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礎軍
去年換屆以來,攀枝花市仁和區以“陣地建設好、基礎工作好、黨員作風好、統籌協調好”這“四好”為抓手,針對性地解決農村黨建存在的“四大通病”,為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和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解決農村黨建頭緒“散亂”問題。針對全區70%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存在對黨建任務不清、重點不明、黨務村務混雜等“散亂”現象,村黨組織對上級安排的工作,一方面盲目照單全收,另一方面又缺少一個統領性的抓手,往往理不清頭緒,顧此失彼。仁和區在開展“四好黨組織”創建工作中,將“碎片化”的基層黨建日常工作都統一到“陣地建設、基礎工作、黨員作風、統籌協調”這四個方面,使村黨組織在強基礎的同時,理清了工作頭緒,有效解決了凸顯的“散亂”問題。
解決農村黨建工作“咋干”問題。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上級下發的文件,有的站位較高、較宏觀,在落實過程中,“不知咋干”“不會干”“干不好”的問題比較突出。對此,仁和區緊緊以“四好”為抓手,列出“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各4張共72項。清單內容細化到了具體操作層面,將日常黨建工作“一網打盡”,明確了“鼓勵做什么”和“不準做什么”。如“后備力量培養”的“正面清單”要求,村黨組織班子在本屆任期內,至少培養兩名村“兩委”班子后備人員,“負面清單”則是:“未培養后備力量,或后備人才選擇上不客觀,甚至搞‘近親繁殖”。最近的調研顯示,“負面清單”中的36個“老大難”問題,在95%的村已得到糾正。
解決抓農村黨建力量“獨舞”問題。當前,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主要由區委組織部和鄉鎮黨委負責,區級其他部門和單位參與的不多,有的對此還漠不關心,因此關心、幫助、指導農村基層黨建的力量明顯不足。仁和區將“四好黨組織”創建工作與正在開展的“四好村”創建工作相結合,以創建“四好黨組織”為“定海神針”,強力推進“四好村”創建。在工作力量上實行黨政同責,由區委書記和區長擔任“雙四好”工作領導小組的“雙組長”,區紀委、區委辦、區委組織部和農牧局、扶貧移民局、財政局、城管局等14個單位共同參與,形成了強勁的工作合力,使3個省級貧困村順利“摘帽”。
解決農村黨建考評“難督”問題。對村級基層黨建工作的督查,往往存在“迎檢走形式、年底搞突擊”的現象,普遍存在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主責意識不強、考核不逗硬、檢查督促無方等問題。仁和區實施“月清單辦結制”“工作記實制”“平時檢查預扣分制”和“三級約談督查懲戒制”等四項制度,強化平時督促考核,注重痕跡管理,在督促、考核、懲戒上體現出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效解決了10余個村突出存在的這一問題。目前,已經對不重視創建工作、推進滯后、整改不到位的1名鄉鎮黨委書記、1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了誡勉談話,對4名村黨組織書記進行了約談,對8名村黨組織書記給予了紀律處分。同時,約談和問責結果將與年度目標考核掛鉤,并作為領導干部評先評優、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作者系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區委書記)
(責編:周文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