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葉浩


摘 要:本文以歧義句“這幅地圖好看”為出發點,考察了“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二價謂詞”結構的歧義情況。對該結構在何種情況下會產生歧義以及為什么會產生歧義做出了解釋。
關鍵詞:歧義 好 施益
一、引言
例(1)是一個歧義句:
(1)這幅地圖好看。
該句一則表示“這幅地圖漂亮”,二則表示“這幅地圖利于觀察地形。”而與之類似的例(2)卻不存在歧義:
(2)這件衣服好看。
例(2)只表示“這件衣服漂亮”,不存在歧義現象。是什么原因使例(1)產生了歧義?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例(1)與例(2)唯一的不同點在于作主語的名詞短語。例(1)的主語是“這幅地圖”,例(2)的主語是“這件衣服”。這是否說明主語的不同造成了二者語義的不同表現?我們再看下面的例句:
(3)這幅地圖好買。
例(3)與例(1)的句式類似,且用作主語的名詞短語也相同,但例(3)卻不存在歧義現象。這說明例(1)的歧義現象不完全是由主語造成的,它和副詞“好”所修飾的謂詞也有一定的關系。
上述三個例句雖然句式結構類似,都屬于“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二價謂詞①”類結構,但只有例(1)存在歧義。事實上,類似例(1)的歧義句還有很多:“政治游戲可不好玩兒”“藥片要好喝一些”等等。這些歧義是如何產生的呢?本文對“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二價謂詞”的結構進行了考察,旨在揭示在何種情況下該結構會產生歧義以及為什么會產生歧義。
二、“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二價謂詞”結構的歧義分化
例(1)句的歧義主要體現在副詞“好”的不同解讀上,這里,“好”字有兩種解讀:好①(對應于該句的第一層歧義)——舒服、怡人、不錯;好②(對應于該句的第二層歧義)——容易、方便、便于、以便。由于(2)句和(3)句中的“好”分別只能解讀為“好①”和“好②”,因此這兩句都不存在歧義現象。事實上,“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二價謂詞”結構的歧義主要是由副詞“好”的不同解讀來實現的,若副詞“好”有兩種不同的解讀,即“好①”和“好②”,則該句存在歧義;若副詞“好”只能解讀為“好①”或“好②”,則該句不存在歧義。
我們可以用變換分析法來分化該句式結構的歧義。首先,假定表意為“好①”的句式,如例(2),為A式,其詞類序列為: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①+二價謂詞;表意為“好②”的句式,如例(3),為B式,其詞類序列為: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②+二價謂詞;既表“好①”又表“好②”的句式(即歧義句),如例(1),為C式,其詞類序列為: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①/好②+二價謂詞。A式可以和如下的詞類序列發生聯系: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二價謂詞+起來+不錯,我們稱之為D式,即A式可以變換為D式;而B式可以和這樣的詞類序列發生聯系: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容易/方便+二價謂詞,我們稱之為E式,即B式可以變換為E式。A式可以變換為D式,但不能變換為E式,即A式>D式,A式≯E式;B式可以變換為E式,但不能變換為D式,即B式>E式,B式≯D式。如下所示:
A式
(2)這件衣服好看。
>這件衣服看起來不錯。(D式)
≯這件衣服容易/方便看。(E式)
(4)這首歌很好聽。
>這首歌聽起來很不錯。(D式)
≯這首歌很容易/方便聽。(E式)
(5)你蒸的饅頭真好吃。
>你蒸的饅頭吃起來真不錯。(D式)
≯你蒸的饅頭真容易/方便吃。(E式)
(6)橙汁好喝。
>橙汁喝起來不錯。(D式)
≯橙汁容易/方便喝。(E式)
(7)這只小狗真好玩兒。
>這只小狗玩兒起來真不錯。(D式)
≯這只小狗真容易/方便玩兒。(E式)
B式
(8)打印版的作業好看。
≯打印版的作業看起來不錯。(D式)
>打印版的作業方便看。(E式)
(9)熟人的聲音好聽。
≯熟人的聲音聽起來不錯。(D式)
>熟人的聲音容易聽(出來)。(E式)
(10)筷子好吃。
≯筷子吃起來不錯。(D式)
>筷子方便吃(東西)。(E式)
(11)碗好喝。
≯碗喝起來不錯。(D式)
>碗容易喝。(E式)
(12)過家家的游戲很好玩兒,一學就會。
≯過家家的游戲玩兒起來很不錯,一學就會。(D式)
>過家家的游戲很容易玩兒,一學就會。(E式)
(3)這幅地圖好買。
≯這幅地圖買起來不錯。(D式)
>這幅地圖容易買。(E式)
(13)這種布料好洗。
≯這種布料洗起來不錯。(D式)
>這種布料容易洗。(E式)
(14)這件事好辦。
≯這件事辦起來不錯。(D式)
>這件事容易辦。(E式)
(15)這樣的包裝好打開。
≯這樣的包裝打開起來不錯。(D式)
>這樣的包裝容易打開。(E式)
(16)他很好打發。
≯他打發起來很不錯。(D式)
>他很容易打發。(E式)
(17)這個節目好錄制。
≯這個節目錄制起來不錯。(D式)endprint
>這個節目容易錄制。(E式)
而C類句式既能變換為D式,也能變換為E式,即C式>D式,C式>E式,如:
C式
(18)這幅地圖好看。
>這幅地圖看起來不錯。(D式)
>這幅地圖方便看。(E式)
(19)來,試試這個,這臺望遠鏡更好看。
>來,試試這個,這臺望遠鏡看起來更不錯。(D式)
>來,試試這個,這臺望遠鏡更容易/方便看(清楚)。(E式)
這說明C類句式是歧義句。
三、施益動詞
