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五年制高職生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以后的特殊群體,他們大多初中畢業,因為學習成績差,沒能升入普通高中學習。這跟他們沒有好的學習動機、態度不端正或學習方法不合理有很大關系。進入職校后,如果他們不能正確審視自己,不能把握尚技崇德的機會,畢業后很難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本文羅列了五年制高職生在課堂上的一些不良表現,對其形成原因進行了淺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生;課堂表現;成因;對策
目前五年制高職生一般實行“4+1”或“4.5+0.5”的培養模式,即在校學習四年或四年半,余下一學年或一學期安排頂崗實習。他們在校時間長,有利于其思想品德、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提高。然而,由于學習基礎和能力的欠缺,他們普遍比較排斥語數外、理化等基礎課,學習變成了負擔。他們不明白,閱讀、寫作、分析、推理等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的“教”與學生的“學”是很難形成合作的。結果造成他們被動學習, “身在課堂,心在外”,經常出現遲到、曠課,或在課堂上把玩手機、睡覺等違紀現象,給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壓力。深究其因,這和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有很大關聯,現淺析如下,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1五年制高職生課堂表現不良的原因
1.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長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環境。父母的修為、言行舉止等對他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以后性格、品質、思想的優劣。五年制高職生在幼時,認知、意識、情感和思維等都需要在沖突中發展,離開溫暖的家庭環境,沒有父母的悉心呵護和培育,他們都會在發展的關鍵期導致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小學階段就可能沉迷于網絡游戲,即便在學校學習,也很難集中注意力。他們也有的在學習或生活上遇到困惑,而沒有得到正確的對待和幫助。我們也發現,有的家長總是喜歡把自家的孩子和別人比較,忽略他們的感受,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容易受挫。綜上所述,沒有好的家庭,孩子們很容易偏離正軌,出現厭學、逃學等不良行為。
1.2學校因素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是學生形成能力,養成良好習慣,塑造良好品格的重要場所。教育工作需要充滿愛意,富有熱情,理清思路,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有些五年制職校生在課堂上已經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違紀行為非常猖獗,必須要果斷“剎車”。如今,如果學校處理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長既談不上配合,也不能理解,個別的還會到學校找領導理論,百般刁難,這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秩序。他們甚至以讓孩子退學或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投訴等方式進行威脅。對此,學校一般會考慮到社會影響,尤其招生困難,大多數會選擇“以和為貴”的處理方式息事寧人。最終可能被批評的反而是老師們。有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慮,大多數教師往往會選擇明哲保身,也就出現了某些教師對學生課堂違紀的行為干脆放任不管,熟視無睹。誠然,這是應該受到批評、及時制止的行為,而學校更應該站在培養人才的高度,拿出積極合理的對策。
1.3社會因素
眾所周知,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表現上有差異。五年制高職生和普通高中學生確實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主要在于類型而非層次。但是,社會上存在偏見,很多人認為職校生等同于差生。在這種負面評價的情況下,上職校變成家長和學生本人無奈的選擇了。他們入校后沒有學習動力,在課堂上也無精打采,無所事事。表面上看他們似乎活得很“瀟灑”,其實內心充滿了苦澀。此外,五年制高職生,在低年級心智不成熟的階段很容易結交社會不良人員,他們在缺乏關愛,內心彷徨不安的躁動期,尤其向往“闖蕩社會”的生活,無心學業,所以他們經常曠課,成天和街頭古惑仔們混在一起,即使被迫回到課堂,也很難認真學習。
2五年制高職生課堂表現不良的應對策略
2.1家長的關愛可以溫暖學生的內心
作為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善于學習,虛心請教,在滿足孩子物質需求的同時,應多關心他們的內心需求。例如,父母多些時間和孩子積極溝通,要能放下身段,嘗試做他們的朋友,熟悉他們的興趣愛好,改變對孩子片面、極端的態度。如面對孩子上網成癮的事情,父母不要恨鐵不成鋼,妄想一勞永逸就能解決棘手的問題。沉住氣,不妨也學學打游戲,慢慢接近孩子,和他們交流打游戲的心得體會,慢慢地說服他們把握好玩的時間,關注身心健康,熱愛生活。這些學生一旦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會在成長中建立家庭責任,能主動制定學習和生活目標,并為之努力付出。
2.2學校對學生要寬嚴相濟,情理兼容
高職校要重視學生品行修養的形成和塑造,面對孩子的不良表現,及時關注,指導輔導員或班主任進行跟蹤調查,分析原因,既要尋求家長的積極配合,也要拿出合理的教導方案。作為學校,要制訂好切實可行的規章管理制度,形成一定的震懾作用,讓違犯紀律的學生有所畏懼。這些規章管理制度是學校的“法”,在處理違紀生既要體現出威嚴,也要講究一個“情”字。我們輔導員或班主任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如他們的成長環境可能不同,性格及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在處理他們的違紀時,要注意尺度,不能偏執篤行。與此同時,學校在處理師生課堂沖突類似事件時,也要認真調查處理,支持教師履行責任的正義之舉。當然,我們教師也應該少抱怨,對學生多些寬容,多些欣賞,少些生硬的說教,這有助于建立民主互信、真誠和諧的師生關系。
2.3社會要悅納職校生
職校承擔著向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技能技術人才的重任,國家重視,社會也應張開雙臂,給他們提供用武之地。因此,用人單位要重視年輕人的作用,熱情接納職校畢業生來實習就業。當然,在他們實習就業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單位進行認真指導和科學管理,對客觀評價其表現和執業能力。另外,用人單位要結合崗位需求,積極向學校反饋,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加強合作,共同負起培養國家所需高、精、尖技術人才的重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宏偉事業,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眾志成城,追求卓越。
作者簡介:
王海軍(1977—),男,江蘇南通人,講師,碩士,三級心理咨詢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