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皓 常力文 付尹
蒼溪縣龍王鎮:開放式黨建顯活力
梁皓 常力文 付尹
今年以來,龍王鎮黨委探索變封閉式黨建為開放式黨建,樹立開放、系統、融合、共享的黨建工作理念,積極搭建黨組織與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平臺,實現鎮域黨建工作的全覆蓋,有力提升了黨員的存在感、自豪感、使命感,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強化了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在脫貧攻堅中形成了巨大的號召力和行動力。
龍王鎮黨委依托龍王廣場,建立“黨建主題文化廣場”;瞄準教育群眾更貼心,依托村(社區)活動陣地,打造“黨建文化院壩”;瞄準服務群眾更便利,依托鎮級單位及非公組織服務場所,建立“黨建文化陳列室”;瞄準引領群眾更直接,依托黨員之家,打造“黨員示范戶”,實現鎮域黨建工作的全覆蓋。
82歲的龍王社區居民楊秀章對黨建主題文化廣場很有興趣,他說:“這種方式很好,對后一代的教育有很大的幫助,能夠隨時讓群眾接受教育。”
“讓黨的領導就在群眾身邊,讓黨的基層組織堅如磐石。”龍王鎮黨委書記雷挺介紹,通過推行“開放式黨建”,著力破解了基層黨建活力不夠、覆蓋不廣、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度不高等問題,同時,使基層黨建深度融入到群眾生活,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
龍王鎮黨委還創新建立了“黨員精準管理中心”,專門記錄和完善全鎮黨員的檔案,包括外出務工的流動黨員。對于流動黨員,鎮黨委主動與其保持聯系,他們在外地任何變化的信息都會及時記錄在案,并讓黨組織的關心和關愛時刻伴隨著他們。
適逢建黨96周年,龍王鎮黨委對轄區內768名黨員進行了全覆蓋走訪慰問。組織委員李微向筆者展示了慰問名冊,重點慰問對象不僅有困難黨員,還50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為龍王鎮工作30年以上的黨員。李微說:“慰問老黨員,表明黨組織沒忘記他們,讓他們有存在感,也是對他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有對他們發揮余熱的期盼。”
市場村原黨支部書記申華成去年12月因高血壓犯病摔跤,在本地住院治療期間,鎮黨委政府幾乎天天有人去探望問候,轉南充治療后,仍每天一個電話關心病情。出院后,申華成雖然從支書崗位上退了下來,但總覺得不做點事就對不起組織的關心,就主動協助新上任的年輕書記,村里大事小事都搞得很順利。
73歲的老黨員李政山,有著40余年的黨齡,退休前是園藝場工人,有一手果樹種植好手藝。退休后回到歇臺村三組居住,不僅帶頭發展庭院經濟,還義務指導全村的果樹栽培,充分發揮了“黨員示范戶”的引領作用。
龍王鎮黨委突出黨建示范作用,讓黨員亮明身份,示范引導廣大基層黨員自覺踐行“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涵養優良家風,在夫妻和睦、鄰里和諧、勤儉持家、敬業奉獻等方面作表率,推動黨員家庭在家風家教方面走在前列,影響群眾行為,引領社會風尚,促進政風民風,讓“黨員示范戶”成為教育引領基層黨員群眾的方向標。
不僅是“黨員示范戶”,越來越多的龍王黨員時刻踐行著黨員的使命。59歲的困難黨員劉元林下崗多年,鎮黨委為其提供了一個城管的公益崗位。在他的管轄下,龍王場鎮街道整潔、秩序井然。“作為一名黨員,就要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在群眾中樹立榜樣。”劉元林說。
開放式黨建,促進了黨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社會環境、群眾愿望的高度對接融合,凝聚起更多群眾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干群抱團發展,后勁明顯增強。截至目前,龍王鎮培養“黨員示范戶”26戶、黨員致富帶頭人63名,輻射帶動19個村320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奮力實現脫貧奔康。
(作者單位:梁皓/蒼溪縣委組織部;常力文、付尹/廣元日報社)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