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雄
扎緊扎密扎牢制度籠子,杜絕基層“微腐敗”
鄭國雄
據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共處分鄉(xiāng)科級及以下黨員、干部114萬多人,切實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密切了基層黨群干群關系。(《法制日報》,2017年07月03日 )
“微腐敗”,就是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與遠在天邊的“老虎”相比,廣大群眾對近在咫尺的“蒼蠅”之害更有切膚之痛。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噬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被鶎邮屈h的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而“微腐敗”就是堤壩上的白蟻,將一點點啃噬黨的基礎,透支黨的信用。所以,必須從根本上鏟除基層“微腐敗”。
“嚴”字當頭反腐,扎緊制度籠子?;鶎印拔⒏瘮 敝詫医唤^,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政策執(zhí)行上過于寬、松、軟。對待基層“微腐敗”,要堅持“零容忍”,不可因小而姑息,應當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對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突出、或出現嚴重腐敗案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地方和部門,不僅要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還應追究領導責任,堅決實行“一票否決”。
曬出權力清單,扎密制度籠子?!拔⒏瘮 碑a生的原因在于權力過于集中,基層干部雖小,但掌握簽字命脈,加之群眾對各部門權力不甚了解,更為“微腐敗”提供了可乘之機。曬出權力清單,讓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有利于規(guī)范公職人員行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同時,更要曬出責任清單,讓人民群眾參與到黨的建設中來,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生活中“最后一公里”難題。

形成長效機制,扎牢制度籠子?;鶎庸ぷ髯罴苫㈩^蛇尾,治理基層“微腐敗”更要抓細、抓長、抓常,始終做到不降標準、不減力度、不松勁頭。各級黨委要層層落實責任,堅持主要領導“帶頭抓”,分管領導“抓帶頭”;堅持一手抓黨建,一手抓業(yè)務,兩手都要硬;完善體制機制,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從根本上鏟除“微腐敗”滋生土壤。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黨內法規(guī)體系建設,制度的“籠子”正在不斷扎緊扎密扎牢。相信,杜絕基層“微腐敗”,計日以俟。
(責編: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