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馮 煬
身份:紹興建科工程設計管理有限公司景觀設計所所長
技能:用畫筆肆意揮毫,借圖紙創(chuàng)造風景
怎樣形容景觀設計師這份職業(yè)?
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五花八門。
答案1:植物學家。園林免不了要和大量的花草樹木打交道,得了解它們的習性吧?
答案2:園藝師。常常在公園中看到拿著剪刀修剪樹木、防蟲除蟲的園林工作人員,景觀設計師肯定也得有這方面的技能吧?!
答案3:設計師。園林中的各種擺設需要設計,需要和建筑物搭配,這就需要提前設計。
答案4:文學家。從古至今,每座園子都擁有各自的氣質,講述著園主的人生百態(tài),你得讀得懂,解得透。
……
我是一名景觀設計師,在我看來,這些答案既可以說對,也可以說錯。
至于為什么,在下面的文字中,你也許會找到答案。
初識園林——戶外植物狂人
我大學時就讀的是園林專業(yè)。在這個專業(yè),你會學習到各種不同的課程,比如:讓理科生抓狂的速寫、素描、色彩等藝術課程,理論實踐參半的植物課程,感受文化熏陶的文學歷史課程,學習實踐操作的工程類課程……但在紛繁的課程中,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從學習園林植物課程起,我們有了除教室外的另一個課堂——戶外。
當其他專業(yè)的同學還在實驗室或教室上課時,我們已經戴著草帽,擼著袖子,卷著褲腿,跟著樹木學老師,走在天目山的山間野路,采集著樹葉標本,或是拿著相機和紙筆,跟著設計課老師,在江浙滬皖有名的園林作品中學習考察。
“快看,一株紫荊。”大二那年,我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去山上游玩,爬到半山腰時,我身邊的同學指著一株形似紫荊的植物,激動地說。另一個朋友看后卻直搖頭:“這不是紫荊,應該是羊蹄甲。”于是,一場爬山活動就這樣變成了一場論辯賽。“羊蹄甲的花期在9-10月,紫荊的花期在11月到次年3月,現(xiàn)在是2月,肯定是紫荊花。”發(fā)現(xiàn)這株植物的同學搬出了花期論證,說得頭頭是道。而支持羊蹄甲的同學則認為這株植物葉片小,前端寬,而紫荊葉面較大,前端較尖。根據(jù)看到的葉片,他認為這株植物應該是羊蹄甲。兩人爭論不休,而當時的我還屬于“專業(yè)小白”,只能無奈地“坐山觀虎斗”。不過趁著他們爭論時,我偷偷拍下這張不知是紫荊還是羊蹄甲的照片,準備回去再細細研究。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慢慢被“熏陶”成了一個對植物有些“神經質”的園林學習者。看到植物后,我不再是習以為常地描述“好看”“不好看”,而是“走火入魔”般不由自主地關聯(lián)該植物的科屬種名、生長習性;到公園看到亭廊造型時,我會目測其尺寸,并觀察配合這個造型的植物搭配。我的相機里儲存的也不再是曾經的美食、人像,而是不同的植物細節(jié)、景觀空間、雕塑小品、亭臺樓閣等景觀照片。
我慢慢成了學校里其他專業(yè)同學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也從“園林小白”成為可以解讀園林、研究景物造型的“園林小達人”,甚至在畢業(yè)后,走進了設計院,成為了創(chuàng)造這些美麗景觀的景觀設計師。
執(zhí)業(yè)園林——思維多面手
從園林專業(yè)畢業(yè)后,我順利地成為了一名景觀設計師。很多設計前輩說,設計是一個需要天賦的行業(yè),但我相信比天賦更重要的是勤奮。景觀設計當然也跳不出這兩點“硬性標準”。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要求,這在我進入公司不到一個星期就體會到了。
當時我接到了一所高中校園的景觀改造項目,這個項目涉及的是一個學校地下車庫出入口頂板上的小區(qū)域景觀改造。一個長方形的場地,三邊由低矮擋墻圍合,沿著擋墻邊種植了一排紅葉石楠,中間用整片草皮做了留白處理,直接與步行道平接。但是因植物長勢較差,且部分區(qū)域黃土裸露,直接影響了觀賞體驗。我作為這個項目的設計師,需要在原有的場地上重新改造設計。
經過漫長的現(xiàn)場踏勘,我發(fā)現(xiàn)這個場地位于學校教學樓前人流較多的主過道邊,是過往行人的視線集中點,而行人中,學生占了大多數(shù)。我們決定在遵循原有設計的框架基礎上,提出“知識之窗”的設計理念——用不同規(guī)格的方形卵石構成組合體,將原先整塊的草皮進行藝術化切割,并栽種上不同的植物。這樣學生在經過教學樓時,能透過窗戶看到這片特殊的綠色景觀,放松心情。我們將這片區(qū)域開放,讓學生可以在卵石上步行,既不會破壞綠化景觀,又增強了場地的互動功能。
考慮了場地功能使用,美化了景觀,又增加了互動功能,對于這份設計稿,我非常滿意。當我們把方案設計匯報遞交給學校之后,立即得到了校方的認可并很快按圖施工完成,建成時的景觀效果也得到了學校、設計及施工單位的一致認可。
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順利,也讓初出茅廬的我信心大增。但沒想到,不到3天,我就接到了施工單位打來的整改電話,說要將做好的卵石互動場地重新鏟除,原因是校方擔心平時學生在場地內玩耍時會把卵石撿起來“打鬧”,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在我還沒有機會為之“辯解”時,施工單位便匆忙地掛了電話。
接到電話的第二天,施工單位發(fā)來了卵石被其他花卉替代的現(xiàn)場整改照片。我在看到照片的瞬間是遺憾又無奈的,但也深感自己在最初設計方案時對特殊人群的使用細節(jié)考慮不夠周到。
景觀設計師在項目之初不僅要就項目本身的地塊性質、使用人群、使用功能、文化內涵、美觀等進行深入分析研究,還要結合不同年齡層對場地用材、心理感官、生活習性等的不同需求,以期在設計之初能通過多方面、多角度、多學科的綜合分析,進而做好項目設計,使項目順利建成并能自述其較好的景觀語言。
所以,被稱為美好景觀創(chuàng)造者的我們,除了擁有天賦和勤奮,也必須是生活體驗者和全面思考者。
“雜家”景觀設計師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怎樣形容景觀設計師這份職業(yè)?”
