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熊偉
【摘要】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下,此舉為大連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大連很多民營企業都在積極擴展國外市場,不斷加速投資進程,提升經營化管理投資水平,增強國際化經營能力,充分適應國際化發展潮流,爭取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更好的“走出去”。
【關鍵詞】一帶一路 民營企業 走出去
一、“一帶一路”下大連民營企業“走出去”的現狀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與東盟時,首次倡議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5年,國家正式出臺“一帶一路”戰略部署。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并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為中國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惠及了東北老工業基地,其中,以遼寧省大連市發展尤其突出。大連市民營企業獲得了一個新發展契機,近幾年,大連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逐年增大,發展模式多樣,卓有成效。
(一)大連市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現狀
根據大連市統計年鑒分析,在2012年,大連市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為510.4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為124.9億美元,民營企業占大連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約為24%。截止2015年,大連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為1634.99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為1320.78億美元,民營企業占大連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約為81%。由此可以看出,大連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對外出口貿易總額不斷增加,比重逐漸增大。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同時對出口貿易政策加大鼓勵支持,為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充分基礎建設性工作。對于大連市而言,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東南沿海的經濟發展狀況,使得大連市的出口貿易現狀還是比較樂觀的。
(二)大連市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項目區域分布情況
根據大連市對經貿局統計顯示,在2012年,大連市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項目有56個,中方投資額為20.05億美元,占中方投資總額的96.07%。截止2015年,民營企業對外投資項目有近70個左右。由此可見,“一帶一路”為大連民企“走出去”提供了便利條件。大連市企業不斷增強與周邊國家地區企業進行項目合作,投資項目數得到增加,同時,積累了自身發展水平經驗。在投資形式上,以海外并購為例,僅僅是在2011年,并購項目就達到了18個,協議總投資額14.46億美元。在2012年,境外投資地域更加廣泛,涉及五大洲近30多個國家。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到2015年,海外并購項目便達到了66個,投資總額約為7.47億美元。可見其發展進步之快。這表明,大連市民營企業有條件,有機遇“走出去”,有望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發展空間。雖然投資項目逐年增多,但是,大連市民企在對外投資過程分布區域中,偏向于發展中或中等發達國家,集中于日本、韓國、香港、東南亞等國。對于美國、加拿大、歐洲這些發達國家或發達地區的投資比例較小。有待于擴大投資項目區域,提高投資質量水平,以便達到多領域多層次開發,用國際化視野看待分析如何更好的“走出去”。
(三)大連市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產業情況
從“走出去”的產業結構來看,大連市企業對外投資過去主要以貿易、漁業為主,在近幾年發展中,大連有10多個產業都陸續對外投資,結構不斷得到優化,一些優勢產業通過“走出去”尋求新發展上升空間。截止2015年,按照中方協議投資額計算,產業中的制造業占33%、軟件和商務服務業占30%、農林漁業占14%、貿易類占12%。由此可見,大連市民營企業對外投資主要以生產加工制造業為主,基礎性工業較多。對于那些回報效益快,產值質量高的企業,占比較低,例如高新技術產業、貿易類、服務類等高端技術行業投資偏低。說明大連市民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的行業分布上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日后仍舊需要做很多工作來改善目前對外投資發展現狀。
根據以上內容分析得出,大連市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數額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前景光明。但是,仍舊有所不足,增長幅度相比較于其他地區民營企業速度較慢,發展區域少,行業偏向于進出口貿易加工生產類,高端行業稀少,發展體系不健全,機制不完善,仍需待改善加強,任重道遠。
二、“一帶一路”下大連民營企業“走出去”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大連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參與建設積極性不斷得到提高,個別企業成為民營企業中的領跑者。但是,總體分析來講,大連有很多民營企業“走出去”的總體水平差,甚至是正處于初期發展,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完善修改。
(一)投資發展緩慢
(1)投資力度小。大連市民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投資力度不強,增長緩慢,投資薄弱。雖說民營企業現在已經是大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占到了大連GDP很大一部分,對大連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對民營企業的支持還不夠,在大連市很多民營企業由于投資資金不足,在市場開拓、技術革新以及規模壯大等方面都發生了困難,導致了很多的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閉,這種現象屢見不鮮。而且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狹窄,民間資本不足,銀行信用不高,國家財政支持力度不夠,這些更是進一步阻礙了民營企業的投資,導致大連市民營企業的發展困難重重。
(2)投資方向單一技術層次低。大連市民企在對外貿易中,投資方向單一,沒有做到多元化發展,投資技術低端。投資行業偏向于生產加工貿易類,資源開發以及高端技術等行業投資比例很小。這樣便造成行業發展不均,難以使民營企業在各行業齊頭并進。對于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而言,對產品質量或者投資的技術標準要求明顯要比國內嚴格,很多的民營企業因為資金少、人力不足、技術落后等原因,在研發技術以及產品技術含量上比較低,導致了大部分民營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根本不能滿足國際社會的技術要求,因此制約了民營企業“走出去”的規模和增速。endprint
(二)經營管理投資水平較低
(1)投資決策盲目。就目前而言,大連市很多的民營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存在盲目性的特征,很多民營企業仍然在犯經驗主義、形式主義等,很多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者“走出去”的經驗較為匱乏,而且觀念比較傳統,按照直覺辦事的現象很多,因此遭受到了很多損失和打擊。對國際社會的貿易和投資的規則、法律法規、經濟運作模式等等了解不夠,盲目的開展投資最后只能是滿盤皆輸,而且缺少行業的指導以及國家的幫助,民營企業的投資和對外貿易進程會很緩慢。
