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新
[摘要]政府投資審計工作是保障政府投資管理科學、規范發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當前政府審計資源相對不足,而政府投資審計業務需求又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整合現有審計資源,拓展國家審計以外的其他審計渠道,來發揮政府投資審計的積極作用。為此,文章將從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現狀、問題入手,提出整合政府投資審計資源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審計渠道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2214
從當前我國政府審計實踐來看,主要是從審計人力、科技、法律、信息等途徑來促進審計機構審計職責的發揮。但從審計組織體系來看,一般分為國家審計機關、社會審計組織、內部審計機構三類。不同審計組織雖然在審計內容上側重點不一,但其目標基本一致,都在于以最小的審計成本來獲得最大的審計效益。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增多,所帶來的政府投資審計業務的劇增,迫切需要從審計資源整合上來優化審計機構的工作協同關系,特別是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各行其是,無法形成應有的合力。因此,只有打破傳統的條框局限,合理配置各審計資源,才能破解當前政府投資審計面臨的矛盾問題。
1現有政府投資審計資源的整合實際
從城鎮化建設,再到各級政府城市規劃與各項惠民工程的實施,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在提交竣工驗收時,必須要完成項目竣工審計報告。整合各方審計資源,能夠有效破解當前審計工作面臨的人力、組織、信息不足的問題,提升政府投資審計管理水平。
(1)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審計整合。從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工作來看,由于涉及各項財務財會、造價、法律等問題,加之各項工程在施工、管理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加劇了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的復雜性。比如在一些項目建設中,既有土建工程、市政工程、安裝工程、綠化工程等,這些學科都需要專業人才來完成,而審計機構無法招聘更多的專業人才,迫切需要構建項目建設審計專家庫,來吸收各類專業技能強、素質高的人才,來協助審計機關開展各項工程建設、管理和評估工作。因此,只有將國家審計機關、社會審計力量,以及各類專家技術工程師協同起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政府投資審計工作。
(2)在組織資源方面的審計整合。針對當前政府投資審計工作量劇增問題,為了更好地優化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采用政府投資審計數據庫技術,對所有的政府投資項目實施動態管理。比如在明確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范圍上,對于一些投資項目金額偏少的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往往將之交由社會中介機構來委托審計,事實上,社會中介機構多關注工程造價方面的審計,而對于項目建設、投資、工程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關注不足,使得一些項目因未審計而無法驗收,而要再次報送國家審計機關,反而造成審計資源浪費。為此,從優化審計組織資源關系上,對各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分類、分層管理,特別是在審計范圍上,對于符合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的項目,可以委托社會機構來審計,并將審計報告報備審計局;審計局審核后可以直接采用;對于政府投資的、必須由審計機關進行審計的項目,交由審計機關進行審計,避免重復審計。
(3)在信息資源方面的審計整合。在政府投資審計資源中,信息資源表現為多樣性,比如與項目相關的各類信息資料,以及與項目相關的技術資源。從審計信息資源整合上,主要通過信息技術方法來優化審計項目間的信息共享,來最大化地發揮審計軟件技術等優勢,來提升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水平。
2現有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中的問題表現
上至國家審計機關,下到各級基層審計機關,在對政府投資項目進行審計過程中,往往通過“固定資產投資處”來完成項目竣工決算審計等工作。因審計業務繁重,人力結構、專業結構不協同而帶來諸多難題。一是對國家審計資源缺乏有效利用。從國家審計機構內部組織構成來看,各處室在分工上具有明確規定,在項目審計中按照各自計劃來推進,導致處室間溝通少,無法從項目間協同管理上來優化各人力、學科資源優勢,加之培訓業務偏少,制約了審計人力技術水平的提升,也難以發揮各處室技術、信息、組織資源優勢。二是對社會審計力量利用不夠。從近年來政府投資審計項目向社會購買服務方式的不斷形成,但對于多數審計機關,仍然面臨審計力量欠缺難題。另外,在社會力量選擇與利用上,由于人力結構復雜性、專業素能參差不齊,導致對項目審計的合法性、合規性缺乏保障。三是忽視內部審計的價值。從多數政府內審實踐來看,內部審計多側重于財務收支審計,對于項目工程投資審計偏少,而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多有內審部門,兩者的協調度不夠,缺乏相應的審計組織關聯,也未能發揮內部審計的積極作用。四是對項目審計信息化技術應用不夠。從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來看,一些信息化水平不高,很多資料停留在紙質文件上,且相對分散,甚至還有手工記賬問題,制約了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技術的全面應用。五是政府投資審計主體間缺乏共享與溝通,各單位間未能進行有效協同,弱化了審計資源的共享。
3改進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的有效路徑
針對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不足問題,只有關注社會中介審計力量,加強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技術運用,特別是在整合各方資源優勢上,打破當前體制局限,挖掘各自潛力,來促進政府投資審計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1)轉變認識,擴寬審計資源整合廣度。針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廣泛性,要從審計人力資源整合上,拓寬廣度,特別是圍繞交通、建設、水利等政府投資項目,來引入相關行業主管機構及人力資源,發揮各行業人力資源在項目審計中的作用,“為我所用”。比如尋求科技資源、行業人才、相關法律等資源。拓寬各項政府投資項目間的資源共享平臺,特別是在政府投資項目中,從項目立項、建設、竣工驗收等環節,全面展開項目審批、概預算評審、招標控制、施工合同備案、重大項目變更、造價管理方面的數據,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來快速獲得相應數據資料,來節省審計資源。
(2)深化各項審計資源整合力度。針對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不足問題,可以從“兵團作戰”理念下,來挖掘各審計組織的合力,特別是在投資項目內部審計資源挖掘上,要打破處事局限,引入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農業審計、環境審計等專業團隊,并從現代信息資源建設與應用上,強調信息化管理,充分共享審計資源,節約審計成本。比如構建政府投資審計綜合信息平臺,參照審計署審計系統,開發適合地域實際的政府投資審計平臺,將本地所有政府投資項目納入審計體系中,并從各項審計信息的更新中來獲取動態;針對政府投資審計中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塊,改革過去造價審核認定手續,以全面采集政府投資項目領域資源信息方式來積累原始數據,構建集材料、工程造價等于一體的投資審計數據庫,來提升審計質量。全面梳理各單位內部審計資源,圍繞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目標,來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和指導,特別是在執業資格培訓、考核中,來提升內部審計專業素能;同時,發揮內部審計主體與國家審計資源間的協同,先由內部審計進行初審,再報送國家審計機構進行再審。另外,在人力資源整合上,要結合政府投資審計需求,注重對審計人員隊伍知識結構的更新,還要積極引入專業素能高的人才,來勝任政府投資審計工作。
(3)優化政府投資審計環境,促進資源整合規范化??紤]到當前政府投資審計資源整合不到位問題,迫切需要從優化政府投資審計環境上,制定相應的審計資源整合制度和措施,特別是在協同專業審計、社會中介審計資源關系上,要從配套措施的完善上,來提升政府投資審計的規范性、科學性水平,真正發揮各方組織、社會中介機構在強化政府投資審計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何華政府投資項目協同治理審計機制構建[J].財會通訊,2016(19):84-87
[2]趙楠社會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投資審計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6(4):25-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