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鵬
夾金山下:紅玫瑰鋪出“致富路”
王維鵬

玫瑰基地現場教學
80多年前,一支征戰萬里、疲憊不堪但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軍隊冒死翻越夾金雪山,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勝利之路。
80多年后,在夾金山腳下的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一群共產黨員抱定打贏脫貧攻堅戰,讓群眾脫貧奔康的念頭,通過種植紅玫瑰,成功帶動全村貧困戶通過產業脫貧,探索出了一條“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如今,在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帶”作用下,冒水村的“玫瑰效應”擴散到達維周邊鄉鎮,彌漫至整個小金縣,一場精準脫貧的攻堅戰正在鏗鏘有力地進行著。
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復雜的地形地貌讓達維鎮冒水村的發展嚴重滯后,群眾生活長期貧窮,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土豆、綠豌豆等,主要經濟作物是蘋果。全村人口436人,其中藏族人口約占99%,為漢、藏等多民族雜居區。“村民收入一直偏低,到2015年被確定為整村貧困村時,還有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冒水村村支書陳望慧介紹。
按照規劃,冒水村要在2017年底實現全面脫貧,艱巨的任務是壓在村“兩委”班子面前的一道難題。一次偶然的機會,徹底改變了冒水村的命運。
2011年初,冒水村村民莊稼被野豬嚴重破壞,當時還是冒水村村主任的陳望慧到地里查看災情,細心的她發現野豬破壞莊稼而不啃食地邊野生的玫瑰,頓時靈光一閃:“如果不種莊稼改為種玫瑰,豈不就能避免野豬的傷害了嗎?”
當年夏天,陳望慧自掏腰包,先后到云南、貴州、陜西等八個省去考察玫瑰的品種及市場,發現玫瑰的市場非常好。這一次的考察,堅定了她在冒水村搞玫瑰種植的想法,“2012年3月,冒水村開始種植玫瑰,存活率非常高!”陳望慧說,冒水村的致富之路從此拉開序幕。
在陳望慧的帶領下,冒水村掀起了種植玫瑰的熱潮。2014年,冒水村一組村民徐一曼在小金縣清多香玫瑰種植合作社的帶動下開始種植玫瑰,用徐一曼的話說,“種植玫瑰后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說起種植玫瑰,徐一曼笑得合不攏嘴,“每年玫瑰都不愁銷路,今年玫瑰的產量高,收入也將比往年翻幾番,預計每畝地要賣四千多元。”五、六月是采摘玫瑰的旺季,基本上每人每天要采摘三四十斤。

玫瑰加工廠
有了方向,如何讓種植玫瑰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呢?2000年經營面館起步的陳望慧很有商業頭腦,要將冒水村的玫瑰種植做大做強,成立合作社是第一要務。
“法人代表:村支部書記陳望慧,主要經營玫瑰種植和加工及銷售。注冊資金:六十一萬九百元……”2012年底,小金縣清多香玫瑰專業合作社成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應運而生。
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2015年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合作社,2016年合作社收購鮮花16噸,價值32萬元,今年預計將收購120噸左右,帶動群眾增收240萬元,戶均增收3000余元,有20余戶農戶收入達2萬多元。預計2019年全部進入豐產期后,每畝收入6500元,帶動群眾增收3200萬元,戶均增收2萬多元。
玫瑰鮮花的及時收購和資金的按時兌付,讓老百姓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
在玫瑰加工車間里,我們遇到了四十歲出頭的許志祥,他說,自從玫瑰廠房建成后,他就被招聘到合作社進行玫瑰的初加工,雖身患殘疾,但每年到了采摘玫瑰的季節,合作社都會聘請他到加工廠務工。
“我是貧困戶,自己的腿腳不方便,也沒什么經濟能力。我們村的陳書記建起這個玫瑰加工廠之后我就在這里上班,每月工資2000元,還管吃管住,非常感謝陳書記對我的支持和幫助。”許志祥的內心充滿了感激。
合作社的成立,為貧困戶脫貧提供了一條新路子,貧困戶張明富就嘗到了甜頭:“我們家兩個人,母親代華秀61歲,2014年-2017年先后種植3畝玫瑰,今年玫瑰花產量開始進入鼎盛期,收入可達8000多元,遠超人均3300元的脫貧線。尤其是合作社派人到田邊來收貨,對我們這樣缺乏勞動力的家庭來說是非常便利的。”
“不僅要富一個村,更要富一片”。冒水村的玫瑰種植經驗已經在小金縣形成了“示范效應”。從2012年動員冒水村村民試種50多畝大馬士玫瑰至今,現在陳望慧已帶動小金縣周邊鄉村種植玫瑰5000余畝。
新橋鄉共和村三組貧困戶、三級殘疾人喻福良就因為種植玫瑰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沒有種植玫瑰前家庭收入微薄,2015年種植玫瑰4畝,2016年收入3100元,2017年收入將有3萬余元。”說起種植玫瑰的收入,喻福良有些激動。
陳望慧告訴記者:“以前縣上的貧困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找不到產業發展引領群眾脫貧增收,如今達維鎮冒水村的玫瑰種植在我縣已是家喻戶曉,村民都迫切希望加入清多香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
據統計,目前,小金縣達維、新橋、崇德、老營、結斯5個鄉鎮14個村加入合作社,種植戶1307戶,其中建卡貧困戶156戶,殘疾人戶88戶。
如今,合作社的發展正呈現出上升勢頭,提到未來的發展愿望,陳望慧笑著說:“隨著產業的發展,合作社也將增加種植面積,玫瑰園將達到萬畝的規模,同時積極與高校合作,與相關企業對接、洽談,開發更多的玫瑰系列產品。”她說,有前景、有銷路,為玫瑰的種植、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眉山援建工作組的關心幫助下,小金縣在達維鎮冒水村建成了一千多平方米的溫室育苗大棚,同時又經多方籌資,建成了玫瑰加工廠。現在,玫瑰加工設備也調試安裝成功,并開始生產玫瑰相關產品。
據了解,今年玫瑰加工廠建設投產后,解決附近群眾65人在廠里就業,其中貧困戶和殘疾人戶20余人,預計2018年可提供100個就業崗位,進一步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作為玫瑰加工廠的工人,達維鎮滴水村六組貧困戶楊勇很有感觸:“以前只能靠養牛為生,今年在廠里打工3個月,務工收入6000元,家庭生活明顯改觀。”
不僅如此,在實現玫瑰產品深加工的同時,清多香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也在延伸玫瑰種植產業鏈條,走高端化、精細化的道路,還將建設“高原玫瑰”生態園,將當地藏民與玫瑰旅游產業相結合,以“觀光農業”為主體,憑借四姑娘山景區的區位優勢和小金旅游熱潮的契機,充分挖掘玫瑰產品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旅游價值等,打造具有不可復制的以“高原玫瑰”為主題的新高原農業生態園。
(作者單位:小金縣委組織部)
(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