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巧麗
(扶風縣人民醫院,陜西 寶雞 722200)
行為護理在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中應用效果
葛巧麗
(扶風縣人民醫院,陜西 寶雞 722200)
目的 探討行為護理在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尋找有效的護理對策和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診治的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行為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主要比較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等指標)。結果 兩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比較,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胃腸道功能恢復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間進行行為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減少患者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有利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卵巢腫瘤切除術;行為護理;應用效果
卵巢腫瘤是婦科常見腫瘤疾病之一,其不僅對女性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更可能帶給患者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1]。一般卵巢腫瘤經確診后通過手術進行治療[2],在實施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間,患者術前術后的相關護理工作也至關重要。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共80例,旨在為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尋找有效的護理對策和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和護理的80例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良性71例,惡性9例,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36.06±3.97)歲。腫瘤部位:左側41例,右側29例,雙側1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治療、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實施行為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術前行為護理
患者入院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協助醫生完成患者術前各項輔助項目的檢查;指導患者術前1天進食半流質食物,術前12 h禁食,術前8 h禁水,協助患者術前3天進行會陰陰道的擦洗,術前1天使用酒精對患者臍孔進行清潔、消毒。護理人員對患者出現的對病情的害怕、焦慮等不良情緒,應進行耐心的疏導和溝通;主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方法、手術目的、麻醉方法,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對應處理措施,提高患者對卵巢腫瘤及手術治療的認識水平,消除患者術前的內心焦慮,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
(2)術中行為護理
保證手術室內清潔、舒適,室內溫濕度適宜;鼓勵患者,安撫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手術醫生的治療工作,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3)術后行為護理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做好詳細記錄;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術后6 h進行墊枕翻身,對引流管、尿袋進行固定,保持引流暢通;24 h進行心電監護和血氧飽和度監測;叮囑患者術后6 h進食流質性食物,排氣后可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嚴禁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患者切口敷料的清潔干燥,預防感染情況;應定期協助患者翻身,指導患者進行四肢伸曲、抬起等活動,以利于改善患者四肢靜脈血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
1.3 觀察指標
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以肛門排氣時間和進食時間為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為(21.0±3.5)h,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9.0±4.5)h(P<0.05);觀察組進食時間(31.5±5.0)h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7.0±4.5)h,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比較(±s)
組別 n 肛門排氣(h) 進食時間(h)觀察組 40 21.0±3.5 31.5±5.0對照組 40 29.0±4.5 37.0±4.5 t -8.87 5.17 P -<0.05 <0.05
卵巢是維持女性特征的一個重要器官,卵巢的健康完整是每一位女性的關注目標[3]。卵巢腫瘤不僅改變了患者的生活狀態,使其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會在其心理上蒙上陰影,擔心性生活質量,影響婚姻家庭幸福等,所以患者常常會伴有精神壓抑等負面情緒[4]。因此,患者更需要護理人員協助應對這些壓力,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的恢復非常必要。
本次研究就本院收治的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給予其行為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通過對患者實施行為護理,如對患者進行術前心理疏導,指導患者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術后注意患者的體位護理,保持體位舒適;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保持引流管的暢通;指導并鼓勵患者進行肢體活動,以促進患者的肌力恢復。指導患者進行健康飲食,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食物為主,使患者保持大小便通暢。這些護理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患者術后傷口和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本次研究也證實了該點,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觀察組胃腸道功能恢復的時間更短,其護理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行為護理在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滿意,能夠縮短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其護理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謝先桃.行為護理在卵巢腫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民康醫學,2014,17(21):113-114.
[2] 萬丹會,熊 萍.卵巢癌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5,31(43):241.
[3] 戚美婭.卵巢癌患者的心理護理[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03):166-168.
[4] 李香風,劉 薇.卵巢癌患者確診前后照顧者健康行為的改變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6):4588-4591.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8.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