我的回答是——景觀設計師更像一個雜家。
我們是植物學家、設計師、藝術家、文學家,因為我們的工作包含植物種植、工程設計等內容,也需要我們擁有文學素養(yǎng)和藝術審美;我們除了需要掌握植物、建筑、山水、地形四要素,還需要熟識歷史、地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氣候等諸多知識,更需要從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角度來進行生態(tài)設計。我們的工作是將所有這些知識積累綜合后,將之體現(xiàn)在建成的景觀中。endprint
如今,我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景觀設計師。伴隨著我在景觀設計行業(yè)中的成長,一個又一個景觀從我的腦海中生發(fā),最終落地形成一道道風景。它們給小區(qū)業(yè)主提供了舒適的環(huán)境,給市民提供了豐富的游園體驗,給村民創(chuàng)收,讓游人舒適……而每一處景觀都是設計師從不同領域考量、推敲后的結果。
我常常行走在這些“風景”里,當我清晰地向人介紹每一處景觀細節(jié)和景觀空間,并且可以如數(shù)家珍地指出每一處景物為何如此安排時,這種感覺就像向人推介自己優(yōu)秀的孩子般熟識而喜悅,而我作為這些“孩子”的父親,感到非常自豪。
專業(yè)面對面
也許你知道園林專業(yè)要和植物打交道,也許你知道園林專業(yè)的學生將來畢業(yè)后可以從事景觀設計工作,但你知道關于園林專業(yè)的更多信息嗎?有些蒙圈了吧,那還不快看看老師和學長學姐是怎樣正確解讀園林這一專業(yè)的。
對話專業(yè)
園林專業(yè)
本科專業(yè)代碼:090401
老師說
Q1:園林專業(yè)畢業(yè)學生有哪些就業(yè)方向?
胡惠蓉:大致有三類:一是園林行業(yè)相關企事業(yè)單位,比如房地產公司、園林局、規(guī)劃設計院等;二是去大中專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比如去中學教授生物、美術等科目;三是創(chuàng)業(yè),比如開花藝店、植物景觀設計公司等。
Q2:中學生很容易將園林、風景園林、園藝這三個專業(yè)混淆,請問這三個專業(yè)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胡惠蓉:風景園林專業(yè)更偏向于規(guī)劃設計,所以美術基礎好,喜歡設計規(guī)劃的同學比較適合這一專業(yè);園藝專業(yè)有很多涉及植物栽培的課程,但沒有設計課程,如果喜愛植物,喜歡插花、植物種植,但不擅長美術繪畫的同學更適合這一專業(yè);而園林專業(yè)更多的是風景園林和園藝兩個專業(yè)的綜合。
Q1:園林專業(yè)學生主要學習哪些課程?
郭 芮:大一時我們會學習如素描、水彩等和繪畫相關的基礎課程,也會涉及到植物學方面的基礎課。大二大三的課程更加深入,也更貼近之后的工作需求,比如和規(guī)劃設計相關的建筑設計初步、園林設計初步、城市綠地規(guī)劃等,要求大家能通過繪圖的方式做園林規(guī)劃及建筑景觀規(guī)劃。此時,植物方向的課程也更加深入,比如園林樹木學、花卉學、插花藝術、園林樹木栽培學、草坪學、園林植物育種學等。
Q2:這一專業(yè)會涉及很多和植物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是以怎樣的方式授課的?
郭 芮:這些課程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利用圖片結合課本知識了解植物,二是課下開展的實習教學,老師會帶大家去本地的公園、植物園,教大家認識一些常見園林植物,暑假還會帶大家去廬山、上海、北京等地進行華中地區(qū)、華東地區(qū)、華北地區(qū)的園林植物識別以及對不同類型的園林景觀中出現(xiàn)的園林植物進行識別。
(采寫:陳羽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