(2)高端模式不多、低端模式較多。現在大連市民營企業在對外投資或者對外貿易的過程中,所走的路線屬于低端路線,很多的民營企業不論是在產品上還是出口方式上都采用著比較傳統的模式,比如截止2016年年底,大連市上市的民營企業有176家,但是對外直接投資模式的民營企業不到20家,很多的民營企業都是以出口貿易的形勢“走出去”,這種傳統落后的低端“走出去”發展模式并不利于大連市民營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三)國際化經營能力弱
(1)國際化的風險管控缺失。大連市民營企業在對外貿易或者對外投資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主觀原因造成風險和客觀原因導致的風險。對于這些風險如果能夠給予適當的管控,就可以避免這些風險給自身帶來經濟損失,但是民營企業在對外貿易或者對外投資的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并沒有采取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風險管控力度也不夠。很多的民營企業風險控制意識、風險決策機制以及處理國際風險的經驗不足,這很不利于大連市民營企業順利“走出去”。
(2)經驗不足且競爭力弱。大連市很多的民營企業并沒有將國際化提升到公司的戰略高度,有機會則“走出去”沒有機會則停止,遇到機會則急于求成,沒有機會則止步不前,根本沒有將走向國際化作為自身的發展展露目標。雖然大連市現在已經有很多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民營企業開展了國際化,而且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大部分的民營企業還是處在初級階段。這些民營企業因為資金、人力、技術等各方面原因競爭力不強,在經營管理和產品質量等方面與國際市場根本沒有接軌,這些增加了大連市民營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
四、“一帶一路”下大連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建議
“一帶一路”為大連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契機,沿著“一帶一路”沿線走下去,是大連民營企業經濟發展的新路線。如何有效的推動大連民企更高速迅猛發展,實現“走出去”愿景,對接國內外市場,贏得機遇,是對大連民營企業一個復雜且具有長久挑戰性的嚴肅問題。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大連市民營企業“走出去”總水準的提高,大連市民營企業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速投資進程
(1)加強投資力度。加強對開發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和對技術的重視程度,利用政策時代趨勢維護自身投資環境,通過開拓新型的投資渠道,解決大連市民營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發揮政府引領帶動作用,引導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到其中,企業需要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無論是與銀行的縱向信用體系,還是與企業之間的橫向信用體系,都需要維護,建立更好的投資環境,這樣會更加方便大連民營企業“走出去”。
(2)完善投資技術方向。大連民企應開闊新渠道,發展多層次投資領域,做到投資多元化,多細節上處理。在當今時代下,技術、人才是企業的發展核心所在。引進國外高素質投資人才,挽留住國內復合型投資人才,是企業建立內部投資知識文化的必要積累過程。摒棄傳統投資技術思維模式,開創具有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論實踐方法,是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方向。
(二)提升經營化管理投資水平
(1)科學理性決策。加強民營企業學習能力,多學習國內外跨國企業的成功經驗,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改變自身傳統的思維觀念。注重信息整合,大連市民營企業應該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行篩選、甄別、整理、分析,提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以更多的了解國際社會的政治經濟形勢。并以此為根據來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
(2)改善投資模式。為了避免低端模式的投資方式,大連市政府可以出臺一些鼓勵性政策,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向高端模式的投資方向轉移,同時適當提高傳統的投資模式成本,進而轉變大連市民營企業目前投資的低端模式處境。大連市民營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戰略聯盟的方式,或者采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相結合,以便壯大自身力量,而且在選擇目標投資國的過程中,應該加強集中性,避免過度分散所致的風險增加。
(三)增強國際化經營能力
(1)處理好地緣政治風險因素。為了能夠使得大連市民營企業積極的面對和處理各種風險,大連市民營企業應該做好兩個方面,一方面,需要政府和中介組織加強風險預警,通過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研究,提供信息、咨詢等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民營企業規避風險。另一方面,民營企業也應制定有效策略積極應對。如:加強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完善內部風險評估機制,建立風險評估系統,從地緣政治風險的被動承受者轉變為積極參與者。
(2)提高自身走出去實踐經驗。作為“一帶一路”下“走出去”戰略的制定者,政府應對民營企業提供便利條件,加強引導作用,倡導大連民營企業抱團打拼,對資源進行重組,使多方民企達到互補作用。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產業鏈的部分調整,還可以使大連民企在國際化市場競爭舞臺上,提高其國際化競爭地位,更好立足于國際發展平臺。同時,大連民營企業應善于學習,從實踐出發,在抓住機遇的同時,增強補充發展經驗。在投資之前應進行詳細科學調研,避免盲目投資,通過組建專業的調研團隊或與專業的機構合作,在充分了解政治,經濟,文化,市場等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再選擇投資。這樣既避免了投資風險發生,同時又能夠增加企業“走出去”的實踐經驗。
大連市民營企業究竟如何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更好的實現“走出去”目標,是一個長遠的發展過程。民營企業要具備長遠發展策略,要有所規劃,做到立足于當下,著眼于未來。不能急于求成。要結合外部發展大趨勢,與內部發展優缺點,扎實穩進的“走出去”,以望取得更大新突破,新進展。
參考文獻:
[1]胡志軍.中國民營企業海外直接投資[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5.
[2]王輝耀.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中國民營.2014-2015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合作藍皮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厲以寧,林毅夫,鄭永年.讀懂一帶一路[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5,(4).
[5]宓紅.“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寧波民營企業“走出去”[J].發展探索,2015,(3).
[6]陳秩麗.新形勢下加快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機遇、障礙與對策[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6,(5).
[7]薛嬌,朱瑞雪,張萌.“一帶一路”戰略下大連對我投資法扎對策分析[J].對外經貿,2017,(03).
[8]林春回,王國平.我國民營經濟在“一帶一路”中如何“走出去”——以福建民營企業為例[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
[9]閆樹生.“一帶一路”助推民營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全國商情,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