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制約學生語文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由于閱歷淺顯,加之認知能力相對較低,閱讀能力一直是困擾小學語文成績提升的瓶頸。如何優化小學閱讀教學,為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撐起蔚藍色的天空?筆者結合個人教學實踐,略談粗淺認識。
【關鍵詞】語文;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教語文如果沒有“讀”,便不能謂之真正的語文;學語文如果沒有“讀”,也不會真正體味“言外之意”,不能聽出“弦外之音”。無論是竊竊私語的小聲吟讀,還是慷慨激昂的朗讀,都是學生與作者、文本、人物的一種心貼心對話,都是自我認知感悟的升華。撥開那一層陰暗的云朵,讓學生能在真正重見蔚藍的天空中自由呼吸、盡情奔跑,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幸事。倘若被人為縮減和舍棄,便會陷入鸚鵡學舌般的“人云亦云”境地,讓學生在被動應付的學習過程中只能背上沉重的“殼兒”,語文自然就會黯然失色。
一、不拘一格自讀,回味無窮
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角,理應享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學習支配權。多讓學生自主閱讀,讓他們在自我沉淀積累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更能激活他們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的內在潛能動力;多給學生自我研讀的機會,讓他們在形式多樣的自讀中獲得豐富感知,利于其主動將認知積累轉化為實踐運用。
豐富自讀形式,學生能撥云見日。如在《牛郎織女》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就課文表達的主題進行自我默讀,要求他們運用筆記的形式圈畫出與牛郎織女相關的詞匯,幫助他們在腦海中生成整體感知印象。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進行同伴對讀、小組朗讀的形式,圍繞課文故事情節,要求學生摘錄出關鍵語句,幫助他們梳理相應的認知體系。結合學生的各自理解感悟,可引導學生運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讓學生體味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與王母下凡,抓走織女,牛郎追趕的無奈和憎恨,幫助學生了解“鵲橋會”和“七夕節”的故事由來。帶領學生運用不同的自讀形式認知和理解課文,定能使學生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獲得更多不一樣的感悟。
鼓勵學生不拘一格自讀,讓他們在有針對性探知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的脈絡層次和結構,更利于他們強化感悟。尊重學生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在深入融入課文中主動歸納,定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指導性和趣味性。支持學生多自讀,讓他們在仔細把玩中豐富認知,定更有意義。
二、情意濃濃朗讀,感同身受
一切景語皆情語。大凡有文字的地方都有一定的背景故事,都有一段濃濃情意與哲理。鼓勵學生帶著深情朗讀課文,讓他們在情真意切的過程中深入體味文字的故事,探聽其中的內涵意義,更能使課文內容富有趣味。深情朗讀,讓文字富有趣味,讓漢字更有生機活力,贏得學生的青睞。
帶情觀山,情溢其中;深情賞海,情融于海。如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中,不妨請學生多激情朗讀3遍,讓他們在找出核心詞匯和關鍵語句中形成一定的感知印象。很多學生在朗讀到“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時感受到作者的欣喜若狂,讓人從相關的文字信息中能獲得更多的深刻感悟。帶著對問題的理解,我則要求學生仔細體味“白日放歌須縱酒”與“初聞涕淚滿衣裳”的激動情懷,讓他們主動感受杜甫聽說安史之亂結束時,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沖口唱出這首七律的共鳴之感。借助激情朗讀課文,讓學生從相應的提示介紹中獲得深度的感悟,讓他們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產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同感。
將激情融入朗讀過程,讓學生在主動嘗試和大聲表達中獲得深刻感知,不僅是對教學講解的拓展與延伸,更是自我創意的一種生動體現。多讓學生主動模擬其中的神情、聲音、動作,以作為真實的朗讀,給他們更多原汁原味的認知與體味。主動融入學生朗讀過程,與學生一起在朗讀中感受精彩,定能使課堂更加生動多彩。
三、異想天開探讀,別具匠心
“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保ㄈ~圣陶)語文課堂的靈動與智慧,離不開學生的潛心研究和深入探知,離不了學生的異想天開,讓學生用靈感體味“厄爾尼諾”效應,更能使他們獲得豐富感思與深厚知識。
想象閱讀,能使文字富有生機活力,展現與眾不同。在教學《麋鹿》時,教師不妨以“鹿馬驢牛它都像,很難肯定像哪樣,四種相貌集一體,說像又都不太像”的謎語鼓勵學生給這樣的動物畫像,讓他們在各有不同的描述中主動表述,定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懸念。建議學生圍繞上述語句,針對各自不同的語句主動朗讀,讓他們在緊扣特征進行深入體味的過程中挖掘鮮活認知素材,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生動性和活潑感。很多學生結合麋鹿的特征、生長繁殖以及稀少程度,聯想到人類的保護對麋鹿的生存所起到的促進作用,聯想到生命是平等的以及建構生態文明的重要作用。
鼓勵學生帶著想象朗讀,發現的視野和感悟的思維定會更加深刻,其中的思想境界也定會是“更上一層樓”。結合課文教學內容需要,把握問題的核心環節和關鍵之處,能使學生在主動生成感悟過程中形成豐富的思維靈感,便于他們在深入研讀中獲得更為不一樣的認知體驗。
如前所言,多樣化閱讀形式的運用,讓學生有了更多自由探知的空間和時間,便于他們在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和深刻體驗。突出自讀引導,讓學生在大聲朗讀和用心探讀的過程中發現精彩,更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活力。給學生準備“話麥”,讓他們主動運用歌喉深情朗讀,定能使課堂更有生機活力。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