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蕓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一直是困擾廣大師生的難題。小學低年段的語文教師,在知識能力和寫作興趣等方面要給學生打好基礎。如果在初入小學時就能讓學生受到較好的寫作啟蒙教育,就能使他們勝任高年級的寫作。
一、夯實基礎,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一是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增強趣味性。以《春夏秋冬》為例,它是一年級的一篇看圖識字的小韻文。在識字環節,筆者抓住“降”字,從它的字形演變入手,即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隸書和現在的楷書,通過圖形的講解,告訴學生們“降”的甲骨文;左邊是一座土山,沿著山石向下走留下一串腳印。由圖形得出“降”最開始的意思是從高處向低處走。慢慢地隨著漢字的演變,左邊的山,就變成了雙耳旁。配合圖片講解漢字的演變,讓學生們覺得很有意思,使他們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了漢語言文化之美。
二是在理解詞意上增強趣味性。名詞的理解可以結合圖片。如“秋霜”對低段的學生來說比較陌生,但也有少部分的學生知道,故可先讓知道的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與大家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再借助圖片作簡要介紹。每出示一張圖片,學生們都會發出一聲驚嘆,圖片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教師結合漢字的字形教學,做到形意結合,讓學生們牢牢地記住了“霜”字。
三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來展現課文內容。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設計不同的朗讀方式,如師生接讀、分角色閱讀等。例如,在教學童話《小公雞和小鴨子》時,筆者采用了分角色朗讀和自由組合上臺表演的方式來展現課文內容。從讀到演,筆者都給予了不同程度的指導。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讀得一次比一次好,演得也十分生動有趣。學生們在讀與演中理解了課文,培養了讀書興趣,提高了閱讀能力。
四是積極開展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挖掘出文中的實踐活動內容,不失時機地開展與教材相關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如在學與自然現象有關的識字課文時,筆者開展了“介紹你感興趣的一種自然現象”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們積極準備資料,有的是用圖片作說明介紹,有的是用家長幫助制作的PPT作介紹……最突出的是一位學生播放了一段無聲視頻,由他自己現場為視頻配音,介紹得非常好。只要給學生展現的機會,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二、注重詞語的積累,重視語言文字的運用
句不離詞,寫作能力的提高要先從詞語的積累開始。如在教學《怎么都快樂》一課中,筆者抓住“靜悄悄”和“踢毽子”等詞語,讓學生們明白并積累ABB式的詞語,并溫習了“青字族”的詞語,還積累了動賓結構的短語。
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先通過朗讀來理解什么是“靜悄悄”,然后根據詞語的特點,給學生創設語境。筆者設問:一個人的世界是“靜悄悄”的,那課間休息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鬧哄哄”。隨后筆者給出了語境,請學生們來填空。“冬天的世界( ),妹妹的臉蛋( ),爸爸的肚子( )……”學生們覺得特別有趣,所給出的答案也花樣百出,尤其是說到“爸爸的肚子”時,有的說“圓溜溜”,有的說“圓鼓鼓”,還有的說“胖嘟嘟”。學生們在歡聲笑語中不僅積累了詞語,也學會了語言文字的運用。填寫完畢后,筆者及時告知學生們,以后的寫話中不僅可以用“白白的、紅紅的、圓圓的”這些詞語,也可以用上今天學的ABB式詞語。最后討論“靜”的結構,引出“青字族”的相關字,讓學生們加偏旁組詞,及時總結學法。
三、教學中注重口語表達訓練
一是重視“口語交際”教學,為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境的創設,以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指導;要以評促學,以學定教。在開展交際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交際的目的和效果,并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反思。筆者把低段口語交際教學分為四步:創設情境、提供句式、情景表演和引向生活。其中,提供句式主要是為了降低口語交際的難度,如果學生整體素質較好,可以忽略。如在教學“請你幫個忙”這個口語交際活動時,筆者先引導學生思考: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曾遇到過哪些困難,是怎么解決的?在交流中,先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激起他們交際的動機。二是巧妙設計課文中的說話訓練。如在教兒童詩時,抓住有省略號的地方,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或者發揮想象,運用不同的句式練習說話。如一個人可以( ),也可以( );兩個人可以( )( )( );( )個人可以( )( )( )。
三是要重視日常教學中無處不在的口語交際活動,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如在課堂教學和語文活動中,學生在回答問題、交流討論時,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口語表達的情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學過的交際語言進行溝通與交流。
四、鼓勵課外閱讀
一是推薦閱讀書目。針對低段學生可向他們推薦趣味性強的書籍,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可愛的鼠小弟》《了不起的狐貍爸爸》等。
二是在班里舉行讀書交流會,多渠道鼓勵閱讀。為了鼓勵低段學生閱讀,可在班里舉行讀書交流會。如每學期開學之初,讓學生們介紹假期讀過的書籍,與大家一起分享書的主要內容和書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并談談讀后的感想。
五、寫話作業
一是緊密聯系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寫話作業的布置不能隨意定題,最好與學生所學的知識或開展的活動有關。如教學《春天》時,可讓學生以春天為主題展開寫話。對寫話所用的練習本也應進行精心挑選。首先,要選田字格的練習本,因為它更有助于學生打好寫字基礎,保證寫字質量。其次,要有空白頁供學生們繪畫,以提高他們的寫話興趣。最后,要有家長評價和教師寫評語的地方。學生們圖文并茂地寫話,似乎更像是在創作自己的繪本,使他們充滿了熱情,為其今后寫好作文奠定了基礎。
二是注重寫話作業的講評。有布置就要有批閱,有批閱就要有講評。讓全班學生共同賞析優秀的寫話,共同理解和感悟不同學生的心聲,然后再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這使每個學生都想把寫話做到最好,力求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寫話作業。此時,教師可再次進行有效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寫作能力,要注意在起步階段準確把握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他們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更要保護好學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寫作,在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中學習寫作。
(責任編輯 郭向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