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鑫
摘 要: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思維理念和三觀都有了基本的定位,對人、事、物有了獨特的看法和理解,如果機械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會引起學生的疏遠心理。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作者認為,大學思想教育工作若想有效實施,必須改進和優化教育模式,從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健康成長 教育思考
一、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主要任務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改革不斷加深,高等教育工作面臨著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伴隨著這種全新的模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現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在這種模式下,教育工作者更加關注的是怎樣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筆者認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有必要,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我國培養和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三,目前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有待全面提高,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與自身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怎樣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非常有必要。我國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從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提高綜合素質。
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是分清工作任務的主要和次要內容,不要將所有任務都認為同等重要,在這方面,主抓主要任務,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筆者認為主要任務有:其一,以思想理念和信念為核心,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此,學校應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正確的三觀對待生活。其二,以愛國主義為重點內容,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精神,陶冶情操。其三,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誠實守信、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基本道德規范,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以為人民服務為信仰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其四,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大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提高人文素質,推動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全面發展。同時,學校應引導大學生全面發展,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培養大量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讓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二、當今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目前,某些高校沒有深刻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這些高校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如果只是從一些淺顯的層面進行思想教育,就會導致思想工作教育質量下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作用不會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機制和師資力量不完善導致進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困難。教育機制缺乏,直接導致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難,工作機制不健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正常進行。師資力量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多年來,社會不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導,某些學校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導致其師資力量薄弱,思想政治方面的人才低于其他各類學科方面的人才,教育人才的缺乏,導致思想教育工作難以順利展開。
2.社會的負面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某些不良的思想和言論對某些大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仍然采用傳統的模式,就會引起大學生的疏遠心理。最關鍵的是高校要根據現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以新的模式加強和改進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強度,使大學生中存在的深層次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3.明確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標。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問題就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不明確,行事方法相對落后。那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傳統教育模式應該得到改進,如果仍然按照之前教育的工作形式和方法,就無法適應當今的社會形勢,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結果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應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完善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是前行的動力”,某些高校在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時沒有樹立明確的目標,導致其教育工作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指引,沒有明確的方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結果差強人意,這是目前高校需要及時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切實加強領導
其一,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是開展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有助于大學生快速了解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筆者認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應加入社會實踐這一內容,將社會實踐融入教學總規劃,努力探索和追尋將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服務社會、勤工儉學等相結合,積極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社會實踐活動的增強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的勞動觀念和相關的職業道德。積極組織軍政訓練。其二,學校應組織大學生參加軍政訓練,比如利用寒暑假,給學生布置相關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志愿類服務,做到勤工儉學。學校應重視大學生的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相關實踐內容,社會實踐質量和內容質量的提高,有助于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受到教育、增長才干、為社會做出貢獻等,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其三,高校大力建設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育人”,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助于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因此,應將社會主義特點和相關時代特征及學校獨特的校園文化三者融合,形成高效獨特的校園文化。同時,大力宣傳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這方面高校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積極的與體育、科技、藝術等相關的娛樂活動,將德育和體育、美育等多方面聯系起來,使其豐富多彩,將教育融于文化之中。同時,高校還可以結合各種節日進行思想道德建設,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建設好大學生活動中心,重視人文和自然的建設,不斷完善學校的文化設施。在校內的廣播中或者校刊等傳媒方式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堅決禁止不良信息的傳播。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重視。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把培養對象和如何培養擺在第一位,應用與大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類相關問題有關的實際解決方法,有關政策和法規及時制定,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和各類事業的發展。高校應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整個教育教學,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和師資力量,高等學校領導要統一對大學生思想進行教育工作,并對教育工作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制定相關的總體規劃,并對其做出全面的部署和有關的安排,從而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結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又長期的過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不斷總結和探索,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才能把握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參考文獻:
[1]劉曉燕.對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6).
[2]王洪波.對加強和改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讀天下,2015(20).
[3]陳彥雄.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