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依法治市辦
近年來,綿陽市國資委緊緊圍繞國資監管和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大局,堅持“內外并舉”,采取有效舉措,扎實推進依法治企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內”:不斷完善監管體制,機關依法監管能力明顯提升。圍繞國資監管新要求,構建了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制度體系。擬定或修訂了一批國資監管制度規范,形成了“1+N”監管和改革制度體系;厘清了國資委與企業監管權責邊界。建立綿陽市出資人審批事項權力清單,今年內將出臺責任清單,進一步理順國資委、一級企業、子企業三者之間的管理層級關系,嚴格劃定產權、薪酬、投融資、干部管理等重大事項監管范圍;建立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機關依法決策、有效規避法律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顯著增強。2016年,依法依規完成了對長虹、綿投、交發等企業產權轉讓、重大投資、融資等重大決策事項的合法性審查共21項,涉及金額125.1億元。
對“外”:積極打造法治國企,企業依法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推動企業實行法律顧問制度。截至目前,市出資企業已全面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常年法律顧問達75人;開展總法律顧問制度試點。選擇九洲作為開展總法律顧問制度首批試點企業,制定《九洲集團關于建立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的工作方案》,將總法律顧問作為企業高管職責定位寫入公司章程,目前九洲集團總法律顧問已到位履職。今年,將繼續選擇1-2戶企業開展總法律顧問制度試點,以點帶面,力爭到2020年市屬出資企業總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強化企業法律風險防范,不斷完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長虹建立健全企業風險管理、風險預警、合同審查、合同審核審計、合同規范等機制,有效維護了國有資產安全;綿投充分發揮外聘律師作用,公司法律風險防范能力進一步提升;依法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依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建立健全了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黨委會等各司其職、權責對等、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今年,國資委還啟動了黨建入章程工作,把加強黨的建設相關要求納入公司章程,進一步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使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政治核心作用更加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
(責編:夏若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