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是一部簡約的戰爭電影。“活下來”“回到家”的求生邏輯是整部劇最內在的核心。沒有敵軍的露面,沒有宏略的作戰計劃,甚至都沒有多少臺詞。而整部劇情就在漢斯·季默的標志性配樂中展開。緊張、恐懼、壓抑,直至片尾的欣喜與激動。
在英美及中國內地上映以來,《敦刻爾克》都得到了極高的贊譽,“是一部藝術品”。 敘事技巧可謂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最鮮明的風格,在《追隨》《記憶碎片》《失眠癥》《盜夢空間》等一系列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但通過回顧諾蘭的前期作品發現,諾蘭其實已變。他真正耀眼的性格或特質,并不是光鮮而復雜的敘事技巧,而是他關注行為詭異的邊緣人,幽微的心態和異于常人的種種“變態”行為。“這種不可思議的‘變態,才是令人感到震撼的根源。”
□時間
戰爭片的挑戰
《敦刻爾克》像《拯救大兵瑞恩》一樣樹立了戰爭片標桿嗎?
堅持用膠片拍攝、多線索交叉敘事、以IMDB為首的網站超高評分……《敦刻爾克》的一切,看上去都很克里斯托弗·諾蘭。
由于這個名字的巨大影響力和魅力,《敦刻爾克》從最開始就注定被寄予“神作”的期待。所以當人們發現,在這個改編自真實史實、原本并沒有太多閃轉騰挪的空間的故事里,諾蘭依然如此精妙地操持起了他最擅長的多線索敘事手藝,而且用“一周”、“一天”、“一小時”這三個概念再度玩弄了一把時間(順帶也調戲了一下觀眾)時,關于其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各種溢美之詞,便很自然地流淌開來。
像《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的所有優秀戰爭片一樣,《敦刻爾克》很難不讓人拿《拯救大兵瑞恩》來作為權衡它的標尺。尤其是,兩者在太多地方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勾連。
不知是不是巧合,《敦刻爾克》所表現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和《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現的諾曼底登陸,恰恰是二戰歐洲戰場兩件最具標志性意義的大事。前者是盟軍被德軍包圍后陷入絕境的釜底抽薪,從法國小港敦刻爾克將30余萬大軍撤回英國北圖;后者則是盟軍將300萬盟軍(其中有不少正是敦刻爾克撤回來的英軍主力)送過英吉利海峽的潮水攻勢,從此之后,盟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
《拯救大兵瑞恩》樹起了一座戰爭片的標桿,在描寫奧馬哈登陸的開場段落中,斯皮爾伯格史無前例地展現了血淋淋的戰場。沒有人物,也談不上什么情節,開場的20多分鐘,僅僅為了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那個與死亡共舞的地獄。士兵的死亡被記錄般的描繪下來,槍林彈雨、斷臂殘肢、甚至是從身體里流出的內臟器官等等直觀的鏡頭悉數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后,如果有哪一部稍有野心的戰爭片沒有像它那樣還原戰場的硝煙與慘烈,都很有可能遭人嗤之以鼻。但諾蘭拍《敦刻爾克》,還真就沒有重蹈這一俗套。
悲慘的戰場與求生的“螞蟻”
《敦刻爾克》的戰場不可謂不真實慘烈,只不過這種慘烈并非通過事無巨細地還原暴力與死亡來渲染和加強。在《敦刻爾克》里,死亡都是在一瞬間迅疾發生,身邊的戰友甚至還來不及看清究竟發生了什么,尸體就已經從身邊飄遠。就第一視角的意義而言,《敦刻爾克》的真實,或許才是士兵們的真實,在宏大戰場上的他們,根本談不上什么戰略全局觀,絕大部分都只是盡力生存下來的“螞蟻”。
他們不太可能有時間真正去細細觀察隊友的中彈和死亡,倒是更有可能因為一次猛烈的掃射和炮擊而抱頭躲避,戰戰兢兢。這種戰場上的真實恐懼,是《敦刻爾克》真正的敘事動力。無論是海灘上等待救援的數十萬大軍,還是從海峽對岸奔赴救援的無數普通民眾,又或是肩負重任的空軍飛行員,他們所面對的根本處境,都是下一秒鐘的朝不保夕。
