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宋雪杉,寧玉龍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航空體育教研室,山東 煙臺 264001)
海軍院校學員功能性運動檢測分析與對策
劉濤,宋雪杉,寧玉龍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航空體育教研室,山東 煙臺 264001)
基于功能性運動檢測原理,以某海軍院校學員為研究對象,通過FMS測試、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海軍院校學員的身體功能性運動機能進行研究分析,通過研究發現海軍院校學員身體功能性運動能力較差,運動損傷風險高,軍事訓練科學化程度不足。
海軍學員;功能性運動檢測;軍事訓練
目前,隨著全軍軍事訓練實戰化改革的不斷深入,軍事訓練損傷已成為制約軍事訓練實戰化改革的重要因素。其中,身體機能評定的缺失與訓練方法手段不科學是導致軍事訓練損傷的因素,而功能性運動檢測(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目前國際上被廣泛認可的用以檢測運動員整體的動作控制穩定性、身體平衡能力、柔軟度以及本體感覺等能力的檢測方法[1]。本研究根據FMS檢測原理,在入學之初對新學員的身體運動機能能力進行檢測,找出新學員在身體功能性和基礎動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不斷提升海軍院校學員軍事體育訓練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海軍某學院一年級160名、三年級97名學員(見表1)。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兩個年級各項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
1.2研究方法
1.2.1 FMS測試法
測試內容包括7項基本動作模式:深蹲測試、跨欄測試、弓箭步測試、肩關節靈活度測試、髖關節靈活度測試、軀干穩定性測試、旋轉穩定性測試。FMS檢測單項滿分為3分,每個測試動作評分分為四個等級,從0分到3分,3分為最高分,測試中任何部位出現疼痛0分。共計21分,及格線14分。如果FMS檢測的分數≤14分,表明檢測群體及個體基礎的運動能力較低,容易發生運動性身體損傷,同時受傷風險將從檢測前15%增加到(未來專項訓練中)50%以上[2]。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1.2.2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21.0、Excel等軟件對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
2.1整體情況統計分析
通過測試結果分析,一年級總分均值為13.9,三年級總分均值為13.2,兩個年級測試的總分平均值均低于14分,一年級低于14分的比例達71.4%,三年級學員達77.3%,高于17分以上兩個年級僅有1人,根據FMS損傷預測標準,三年級群體運動傷病風險已超過50%以上,表明均具有較高的傷病風險發生率,應及時的進行糾正動作模式與對稱性訓練。通過調查發現三年級學員傷病發生率也高于一年級學員。

表2 身體功能性運動檢測總體分值統計表
2.2單項動作統計分析

表3 身體功能性運動檢測單項動作分值統計表
通過表3可以看出,在低于2分值項目的年級上,三年級學員有4項,一年級學員有2項,三年級學員經過兩年的軍事訓練,從各項考核成績上看,身體運動能力方面整體上處于高峰狀態,但通過身體功能性運動檢測統計上有四項達到高危狀態(以“軀干穩定性檢測”為例,15人得0分,全部有運動損傷),從單個項目的身體運動能力評定重點角度分析,三年級學員首先存在較強的傷病率(這與學員的傷病情況統計基本相符,腰部有傷病經歷或疲勞疼痛感的有51人,占群體的53%。),其次是由于身體核心、髖關節及膝關節穩定性與靈活性的不足導致。通過對比一年級學員的身體運動能力及運動狀態,一年級學員低于兩分值得僅有2項,有5項平均分在2分以上,可反映出身體關節較靈活,動作模式受限小,有較好的訓練基礎,有傷痛反應的為13人,所占比例僅為8%;但在身體核心部位穩定性及髖、膝和踝關節的穩定性與靈活度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2.3運動功能異常分析
通過針對FMS檢測的動作篩查結果分析,一年級學員表現突出模塊的有六點,具體分析一、三年級學員主要集中的問題較為統一,主要集中于動作模式培育不足、身體平衡性(左右、前后)不足及髖、膝、肩關節的靈活性不夠的問題。但通過兩個年級對比分析,首先三年級學員較一年級學員0分動作的的數量差距較大,據統計三年級學員0分數量達29人次;其次結合教學訓練實踐,一年級學員暴露的問題主要反映在身體運動能力不足,尤其是表現在身體運動平衡與身體核心力量方面的不足。而三年級學員,經過兩年的軍事體育訓練,一是傷病較多,導致部分測試動作不能按要求完成;二是測試動作篩查中,軀干有明顯晃動占據第一位,表明三年級學員的核心力量缺失嚴重;三是對于髖關節、膝關節、肩關節等身體運動能力的重要關節的靈活性關注不足。

表4 運動功能異常統計表
3.1堅持軍事體育訓練的科學性
目前,海軍院校軍事體育訓練仍未擺脫以身體基礎素質為主的訓練方法體系[3],而對于動作模式的訓練明顯缺失,導致學員成績表面提升的同時,訓練傷病率居高不下。因此,我們應當結合當前的學員身體情況,合理的設置教學訓練內容,實現“人—體—能”的科學性發展。
3.2以實戰為目標,但應遵循人體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
應注重海軍院校學員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在教學結構體系的設置上合理設置“基礎訓練、綜合素質訓練、實戰能力訓練”相應的訓練科目與內容,不能因強調實戰化能力培養而超出基礎訓練與綜合素質訓練的海軍體育訓練范疇。
3.3進一步優化海軍院校體育訓練內容體系
兩個年級飛行學員在“軀干穩定性動作”測試項目中平均分普遍低,均為才達1.5分,遠低于正常值,暴露出身體核心區綜合力量訓練不足,身體穩定性、協調性相關動作的訓練嚴重缺失。因此,應進一步加大對海軍學員身體穩定性素質的培養。
3.4建立傷病訓練康復與預防機制
隨著海軍院校實戰化軍事訓練改革的不斷深入,訓練科目不斷增多、強度不斷增大、難度不斷提升,建立專門性的訓練損傷預防機制是海軍院校軍事訓練實戰化教學的重要保障。
一是海軍院校學員身體素質基礎較差,一年級學員身體功能性運動能力較差,尤其體現于新學員的平衡性與穩定性較差;二是“高分低質易損”現象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傷病率高與核心穩定性不足兩個方面;三是海軍院校軍事體育訓練的科學性不足,一年級學員身體各方面運動素質缺失,三年級學員的身體功能性運動明顯低于一年級學員,在一定程度暴露出海軍體育訓練的科學性不足。建議加強學員的身體功能性訓練。
[1] 朱玉龍,趙騫.黑龍江省田徑運動員功能性動作篩查(FMS)測試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4,32(4):76—81.
[2] 庫克·動作——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張英波,梁林,趙洪波,譯.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50—56.
[3] 劉凱.功能動作篩查在游泳運動員體能訓練中的運用[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45—50.
[4] 王珂.對首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籃球專項學生功能動作篩查結果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3:23—25.
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fFunctionalMotionScreeninNavalCollegeStudents
LIU Tao,SONG Xue-shan,NING Yu-long
(Department of Milit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1,China)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Functional Motion Screen principle, takingthe students of naval academ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method of the FMS tes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conduct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physical function of the motor function of Naval Academy students. Through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functional ability of naval college students is poor, the risk of sports injury is high, and the scientific degree of military training is not enough.
navy students;functional motion screen; military training
劉濤(1983—),男,山東濰坊人,講師。研究方向:軍事體育教育。
G804.53
:A
:1671-1300(2017)02-0092-03
稿日期:20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