在上一節中我們用變換分析法分化了“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二價謂詞”結構的歧義,在作這種變換時,作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能夠進入B式的動詞數量要遠大于能夠進入A式的動詞。事實上,如語境合適,幾乎所有的二價動詞都可以進入B式,而能夠進入A式的動詞卻只有“看、聽、吃”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單音節動詞,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由于A式中動詞的修飾語為“好①”,即舒服、怡人、不錯,而B式動詞的修飾語為“好②”,即便于、以便,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能夠被“好②”修飾的動詞數量要遠大于能夠被“好①”修飾的動詞,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為解釋上述現象,我們從動詞的特征著手。由于“好②”能夠修飾幾乎所有的二價動詞,因此可以推斷,動詞具有某個共同的屬性或者蘊含使之與“好②”的意義發生聯系,正如能夠被“迅速”所修飾的動詞具有動態性(我們不能說“他坐著很迅速”)這個共同的屬性可以從“好②”的意義中得到一些啟發,“好②”意為便于、以便,表示施事在采取一定的方式來更好地完成謂詞所表示的動作,這似乎在暗示被“好②”所修飾的動詞具有一定的能耗性,也就是說,施事要完成動詞所表示的動作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例如,“搬”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需要施事消耗一定的體力才能完成,這個推斷是否正確呢?我們仔細思考一下便會發現它有一定的道理。動詞用來指稱動作,而每一個動作的完成都需要施事有所作為,即使是看似沒有能耗的動作,例如,想、睡覺等等,也都需要施事去付諸實施才能實現,因此,能耗性是動詞的一個普遍特征,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幾乎所有的二價動詞都可以出現在B式。
至此,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為何只有少數幾個動詞可以被“好①”修飾?仍按上述思路進行推理:能夠被“好①”修飾的動詞同樣具有某個特征使之與“好①”的意義發生聯系,這個特征是什么呢?“好①”義為“舒服、怡人”,這就意味著施事在完成動詞所表示的動作后獲得了某種身體或精神上的好處,否則,“好①”的意義將和它所修飾的動詞的意義相互矛盾。例如,我們不能將“好①”和“搬”搭配在一起(不能說“搬起來舒服”)。我們將動詞的這種能使施事獲得某種好處的特性稱為動詞的施益性。也就是說,能被“好①”修飾的動詞需具備施益性。下面來驗證該推論的正確性。上一節在做變換分析時所列舉的實例中,A式的動詞分別為“看、聽、吃、喝、玩”,這幾個動詞的確具有施益性:看——養眼,聽——悅耳,吃——充饑,喝——解渴,玩——享樂。雖然能耗性是動詞的普遍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動詞都具有施益性,作者認為具有施益性的動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看,聽,吃,喝,玩,聞,用,使。我們將這些動詞稱為施益動詞,施益動詞數量之少,即便是這些動詞的同義詞也不具有施益性,例如,雖然“看”和“察”同義,但“看”是施益動詞,而“察”卻不具備施益性,因為“察”只強調能耗性,當施事完成“察”這個動作時不會得到身心上的享受。因此,能夠進入A式的動詞只有少數的幾個施益動詞。②
施益動詞具有施益性,并不等于說施益動詞沒有能耗性,能耗性是動詞的普遍特征。在上一節中我們看到,施益動詞同樣可以進入B式,這就意味著施益動詞同樣具有能耗性。因此,施益動詞既具有施益性又具備能耗性,而在具體的句子環境下施益動詞表現為什么特征則取決于語境的作用,不同的語境會激活施益動詞的不同特征:如當前特定的語境選擇或激活該施益動詞的施益性,則該施益動詞表現為施益性,副詞“好”則相應地解讀為“好①”,如例(2)、例(4)~(7);如當前特定的語境選擇或激活該施益動詞的能耗性,則該施益動詞表現為能耗性,副詞“好”則相應地解讀為“好②”,如例(8)~(12);如當前特定的語境同時激活兩個特征,則該施益動詞或表現為施益性或表現為能耗性,副詞“好”則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解讀,這時句子就會產生歧義,如(1)句和(18)句。
筆者認為,施益動詞的特征歧義是產生歧義句的必要條件和根本原因:若句子的謂詞是非施益動詞,則該句不會出現歧義,如例(3)、例(13)~(17);若句子的謂詞是施益動詞,但只有一個特征被激活,則該句同樣不會出現歧義,如例(2)、例(4)~(12)。由于施益動詞的特征歧義是由語境引發的,因此,語境是造成句子歧義的誘發因素。然而,施益動詞的特征歧義是隱性的,這種隱性的歧義只有通過副詞“好”的不同解讀表現出來,副詞“好”的歧義是顯性的,因此,“好”的不同解讀是歧義句的直接體現。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圖來表示“名詞短語(主語)/人稱代詞+(副詞)好+二價謂詞”結構歧義產生的機制:
圖1:
四、施益動詞特征的選擇或激活——主語的語義角色和難解性
前文提到了語境的作用,語境是使句子產生歧義的誘發因素。下文將詳細討論什么樣的語境會觸發施益動詞的特征歧義,從而導致句子產生歧義。由于謂詞為非施益動詞的句子不存在歧義,因此下文的論述將圍繞施益動詞展開。
事實上,語境指的是用作句子主語的名詞短語,該名詞短語預設了整個句子的語言環境,不同的主語會激活施益動詞的不同特征。什么樣的主語會激活施益動詞的能耗性或者施益性,什么樣的主語能同時激活這兩個特征呢?我們先來比較以下兩個句子:
(20)藥片要好喝一些。
(21)碗好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