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立
摘 要: 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其實踐層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內容、過程三個層面分別設計具體的融入機制,即環境基礎融入、核心內容融入、教育過程融入。通過建立這種融入機制,實現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及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優秀傳統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要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是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和力量源泉,也是教育發展的歷史文化基礎和傳承文明的根基。將優秀的文化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強文化自信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要。
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質養成的必要要求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基礎和精神遺產,歷經千年的傳承,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質和價值認同,并且已經深深融入中國人的性格和血脈當中,其對于維系中華民族的團結、培養民族精神及形成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民族心理結構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至今已經成了我國思想文化的基礎,具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滲透到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導人們積極主動地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既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又能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一)融入的必要性
1.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是不斷改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思想根源,為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方法,使黨在正確的思想政治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勝利。例如,我們黨吸收傳統法家的法治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方針;吸收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思想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吸收傳統“積善成德”的思想提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這些思想都是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實際提出來的,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適應了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需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2.人們的思想道德現狀使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傳統文化的力量
一方面,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另一方面,人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出現了一些問題。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思想道德現狀迫切需要我們借鑒傳統文化的力量加強人們的思想道德建設。敬老愛親、敬業樂群、扶危濟困等中華傳統美德能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弘揚傳統文化中恪守誠信、講求仁愛、崇尚正義、勤儉節約等中華傳統美德,并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文化和教育的雙重力量逐漸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3.西方文明的沖擊
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文化軟實力已逐漸成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伴隨著國家間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文化多元化的特征逐漸顯現。面對西方文明的沖擊,我們必須堅守優秀傳統文化的鋼鐵長城,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各國的文明交鋒中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二)融入機制:基礎、內容、過程的三維分析
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的需要,又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要建立起系統的融入機制,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體而言,可以從基礎、內容、過程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1.基礎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分為兩大方面,即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屬于宏觀環境;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工作環境、網絡環境等屬于微觀環境。實現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有機融合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前提。通過環境的熏陶感染,充分發揮文化教育人和培養人的功能和作用。
2.內容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內涵廣泛并由多種要素組成的一個綜合系統。它是國民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核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主義精神、“積善成德,忠孝仁愛”的道德追求、“天人合一,以和為貴”的和諧觀念等都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這些思想對培養人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提高道德踐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融入機制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它決定著文化融入的效果。
3.過程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的中心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具有實踐性、發展性、動態性。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社會的思想品德要求和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把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促使教育對象的思想產生一定的變化,實現文化育人的功能。通過傳統文化的過程融入,擴大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體現了文化融入的全面性。
二、環境基礎融入:傳統文化氛圍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對人們思想的影響是深遠持久、潛移默化的。使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重視環境基礎融入。要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氛圍,形成家庭、社群、網絡三者相互協調的教育體系,創造健康和諧的文化融入環境。
(一)家庭環境
家庭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初始場所,家庭教育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條戰線。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家庭環境,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行為方式。
良好的家風是子女成人成才的必要保障。首先,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場所,每個家庭都有責任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例如,向子女提供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書籍和工具,鼓勵他們多讀四書五經,學用筆墨紙硯;平時一起觀看關于傳統文化的節目,一起學習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多用傳統文化的優秀典籍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其次,向子女灌輸家庭倫理觀念,通過言傳身教,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最后,社會實踐是親身感受和體驗傳統文化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家長和子女應積極參與傳統文化方面的實踐活動,讓家庭成員在實踐中獲得,在實踐中成長,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以基本的道德規范要求自己。endprint
(二)社群環境
人具有社會性,不能離開群體而孤立存在和發展,會受到周圍各種社會群體的影響。將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融入社群環境,對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群環境涉及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包括學校環境、工作環境、社區環境等。
首先,學校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一方面,可以將包含傳統文化因素的教育內容融入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宣傳欄、路牌、櫥窗、條幅都可以成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另一方面,成立傳統文化社團、舉辦傳統文化知識競賽、開辦讀書會和辯論賽,營造富含優秀傳統文化因素的校園文化環境。其次,工作環境是實現個人價值、發揮才能的重要場所。要借鑒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容,營造工作單位的良好風氣,形成和諧、融洽的工作環境。最后,善于利用社區的教育功能。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時間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藝演出,選擇傳統文化中的名人名言、圖片裝飾社區,使人們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與無限生機,更加積極主動地接受傳統文化教育。
(三)網絡環境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和交往的重要途徑。網絡的即時性、有效性、開放性使人們能更好地接受各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從而擴大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因此,我們要緊跟時代潮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平臺,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網絡環境中,使人們在網絡環境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
