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琳,畢愉苗*
(重慶市中醫院,重慶 400021)
腦出血術后長期住院患者壓瘡預防的中西醫護理方法
吳 琳,畢愉苗*
(重慶市中醫院,重慶 400021)
目的 探討腦出血術后長期住院患者壓瘡預防的中西醫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我院腦出血術后長期住院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基礎腦出血術后護理相同,研究組加用預防壓瘡形成的中西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意識狀況、住院時間以及住院期間壓創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意識狀況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期間壓創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中西醫護理可以減少腦出血術后長期住院患者壓瘡的發生。
腦出血;壓瘡;中西醫;護理
腦出血后患者部分顱腦神經功能喪失,肢體肌力下降、運動和感覺功能活力較低,需要長期臥床[1]。患者在臥床期間肢體和軀干長期受壓,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容易發生壓瘡。壓瘡一直以來是護理界的難題之一。老年人反射遲鈍,皮膚新陳代謝降低,一旦發生壓瘡,創口的修復較為困難。如何預防腦出血偏癱患者壓瘡的發生成為本文的研究重點。中風護理歷史悠久,在預防和治療壓瘡上有獨特的優勢。因此本文選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腦出血術后長期住院的患者,分析中西醫護理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我院腦出血術后長期住院的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0例。研究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3.5±14.7) 歲,對照組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齡(64.1±15.2) 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預防壓瘡形成的中醫護理
1.2.1 物理護理
對于皮膚與床面長期接觸的部位,采取紅外線儀照射,2次/d,15 min/次。
1.2.2 活血化瘀
龍血竭粉以75%酒精調勻后直接涂于紅腫皮膚。同時配合百多邦軟膏涂擦。
1.2.3 艾條灸法:艾條點燃,于皮膚紅腫受壓部位做雀啄灸,每日治療1次,時間半小時。目的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斂瘡生肌
1.2.4 情志護理
腦出血術后患者需要長期臥床,加上肢體功能障礙,心理出現落差,會出現焦慮、失望、沮喪等不良情緒。護士護理中通過“喜”能克“悲”的理論指導患者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首先要將順利康復患者的真實案例告知患者,讓患者有健康的觀念,同時告知患者褥瘡的護理常識和危險因素,減少患者焦慮情緒,努力面對康復治療。
1.2.5 祛除濕邪
《諸病源候論》云:“瘡者,風濕之氣折于血氣結聚所生”。治療上以中藥內服以健脾祛濕解毒。對于大小便失禁者,對患者使用成人尿不濕,保持會陰部干燥。必要時可以使用留置尿管。定期為患者擦身,防止皮膚潮濕。
1.3 預防壓瘡形成的西醫護理
1.3.1 壓瘡分級
采取Norton5進行壓瘡分級,護士將不同壓瘡分級的患者進行分組,對于重點患者加強觀察,提前尋找壓瘡危險因素。
1.3.2 減少皮膚受壓
(1)長期臥床者,護士對其定期翻身,從左側位-平臥位-右側位,防止局部皮膚長期受壓。(2)在骨隆突處放置支撐物,減少局部受壓。也可以采取氣墊床使皮膚壓力均勻分布。
1.3.3 減少摩擦力
每日護士對患者更換床墊時,或者患者需要離開病房進行醫療檢查時,護士先把患者抬起來,然后再移動。避免拖動、拉動患者,造成皮膚受到橫向剪切力和摩擦力。床面保持平整,肘、足跟用軟布進行包裹,防止擦傷。
1.3.4 營養護理
對于低蛋白血癥和貧血者,積極進行糾正,鼻飼管注人腸內營養液,提高膠體滲透壓。補充維生素C和鋅,促進傷口的愈合。
1.3.5 紫外線照射
紫外線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皮膚細菌菌落。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意識狀況及住院時間;兩組住院期間壓創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意識狀況及住院時間
研究組和對照組意識狀況及住院時間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意識狀況及住院時間
2.2 兩組住院期間壓創發生率
研究組壓創發生率為2.0%,對照組為8.0%,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期間壓創發生率存在差異(x2=2.584,P<0.05)。
近幾年腦出血發病率呈現增高態勢,我國腦出血的患病率約為112/10萬,好發于50~70歲人群。腦出血術后患者長期住院,肢體不便,被動臥床造成,皮膚組織受壓易導致壓瘡的形成。中醫認為壓瘡的發生與氣血虧虛、經絡受阻等有關,治療方法應該以行氣活血、散瘀通絡、祛濕解毒[2]。
本次研究中我們對研究組采取中西醫護理的方法。中醫護理中通過艾灸可以使血行旺盛,減輕水腫,通過溫熱促使炎癥吸收,保持局部皮膚干燥[3]。龍血竭粉配合西藥百多邦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的目的[4]。中醫中情志護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對壓瘡疾病的認識,增加患者的信心,從而配合護士護理。西醫護理中我們注重改善患者營養狀態,通過加強身體抵抗力,促進皮膚的愈合和自凈功能。西醫中氣墊床和定期翻身減少皮膚長期受壓,同時通過保持床鋪干燥、平整,避免皮膚接觸潮濕的水分[4]。同時搬運患者中避免拖、拽、扯、拉等動作。
本文發現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期間壓創發生率存在差異。因此,本文認為通過中西醫護理可以減少腦出血術后長期住院患者壓瘡的發生。
[1] 韓 迎,陳 勇.中西醫結合護理壓瘡4 9例[J].山西中醫,2011,27(4):61-62
[2] 侯巧紅,謝佩娟.偏癱并發壓瘡中西醫結合護理分析[J].2013,16(20):104-105.
[3] 劉淑娟.中西醫防治壓瘡的護理新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8):47-48
[4] 劉青霞.紫苦冰倍散油劑治療壓瘡的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12,1(26):149-15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8.162.02
畢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