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騰達
摘 要:"十二五"規劃期間,廣東省把擴大內需作為加快自身經濟轉型的主要內容。長久以來,廣東消費所占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卻持續下降,導致此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因素阻礙了廣東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應用何種方法對新的消費熱點進行引導與培育,消除掉阻礙廣東消費結構實現升級的相關政策、體系以及環境因素,循序漸進的構建一個同廣東產業結構相符合的消費結構,是一個值得重點分析的重要議題?;诖?,文中展望了廣東消費結構的演變趨勢并且為政府推動消費結構的快速轉型和升級提出了相應的政策。
關鍵詞:廣東??;消費結構;轉型升級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廣東省居民的消費結構特點發生了十分明顯的變化,生活必須品等方面的消費呈現出了逐漸下降的趨勢,然而,享受發展型消費卻在不斷提高。因此,政府應該提出有效的政策來提高居民的總體消費能力。另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居民消費開始向國際化發展,大量中高檔消費品開始涌入廣東省,基于此,廣東省居民所面臨的消費環境也即將趨于國際化。由此可見,應該加大對消費市場的監管力度,維護消費者的消費權益,從而有利于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
1.廣東省消費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居民消費率得不到提高
消費率也可以被稱作最終消費率,主要指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最終消費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卻可以體現出消費帶動經濟發展的力量與國民收入首次分配的基本情況。當前,居民消費率的國際平均水平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間,一直以高儲蓄率著稱的東亞國家居民的最終消費率平均水平也處于百分之五十四之上。對于廣東省來說,1990年的消費率達到了60.2%,1997年又降到了21%。盡管實行擴大內需發展戰略之后有所提高,但是并不是很穩定,從2000年一直到現在,除了個別省份,大部分都在百分之五十之下浮動[1]。
1.2消費結構升級緩慢
恩格爾系數就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或者是個人消費總支出的比例,是體現居民消費結構是否合理的一項指標,按照聯合國的相關評價標準,恩格爾系數大于百分之六十的屬于絕對貧困型;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之間的屬于溫飽型;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的屬于小康型;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間的屬于富裕型;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屬于極富裕型。當前,一些歐美國家的恩格爾系數基本都處于百分之二十以下,即便部分中等水平的發達國家也超不過百分之三十。我國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僅僅接近于百分之三十。然而,2000年,廣東省的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是38.6%,2012年達到了36.9%。由此可見,廣東省消費結構升級相對緩慢。
2.廣東省消費結構演變趨勢
2.1廣東省進入了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
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列居世界中等收入水平,正處于一個新的歷史轉折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會主義文化越來越繁榮,并且人們開始重視追求精神文化。我黨在十八大中曾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加一倍的目標,廣東省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以及全面構建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這必將會有利于促進消費轉型升級。近年來,廣東省基于"產業與勞動力雙向轉移"的戰略,大力推動振興其東部以及西北部地區,從而進一步推進了廣東省消費增長與消費結構升級[2]。
2.2城鄉居民進一步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發展型消費轉變
隨著廣東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也隨之產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城鎮居民消費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飛躍,開始從生存型向享受發展型轉變。廣東省的城鎮居民收入與消費都獲得了較大的提高,居民消費檔次也上升了一個高度,無論是在食品消費還是衣著消費以及住房消費方面,都提高了檔次。另外,為了同社會的發展形勢相適應,城鎮居民也開始高度重視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服務型消費。由此可見,廣東省城鎮居民消費正在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發展型消費加快轉變。
3.推動廣東省消費結構升級的有效措施
3.1優化產業結構
現如今,國外主要采用積極推動服務業與綠色產業發展的方法來促進自身的消費和改善供給結構。廣東省可以借鑒此種方法來擴大自身的消費。廣東省出現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廣東省的供求結構不平衡,大部分民間資金都被投資在了周期較短和成效較快的項目上。在和人們生活質量、節能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有關的項目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從而導致了供求關系出現了失衡的現象。廣東省有必要借鑒國外的豐富經驗,把消費需求作為投資生產的主要目的,優化投資結構,推動消費結構實現升級。政府利用稅收與政策方面具有的優勢將大量的社會資金投資到與科技和民生有關的項目上,尤其是要重視發展綠色經濟和生態農業,生產出種類繁多的有機食品,從而有利于滿足不同消費者提出的需求[3]。
3.2構建綠色消費法律體系
目前,由于廣東省的綠色法律法規機制仍然不夠健全,因此,難以大力促進綠色消費。相關政府部門甚至未制定相應的綠色采購政策,從而難以體現出政府在實施綠色消費過程中所發揮的主導作用。最近幾年內,雖然廣東省不斷加強重視生態環保法規方面的建設,實行了一些環保方案,但是,綠色法規還是不夠完善。基于此,為了促進綠色消費,廣東省必須構建一套涉及到國家、企業、個人和生產消費等環節的健全的法律法規。另外,還可以通過運用經濟手段來推進綠色消費的實行。一方面構建生態稅收體系,對于能源消耗量大和污染環境嚴重的企業來說,應該加大征稅力度,以此來增加其生產成本,從而促使企業向生態化的生產方向進行轉變。另一方面,通過財政政策來推動綠色消費。針對于生產綠色產品的企業來說,應該對其實施財政補貼政策或財政投資政策,大力提倡引入新型的綠色生產設備,應用環保工藝流程,在創新綠色技術方面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從而既有利于對環保生產流程加以改進,同時也可以加快實行綠色生產。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上文對廣東省消費結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了全面分析,并且同國外的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消費結構相結合來展望廣東省消費結構的發展趨勢。通過系統完整地對廣東省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演變趨勢進行分析提出了推動廣東省消費結構升級的新舉措,以此來進一步促進廣東省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妙霞.廣東省消費結構演變趨勢及升級研究[D].廣東省社會科學院,2014.
[2]曾鳴.影響廣東省消費結構升級的若干環境因素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26:79-80.
[3]王英.廣東省居民服務消費及地區差異研究[D].廣東省社會科學院,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