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那木?尼亞孜
【文章編號】1006-2688(2017)08-0023-02
摘 要:為保持河道河床的沖淤平衡、必須對河道砂石資源開采數量進行控制。為使河道采砂走上科學、依法、有序開采的軌道、需制定河道采砂專業規劃作為指導。河道管理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若不對河道采砂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而無限制地、掠奪式地開采河砂、將會破壞河道相對穩定的河勢、破壞河床的沖淤平衡。只有對河道采砂進行科學的規劃、并按規劃進行采集河砂、做到采砂與整治河道相結合、同時進行必要的固岸處理、才能夠保證河道行洪安全和河勢穩定。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項目需要大量的砂石材料、而河道中濫采亂挖河砂、對河岸穩定、防洪安全、生態環境等方面有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因此、河道采砂的管理工作、已成為河道管理部門的難點和重點。
關鍵詞:河道;采砂;管理;重要性;措施
1.河道采砂管理的重要性
1.1河道采砂活動充分證明、河道砂石的移運或開挖將會影響水流的形態和河勢的穩定。水砂運動存在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規律性、河道采砂首先要尊重水砂運動的客觀規律、如果把河道中的砂石視為單純的礦產資源或建筑材料、實質上是割裂了水砂相互作用的客觀規律。因此、對于河道砂石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不能把砂石視為單純的礦產資源或建筑材料。
1.2 河道砂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需要巨大建筑材料、不論是城市發展、還是鄉鎮建設、不論是房屋工程、還是其他土木工程、都離不開建筑材料。建筑材料雖然多種多樣、但砂石是古今中外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筑材料。
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作為建設用的河砂需求量日益增長、在多數河道中都存在著采砂問題、河道砂源的萎縮和對河道的不良影響、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3 河道采砂直接影響河道演變、河道演變也成為河床演變、是河床受自然因素或人工建筑物的影響而發生的變化。河道演變試驗研究表明、影響河道演變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①河段的來水量及其變化過程;②河段的來砂量、來砂組成及其變化過程;③河段的比降、河段的河床形態及地質情況。
1.4 無序采砂會引起嚴重的危害、河道在長期演變過程中、通過水流與河床泥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河道中的動態平衡。當河段的來砂量與輸砂量動態平衡時、就能保持河道的穩定;當河段的來砂量與輸砂量不平衡時、河床就會發生沖刷或淤積。因此何時何地開采河道砂石、開采多少、如何開采、與兩岸堤防的安全、河勢的穩定及防洪安全密切相關。
2.河道采砂帶來的問題
2.1 影響防洪和涉河建筑物安全。河道中有序采砂后、可以增加河道的容積、擴大過水面積、有助于洪水位的降低、但無序采砂則影響河道堤防工程防洪和涉河建筑物的安全。盲目超量河道采砂、河床高程會迅速下降、很容易使涉河建筑物的基礎外露、影響河道上橋梁、碼頭、涵洞、管線、纜線的安全運行。如果考慮到河道采砂對涉河建筑物的影響、其基礎處理費用必然大幅度增加、施工難度也會增大。
2.2影響河勢的穩定。河道在長期演變的過程中、通過水流與河床泥砂的相互作用、以及丁壩、順壩、魚嘴等整治建筑物穩定河勢、約束水流、已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河床形態。但無序采砂或超量采砂、河床泥砂得不到補充、河床高程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河道深泓線發生擺動、嚴重破壞了河床穩定的形態,改變了局部河段泥砂輸移的平衡,給河勢穩定帶來不利的影響。
2.3影響通航的安全。無序采砂容易改變航道的邊界條件、造成航道抽線扭曲、寬度縮窄、給航道水深維護帶來不利影響。一方面表現為眾多采砂般擁塞擠占航道、遮檔航行標志、使船舶航行和停靠困難、船只擱淺和碰撞等海損事故頻繁發生。另一方面、無序采砂容易引起河道變遷、使沿江港口、碼頭作業困難、嚴重的可能造成港口、碼頭淤廢。
2.4影響水生態環境。我國的主要河流水生物非常豐富。但是、無序采砂容易破壞水生生物棲息地從而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也會影響珍稀水生物的棲息場所和餌料資源。如果在魚類繁殖期采砂、則會嚴重影響魚類產卵、影響魚類資源的補充。
2.5影響水質和景觀。由于大量采砂船云集江河中、生活廢污水和船舶廢油排人河道中、對附近水域水質造成嚴重污染。采砂過程中對棄渣任意堆置、大大小小的砂堆使河道成為“干島河”、不僅嚴重影響河道水流的正常方向、而且嚴重破壞了水景觀。
2.6引起國家資源流失。河道中的砂石是國家的礦產資源、開采砂石必須按規定向國家交納資源費或管理費。但是、非法采砂使得大量河道砂石資源被廉價或無償開采、應收的資源費或管理費未能收取、導致國家資源的流失。
2.7 引發社會穩定問題。由于采砂的高額利益驅使、使各類人員云集采砂場、不法分子對抗河道采砂拆法活動、毆打圍攻河道采砂拆法人員、甚至有些采砂業主崔用涉黑勢力參與河道采砂經營等、導致局部地方的社會治安惡化、嚴重危及社會穩定。
3.河道采砂管理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等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準;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礦產資源是指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氣態的自然資源、由此可見河道砂石也是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
《航道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除疏浚、整治航道所必需的排泥、拋石外、禁止向河道傾倒泥砂、石塊和廢棄物。在通航河道內挖取砂石泥土、開采砂金、堆放材料、必須報河道主管部門會通航道主管部門批準、涉及水上交通安全的、事先征得港監部門同意、并按照批準的水域范圍和作業方式開采、不得惡化通航條件。
《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在內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線上進行勘探、采掘、爆破、可能影響通航安全的作業或者活動的、應當在進行作業或者活動前報海事管理機構批準。
按照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河道采砂需要辦理采砂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但是采砂許可后的管理責任有很難區分清楚、因此在實際的河道采砂管理中、形成了只許可不監管、只收費不服務的混亂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編號】1006-2688(2017)08-002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