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涵
摘 要:編織工藝是一種流傳于民間的傳統手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同的門類,獨特的技藝,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當代的服裝設計中,設計師們完美的將編織工藝與服裝設計結合起來,構成了服裝設計界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因此,本文通過對編織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與展望,進一步探尋編織服裝的發展空間,讓其在世界服裝設計的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鍵詞:編制工藝;服裝設計;創新;展望
中圖分類號:TS941.2;TS1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046-01
一、編織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
(一)編織工藝在服裝廓型上的創新
服裝廓形是指服裝在外部造型上的變化,主要的服裝廓形有:A型、T型、X型、H型等。不同的廓形與編織工藝相結合,或用編織工藝去塑造服裝廓形,不同的編織工藝會使服裝的肌理效果更加豐富,廓形更加夸張。例如,仿生蝸牛形態的編織服裝,運用平紋編織和交叉編織去體現蝸牛殼具有裝飾性的肌理,使整件衣服更加逼真、生動,也體現了編織工藝的靈活性和無限可塑性。
(二)編織工藝在服裝面料上的創新
服裝面料多種多樣,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高新材料如雨后春筍般一涌而出。將不同的面料加入編織工藝中則會產生不同的感覺,塑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如用雪紡、紗等與編織相結合,則顯飄逸;用羊絨,兔毛等進行編織,則顯柔軟;運用毛呢,絎縫織物編織,則顯厚重;用草等天然植物纖維編織,則顯硬挺。編織工藝在服裝面料上的創新使設計更為豐富,更有質感。例如,以仿真頭發作為服裝面料,不僅顛覆了人們對于傳統面料的認知,發絲的特性還能與編織工藝完美融合在一起,盡顯另類與前衛。
(三)編織工藝在服裝色彩上的創新
色彩就像服裝設計中的調味劑,同樣的款式配以不同的色彩則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編織工藝與不同的色彩加以配合則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比如,同類色比較自然,柔和;對比色鮮明,活潑;互補色具有一定的視覺沖擊,使服裝更加鮮亮,耀眼。色彩明度越高,帶給人們的感覺越刺激,反之則模糊柔和。明亮的顏色,活潑、鮮明;暗沉的顏色,深沉、穩重。
(四)編織工藝在服裝圖案上的創新
圖案設計是編織服裝設計中的一大重要的元素,由于編織工藝的靈活性,使得圖案的形態千變萬化,種類繁多。比如花卉圖案,卡通圖案,抽象幾何圖案,立體圖案等,不同的編織手法可以編織出不同的紋樣。圖案的設計靈活多變。
(五)編織工藝在服裝技法上的創新
技法是造型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編織服裝中編織技法的表現尤為突出。不同的編織技法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形態和表現效果。包括其廓形,質感,肌理等。將傳統的手工技法,比如,編、織、結、紡、繡、揉、搓等相互混合,穿插,形成新的編織技法,如鏤空編織技法,流蘇編織技法,鑲拼編織技法等,可以打造出不同的編織形態,產生不同的肌理,使服裝形態和質感富有變化,更加生動。
二、編織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展望
在當今時代,人們對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服裝市場也日趨完善,編織服裝在市場的份額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人們不僅要求其舒適性,保暖性等基本性能,對服裝外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青少年,更是追求標新立異的穿衣標準,彰顯與眾不同的個性。因此,服裝廓形的突破與創新,高新面料的出現和發展,服裝色彩的不斷探索與搭配,編織圖案的不斷創新,編織技法的不斷改進與完善,不僅為編織服裝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還為其設計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
對于編織服裝的發展,我們需要繼承傳統,取其精華,不斷的進行服裝廓型,服裝面料,服裝色彩,服裝圖案和服裝工藝等方面的創新。不斷地為編織服裝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如在服裝廓形方面,應去打破傳統的廓形,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服裝廓形??梢越梃b自然生活中的元素進行仿生服裝的創作。例如蠶繭形編織服裝,將其采用斜紋對稱編織工藝,不僅紋路清晰,具有一定的裝飾性,而且能夠塑造出蠶繭的肌理效果,厚實,保暖,更別具一格;在服裝面料方面,應該去不斷地開發新型面料,既可以利用編織服裝的特性,如脫散性,卷邊性去設計面料,讓編織服裝的特性完美體現,又可以去開發抗起球,鉤絲的面料去彌補編織服裝的不足之處,也可以進行面料再造,面料拼接等;在服裝色彩方面,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特點去進行搭配,不斷地去創新,去嘗試各種色彩之間的碰撞;在服裝圖案方面,應與時尚潮流相結合,通過技法,色彩等去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圖案,比如可以利用特殊的編織材料或技法去呈現不同的幾何形體,最終連接成面,但同時還要注重疏密結合,使整件服裝呈現出一定的體積感和空間感;在服裝技法方面,應在繼承傳統編織工藝的同時,去不斷創新出新的編織工藝,可以將不同的技法進行結合,如刺繡,褶皺等,也可以借助于高科技的新型機器進行編織。設計師應充分發揮想象力,開拓眼界,緊跟時尚的潮流,不斷地利用編織工藝現有的資源去不斷探索。不僅使服裝的外觀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更增強其實用性,帶給人們舒適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歐陽巨波,李明娟.手工編織藝術[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
[2]丁希凡.針編織服裝設計與工藝[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
[3]羅春燕.編織藝術在服飾品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J].化纖與紡織技術,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