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萍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4)
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滿意度調查
蘇曉萍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4)
目的 探討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調查。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實習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護生180名,并對帶教老師的教學工作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 通過對帶教老師進行不同方面的評價,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結論 臨床帶教老師需要在專業知識和實踐方面培養護生,從而全方位的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
護生;臨床帶教老師;滿意度
護理學作為具有實踐性的學科,要求將護理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相結合[1]。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人口越來越向著老齡化發展。由于在老年人中出現了很多長期的慢性疾病,因此對護理人員的需求量非常大[2]。但是目前我國的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比例差別懸殊較大,會出現一個護理人員照顧好幾個患者的情況,故而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實習的護生就是為護理界輸送人才,因此臨床護理實踐的培訓對實習護生非常重要,院方應當予以重視。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在我院實習的不同文化程度的護生180名,進行對臨床帶教老師滿意度的問卷調查。調查前,調查人員與每個護生進行溝通,護生均知曉實驗目的,并且自愿配合調查。經統計,180名護生中,本科18人,大專108人,中專54人。其中男11名,女169名。
1.2 調查方法
以180名護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匿名式調查方法進行。調查問卷上寫明填寫者的文化程度即可。在護生實習半年后進行問卷填寫。對相應的帶教老師進行技能實踐、理論講解、教學態度、自身素養四個方面的評定,評定標準實行百分打分制。其中,滿意為90~80分,較滿意為80~70分,不滿意為<70分。總滿意率=滿意率和較滿意率。最后要填寫對帶教老師的改進意見。本調查問卷填寫后進行回收統計。回收率為100%。最后按照不同的文化程度進行分類。
1.3 統計學方法[3]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不同文化程度的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滿意度進行統計,不同文化程度的學生對教師滿意度進行對比。通過護生不同文化程度對臨床帶教老師進行滿意度的統計看出,中專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高于大專和本科的滿意率。見表1~4。

表1 本科學歷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n,%)

表2 大專學歷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n,%)

表3 中專學歷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n,%)

表4 滿意度匯總
3.1 通過滿意度的統計進行討論
通過對護生的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大學和大專學歷的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的滿意度比中專學歷的護生要低。對該現象進行分析,推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一是因為護生的文化程度和年齡的差異造成的。中專學歷的護生年紀相對較小,在護理知識和學科方面的認知較為有限,知識停留在基礎表面的狀態,故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比較容易滿足。大專和本科學歷的學生年齡相對來說大一些,對于護理學的認識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對臨床帶教老師的教學要求相對較高,比較不容易滿足,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學生感覺有所欠缺。二是因為教學的計劃安排造成的。由于中專在醫學方面的教學內容較為淺顯,因此,在教學安排上比較寬松。而大學和大專的護理知識學習比較系統,在教學安排上比較緊張,故可能出現安排倉促,課時不夠等情況。護生沒有聽到想聽的課程,會產生情緒上的抵觸[4]。
3.2 帶教老師的教學課程改進
目前通過180例學生進行滿意度調查發現滿意率不高,主要是由于現在的臨床帶教在教授學生時知識相對陳舊,沒有進行知識更新[5]。對護生的管理較為松懈,教學過程中注重教,不注重交流。針對以上的狀況建議進行滿意度的改進。
(1)加強制定學習計劃,對學生學習進行監督。為了保證護生的教學質量,提高護生的綜合技能,應當進行課堂計劃和實踐監督。課堂計劃是在臨床護理及演示過程中要讓學生關注老師的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老師演示完畢,要給學生進行演示和練習的時間。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可以選擇問題較多的護生進行演示通過糾錯的方式,讓學生對臨床護理中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討論。在教學內容上優化更新,插入一些對于先進醫學技術和醫療器械的介紹,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護生學習過后要進行不定期的抽查,監督糾正學生的相關操作。
(2)加強臨床帶教老師的自身素質。為了避免出現“護生提問帶教老師解答不了”的現象。對于不同學歷的護理學生要實行分別教授。中專護生和大專、本科護生的臨床帶教老師應該分開,大專、本科護生需要更加專業的導師進行培訓,培訓深度和難度要相應增加。中專護生應當掌握護理的基本技能,大專、本科護生可以參加疑難病例討論。這樣能使護生實現不同能力的鍛煉和培訓,從而是護理工作更加多元化。俗話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作為帶教老師要注重自身的言傳身教,帶給護生影響。因此,帶教老師不僅需要用扎實的知識教化護生,更要通過自身人格的品德美去打動護生。向護生灌輸“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廣大護生的內在修養,喚醒成為醫務工作者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在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于患者。
[1] 趙維仕,李銳曦.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滿意度的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3):110-111.
[2] 張 熙. 臨床帶教老師對護生工作信心的調查研究[J].現代婦女(下旬),2013,(04):85-86+66.
[3] 陳士芳,任麗芳,王曉輝.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素質及帶教工作滿意度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1,26(11):64-66.
[4] 田紅艷.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對實習護生影響的調查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0,16(01):99-100.
[5] 周清萍,朱海萍,程宗佑.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教學評價的調查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2):206.
本文編輯:張 鈺
R-4
B
ISSN.2096-2479.2017.29.1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