要不斷加強網絡環境建設,通過“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增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感和吸引力。首先,建設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主題網站,利用音樂、動畫、圖片等工具把傳統文化的內容轉化為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宣傳。其次,開展具有科技特色的文化活動。如網絡傳統文化講堂、詩詞歌賦比賽和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創造具有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的網絡環境。最后,開發關于傳統文化的軟件和游戲,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等推送傳統文化的內容,使人們在日常的休閑娛樂中接受傳統文化教育。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的豐富與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文化融入的核心。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必須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植根歷史、立足現實、面向未來。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需要汲取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并在現實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教育相協調。
(一)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富教育資源
教育植根于文化、文化發展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必須立足于傳統文化的根基。要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育資源,使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
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優質教育資源,需要實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是弘揚傳統文化中適應社會發展和人的需求的部分,并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內容體系中。一方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汲取傳統文化中具有借鑒價值的內涵、改造那些陳舊的表現形式和落后的思想內容。例如,摒棄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主義情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處事原則、“修身為本,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質等優秀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創新性”原則,按照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發展中實現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③。使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成為統一的整體。
(二)實現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模塊化
核心價值的模塊化是指將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融入學校的課程建設中,通過課堂教學傳授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以形成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課程模塊的過程。針對當前出現的傳統文化教育零散化的問題,核心價值的課程模塊化可以整合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
實現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模塊化是一項重要的任務。一方面,發掘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理念。主要體現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等為代表的道德理念。以傳統文化領域的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為主要師資力量,運用慕課、微課和翻轉課堂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文化課程。另一方面,實現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結合和統一。教師要理直氣壯地講解中國文化和價值觀,在文化教育中滲透價值觀教育。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教育引導和文化熏陶,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認識、提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進而增強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
(三)建立完善的傳統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
實現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模塊化和建立完善的傳統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是緊密相連的。主要從教材、課程和教師三個方面系統、有序地實施和開展。
從教材方面看,編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不同學齡階段的優秀傳統文化教材是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途徑。百年的文化斷層使一些人缺乏對傳統文化基本知識的認識和了解,直接導致對文化的不自信。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教材可以為人們學習民族文化提供系統、權威的資料,為人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直接、有效的途徑。從課程方面看,建立完善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直接途徑。通過開設傳統文化的必修課,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使民族文化成為人們知識儲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逐漸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從教師方面看,教師是文化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的主力軍。教師要不斷豐富知識,根據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教書育人規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
四、傳統文化的過程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一種特殊的精神交往互動過程,是傳承、傳播、創造文化的過程。一般來說,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設計、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實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評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傳統文化只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才能發揮文化傳承、傳播、創造的功能。endprint
(一)方案設計
發揮文化教育人、引導人的作用,設計合理、有效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設計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起始階段,對整個教育過程的成效有決定性的影響。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搜集傳統文化方面的信息內容。以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主線,挖掘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其次,確定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繼承和弘揚以崇德向善、忠孝仁義、見義勇為代表的中華傳統美德,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擬訂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案。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作用,制訂符合不同教育階段的方案。根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選擇出最優的實施方案,推動傳統文化教育的順利開展。
(二)方案實施
方案實施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中心環節,它的主要工作是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在開展各種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有機結合;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要渠道,傳播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基礎。具體來說,一方面,要加強關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和學習,引導學生閱讀《論語》、《詩經》和《史記》等經典著作,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組織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觀歷史博物館、名人故居及觀看歷史題材的電影等活動,使人們親身感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三)方案評估
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科學化的內在要求,評估的本質是一種價值判斷過程,它必須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效果做出價值判斷。對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進行評估。首先,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評估。檢驗教育者能否熟練掌握傳統文化的知識體系,是否實現教書育人、言傳身教、以文化人的協調和統一,是否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次,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評估。通過傳統文化教育,檢驗人們是否提高了思想理論水平,是否形成了崇善向德的社會風尚,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最后,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評估。檢驗人們是否通過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對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效果進行有效評估,對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植根于傳統文化的土壤、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才能培養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建立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機制,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深遠的意義。
注釋:
①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
②路飛飛,杜瑞平.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5):38-40.
③金國峰,宋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校輔導員,2015(04):21-24.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8).
[2]路飛飛,杜瑞平.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5):38-40.
[3]金國峰,宋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校輔導員,2015(04):21-24.
[4]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4-125.
[5]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邏輯建構[J].思想理論教育,2014(02):16-21.
[6]陳捷.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3):66-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