因此,《敦刻爾克》簡約得不需要敵軍,不需要矛盾,也不需要戰場上的千軍萬馬。保存性命與拯救生命,就是這場在秒表的嘀嗒作響伴奏下的生存危機最核心的內在沖突。《敦刻爾克》里一次又一次的懸念高潮與情緒釋放,也都來自于最終幸存下來的欣喜與激動。
同是旨在表現戰場的真實,斯皮爾伯格選擇的是細致的觀察與還原,諾蘭采用的則是遠觀的縱覽與速寫。在IMAX的巨大屏幕中,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成了絕對意義上的主角。個體的渺小,在《敦刻爾克》里被凸顯得無以復加。
但正是這些渺小得在歷史上不具姓名的個體,成了諾蘭和斯皮爾伯格書寫戰爭時不約而同選擇的代言人。戰爭的親歷者與見證人,不是元帥將軍,不是王牌飛行員,也不是彈無虛發的狙擊手,而是為了生存一次次“逃跑”的普通士兵湯米,是被擊落的飛行員柯林斯,是駕著自家游艇橫渡英吉利海峽救回同胞的道森,是因為意外的推搡死于非命的年輕人喬治。
湯米、柯林斯、道森、喬治,這些名字背后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士兵,也可能是任何一個被牽扯進戰爭的普通人。對于這些普通人而言,勝利并不意味著攻城拔寨、取敵軍首級,而是生存下來,回家與親人團聚。家(home)是一個在《敦刻爾克》里被一再強調的概念,滯留海灘無所依靠的湯米們最強烈的信念就是回家,自告奮勇橫渡海峽的道森們真正的目的,也是把自己的兒女們帶回家。
諾蘭沒有試圖去評判戰爭的對錯與意義,甚至也沒有試圖去評判在戰爭中不擇手段求存的人們是否正確。換上了英軍服裝的法國士兵吉布森和遭受炮擊后心存恐懼的斯里安·墨菲,都不是反面形象,而是作為普通人的一種被描寫和關懷。在《敦刻爾克》里,諾蘭讓戰爭的本質回歸為最原始的求生。在炮火和大海面前,求生即是正義,回家即是勝利。像道森先生那樣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盡力挽救多一條生命,像法瑞爾那樣為了更多人掃清障礙戰斗到最后一刻,便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正義。
“靠近斯皮爾伯格”
《敦刻爾克》和《拯救大兵瑞恩》看上去都是英雄主義的贊歌,但本質上卻都和英雄主義沒什么關系。無論是前者的退還是后者的進,動人的都不是戰爭的勝利,而是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尊重。是那種奉行“救一人便是救世界”的信念而恪盡職守的果敢與單純。
就這一點而言,《敦刻爾克》其實很斯皮爾伯格。endprint
被我們稱作西方主旋律的這一觀念,曾經一再出現在斯皮爾伯格的作品中,如今以如此熟悉的面目出現在《敦刻爾克》里,并不會令人意外。自從《黑暗騎士》開創一系列票房和口碑的神話之后,諾蘭的作品,便大幅邁向了好萊塢主旋律的領域。
《黑暗騎士》之前,諾蘭作品令人感到驚艷之處,除了眾所周知的復雜敘事手法營造的“燒腦”趣味,同時也是因為他的主人公往往都是一些行為詭異的邊緣人,而且被一些陰郁的心理或是習慣緊緊纏繞。《追隨》的主人公是個喜歡跟蹤他人的游手好閑者;《記憶碎片》中的萊納是個被自己的復仇欲望吞噬了的偏執狂;《失眠癥》里的警探飽受極晝環境下失眠的困擾;《致命魔術》里的兩個魔術師更是因為對魔術的執迷,一步步走向了自我毀滅的深淵。
如果說敘事技巧是諾蘭最鮮明的風格,那也僅僅是一層最光彩奪目的外衣,諾蘭前期作品中真正迷人的,卻是那些人物背后幽微的心態和異于常人的種種“變態”行為。這種不可思議的“變態”,才是令人感到震撼的根源。
但在《黑暗騎士》之后,這些元素在諾蘭的作品里再也無從得見。取而代之的,是《星際穿越》對家庭和親情元素的堅守。就連蝙蝠俠三部曲的終章《黑暗騎士崛起》,也不再有《黑暗騎士》那種對人性與善惡赤裸裸的逼視與拷問。這一方面自然是因為諾蘭后期的作品,都是耗費天價完成的頂級制作,面向的是全球數十億觀眾,倘若在其中增加過多的異類元素,自然風險陡增。諾蘭固然可以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不受過多干擾,但在一部好萊塢頂級制作(2-3億美金)就相當于一個企業的體量的時代,作為企業的掌舵人,諾蘭也很難不為營收所左右。因此,票房越賣越高的諾蘭作品,其價值觀卻不可避免地越來越趨于保守和中庸。
