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華
(福建南安市醫院,福建 南安 362300)
早期護理干預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的影響分析
林偉華
(福建南安市醫院,福建 南安 362300)
目的 探討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施以早期護理干預后,觀察對套管針留置并發癥產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112例作為實驗對象;選擇數字奇偶法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分別施以基礎護理干預以及早期護理干預;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回顧性分析。結果 觀察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同對照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比較,降低幅度尤為顯著(P<0.05)。結論 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施以早期護理干預,在將患者痛苦感加以緩解的條件下,可以顯著降低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并且使得護理工作量得以有效減少,充分發揮早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早期護理干預;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
醫院在選擇靜脈留置套管針對患者加以干預的過程中,表現出諸多的套管針類別,并且可以將對患者血管產生的刺激有效減少,從而避免因為對患者實施反復穿刺,最終導致表現出系列損傷的現象[1]。為了對患者在實施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過程中的安全性做出保證,配合研究有效護理方法加以干預意義顯著。本文將確定最佳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護理配合方法作為實驗目的,以此說明早期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選擇數字奇偶法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分組;對照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齡19~71歲,平均年齡(37.25±5.32)歲;體質量45 kg~66 kg,平均體質量(56.99±3.26)kg;觀察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37.27±5.35)歲;體質量46 kg~67 kg,平均體質量(57.01±3.29)kg;對兩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分布以及體質量分布展開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與觀察組下肢靜脈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分別施以基礎護理干預以及早期護理干預;對照組主要就對患者給予封管用藥護理等方面展開,此外在準備對患者施以健康教育,在準備開展置管工作前,就靜脈留置針的重要意義以及可能出現的靜脈留置針并發癥類型加以講解,并且講解具體的并發癥預防方法。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則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的導管留置時間加以觀察,并且對于并發癥表現程度加以認真觀察,合理對患者施以全程護理干預[2]。此外在開展輸液工作前,需要明確留置針是否表現出紅腫的情況以及藥液滲漏的情況,針對患者的腫脹情況加以觀察,將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的巡視工作力度有效加強,在進行交接班過程中需要做好登記工作,此外有效防止患者呈現出腫脹癥狀,對患者的皮膚顏色加以觀察,對患者的皮膚緊繃狀態進行認真了解[3]。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出現靜脈炎概率、出現堵管概率以及出現液體滲漏概率等加以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同對照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比較,降低幅度尤為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并發癥出現概率對比[n(%)]
作為新型技術的一種,靜脈留置套管針在應用的過程中患者可以做到輕易接受,所以臨床應用的廣泛性較為顯著。因為下肢靜脈表現出諸多的靜脈瓣,從而使得血流速度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減慢,從而較易呈現出藥物滯留的現象,使得患者表現出血管受損的情況。通過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施以早期護理干預,在增強療效的情況下,可以將出現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概率顯著降低。
在配合施以早期護理干預期間,對于靜脈穿刺原則需要加以有效遵守,針對無菌操作相關要求需要加以滿足,對于患者的肢體變化加以認真觀察,對于交接班工作需要確保高質量完成,從而對于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的干預安全性做出充分保證。
對本次研究結果加以分析,選擇施以早期護理干預的觀察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同選擇施以基礎護理干預的對照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加以比較,觀察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同對照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比較,降低幅度尤為顯著(P<0.05),有效證明早期護理干預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對患者的藥液滲漏情況加以觀察以及對患者的輸液位置腫脹情況加以觀察等,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現液體滲漏的情況。此外,健康教育的合理開展,可以保證患者對于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的干預價值有一針對性了解,從而可以將患者針對自身疾病認知度以及選擇穿刺方法的認知度顯著提高,避免出現污染的現象,從而使得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并發癥出現概率獲得顯著降低,進而對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干預效果的良好做出充分保證。
綜上所述,對于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患者施以早期護理干預,可以使得患者出現靜脈炎概率、出現堵管概率以及出現液體滲漏概率等得以顯著降低,從而獲得顯著的下肢靜脈留置套管針干預效果,優化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
[1] 張寶蘭.不同部位靜脈留置套管針引發靜脈炎362例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吉林醫學,2014,12(12):2676-2676.
[2] 張 璐,葉素芳,鐘 玲,等.采用上下肢靜脈留置針輸液致靜脈炎情況的比較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4,36(6):166-167.
[3] 張曉莉.淺談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4,13(1):346-34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2
B
ISSN.2096-2479.2017.25.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