前:老年患者因為組織器官逐漸退化,機體免疫力較差,而且伴各種基礎疾病,因此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3];術前沒能有效清潔結膜囊;此外醫(yī)護人員術前洗手、手消毒操作流程簡化,消毒不徹底。2)術中:醫(yī)護人員院感意識薄弱,未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3)術后:未徹底處理灌注管道和手術器械,或者消毒方法不合理;沒有根據(jù)層流手術間潔凈級別實施自凈。4)沒有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知識教育。
②預防對策:1)病房準備:積極治療患者的原發(fā)病,術前2天抗菌眼藥水滴眼,4次/d;術前剪術眼睫毛,先用0.2%肥皂水清洗眼眶周圍皮膚,再用0.5%聚維酮碘液由內到外由上至下徹底沖洗結膜囊、上下眼臉、眼眶周圍皮膚,最后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無菌眼墊蓋上眼部。 2)手術室管理對策:術前檢查手術物品的滅菌效果;護理組長負責監(jiān)督手術人員正確洗手,保證洗手消毒效果;術前半小時打開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tǒng);接臺手術應保證間隔滿足自凈要求才能實施,百級手術間和萬級手術間的間隔時間分別為15 min、30 min。3)術中:室內物品擺放合理,非無菌和無菌物品分開放置,注意勿遮擋潔凈出風口;嚴控參觀人數(shù)及術中不必要的人員走動;粘彈劑和灌注液應保證一人一用,管道和手柄應保證一用一滅菌;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感染風險。3)術后:加強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預防可能導致眼球感染因素,如直接用手或不潔的毛巾擦眼、淋浴至流水入眼等。4)眼科使用的精密器械,操作中應保證輕拿輕放,避免變形和損傷;術后將器械放入適酶溶液中,選擇超聲波5 min超洗后沖洗烘干上油;定期對手術室的進行細菌學監(jiān)測。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感染發(fā)生率為7.5%(3/40),實驗組并未發(fā)生感染,在感染發(fā)生率方面,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感染發(fā)生情況觀察
臨床研究表明,輻射、中毒、外傷、局部營養(yǎng)障礙、老化、遺傳、免疫與代謝異常等均會讓患者的晶狀體代謝出現(xiàn)紊亂,讓晶狀體蛋白質出現(xiàn)變性而導致渾濁,最終則表現(xiàn)為白內障[4]。現(xiàn)階段對白內障患者的治療,手術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感染則是術后最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5]。
本研究中,對照組的感染發(fā)生率為7.5%(3/40),實驗組并未發(fā)生感染,在感染發(fā)生率方面,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顯示,認真分析老年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感染因素,制定針對性的預防對策,能有效預防感染發(fā)生。醫(yī)護人員應在術前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針對患者的基礎疾病給予對癥治療,充分治療感染病灶;圍手術期嚴格執(zhí)行管理制度,對患者術眼進行嚴密觀察,按時預防性滴抗生素眼藥水,加強有效圍手術期健康知識教育,是預防感染的主要對策。除此之外也應加強和患者的溝通,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緩解,使其配合治療,防止發(fā)生不良并發(fā)癥[6]。
總之,針對圍手術期感染因素,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對策;完善手術室感染管理措施和制度,嚴格執(zhí)行相關的無菌操作原則,能對術后感染進行有效預防。
[1] 徐 倩,陳 云,李厚杰,等.白內障術后眼內炎臨床分析[J].中華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11,33(2):127-128.
[2] 劉 娜,高傳晶.白內障超乳術后眼內炎感染管理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05(12):24-25.
[3] 關瑋麗.白內障術后眼內感染因素的調查與防控[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5,32(5):504-505.
[4] 肖賢柳.白內障患者圍術期的感染預防對控制術后眼內感染發(fā)生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8(4):357-358,360.
[5] 陳文倩,李朝輝,葉 子,等.老年患者白內障圍術期眼部感染的病原學特點及預防措施[J].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2016,37(4):336-338,342.
[6] 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白內障和人工晶狀體學組.關于白內障圍手術期預防感染措施規(guī)范化的專家建議(2013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3,49(1):76-7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779.66
B
ISSN.2096-2479.2017.29.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