在好萊塢江湖地位穩步攀升的諾蘭,自覺或不自覺間,也在向斯皮爾伯格靠攏。
請不要誤會,說諾蘭在向斯皮爾伯格靠攏,絕非辱沒或否定,甚至也不算是批評。客觀而言,斯皮爾伯格是電影史上首屈一指的商業電影導演,而且是第一流的商業導演里極具藝術追求和創造力的大師級人物。而諾蘭如今之所以被奉上神壇,正是因為其作品往往能在賣出高票房的基礎上,保留相當的藝術創新力。
斯皮爾伯格的獨到之處,在于其早年積攢下的巨大商業成就,能夠讓其在面對好萊塢的制片巨頭時有足夠的底氣,保留自己的風格與訴求。在資本橫行的好萊塢,他絕對是在創作上受外界干擾最少的頂級導演,也是極少數在話語權上能夠與各大影業公司老板相提并論的導演之一(當然,斯皮爾伯格本來也是夢工場的三個合伙人之一)。如今的諾蘭,在很大程度上,也正在享受著與之相似的待遇。
由于蝙蝠俠三部曲的無限風光,諾蘭有底氣在操持動輒上億美金的大制作時不與資本妥協,后者也只能心甘情愿地陪著他,用傳統的膠片攝影,堅持實景拍攝,任其兩三年完成一部作品。像在《敦刻爾克》這樣投資上億美元的項目里,讓他用近乎試驗的心態,去完成這部反潮流而行的戰爭片。
不受資本過多干預和約束的諾蘭,固然能一再保留其鐘情的創作手法,但已然融于主流的他卻再也不可能拍出早期的那類“非主流”作品。即便是在其中加入一點異類或非諾蘭的元素,看起來也不再可能。
我們能夠看到的,也許只會是一個無比熟悉同時也即意味著更多在重復自我的諾蘭,一個用諾蘭的方式講述他人的觀念的諾蘭,一個期許永遠壓過了驚喜的諾蘭,一個更加斯皮爾伯格化的諾蘭。
不信你看,在《敦刻爾克》的結尾,雖然已極盡低調冷靜之能事,但諾蘭仍然讓回鄉的大兵誦讀著丘吉爾的著名演講,讓攝影機掃過了敦刻爾克海灘上一排排漂流著的尸體和成堆的鋼盔,讓完成了最后一樁任務的湯姆·哈迪凜然地獨自走向了敵軍。而這細膩微妙的煽情手法,回憶起《辛德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的某些時刻,是不是有幾分似曾相識?
■資訊
權威美少女選秀賽事濟南開幕——
優秀選手將有5部電影出演
本刊訊 2017第九屆東方美少女影視大賽山東省總決賽于2017年9月6日在濟南市魯能貴和洲際國際酒店隆重起航,本次大賽將于2017年10月中旬海選后,于10月28日進行山東賽區總決賽最后的角逐。
東方美少女影視大賽創立于2009年,由中國倚平臺傳播機構、《東方模特》雜志聯合打造的“東方美少女影視大賽”是國內唯一以“影視大賽”為主導,經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央視新影集團、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等權威性機構唯一支持的國際級專業影視表演賽事,被社會各界公認為國內極具權威性的影視表演大賽。
2017年第九屆東方美少女影視大賽共設冠亞季軍各1名、其它各項單項獎近20名,冠軍最高獎金金額近100萬元。同時可簽約北京倚視界影業有限公司影視合約2年、價值高達300萬元;其他亞軍季軍獲獎選手均設置了高額的獎金及影視合約,真正解決了選手賽后無人問津的難題。2017東方美少女影視大賽中國區域跨年度總決賽將在海外豪華郵輪上舉辦,最終角逐出本年度的優勝選手并簽約相應影視公司。
第九屆東方美少女影視大賽已于2017年7月在重慶起航。作為本次大賽的首站,重慶賽區的比賽精彩紛呈,創意不斷!首先是在長江黃金郵輪及沿線景區完成重慶賽區的決賽,其次讓決賽選手同步參與拍攝以本次大賽為背景的電影,這在國內所有同類賽事中是開創性的,讓電影拍攝和選手比賽的完美結合將本次大賽推向一個嶄新的高度。
為了真正解決以往同類大賽優秀選手賽后無人關心的局面,本次大賽從一開始就為優秀選手設立高額獎金,并聯合國內眾多一線電影公司,將在全國總決賽后與本次大賽的優秀選手簽約。為此,倚平臺傳播機構在北京和重慶同時成立倚視界影業有限公司,2017年—2019年規劃拍攝的5部電影將全部由大賽優秀選手出演!
(段崇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