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小鈴
他們,年輕、肯干,是自貢市各級各部門的骨干力量;他們,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是自貢市黨員干部中的優秀分子。以“強基層提本領”為目標,1314名第一書記分赴全市村(社區)任黨組織第一書記,成為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開創基層發展新局面的生力軍。
從2013年開始,自貢市先后選派三批第一書記到后進村(社區)、軟弱渙散村和貧困村開展工作。今年,自貢市進一步完善機制,拓展覆蓋面,向全市所有村(社區)選派黨組織第一書記,在全省率先實現第一書記全覆蓋常態化選派。
抓住關鍵點 著力推進全覆蓋
今年3月,自貢市委做出全覆蓋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的決策,市委書記李剛要求:嚴把人選關,把真正優秀的同志選派下去,以選派的第一書記到村、社區后“能干成事”為基本標準。自貢市委組織部隨即醞釀此項工作的部署落實。和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相比,要實現對全市所有村(社區)的全覆蓋,首先面臨的便是人的問題。“又要選派?我們單位人手少事情多,哪里還派得出來人?”選派工作還沒正式開始,有的單位就發出這樣的“牢騷”。
針對這樣的情況,自貢市委組織部首先從自己做起,并迅速將工作開展到幾個市級重要部門。“市委組織部率先垂范,通過自主報名,組織研究,選派了兩名第一書記。”“市委辦公室選派了3人。”“市政府辦公室選派了4人。”這些選派進度不斷被“透露”給其他單位,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
不僅如此,為讓各單位派出符合條件的干部,從源頭上防止部分單位“隱藏”能手、干將,自貢市建立了第一書記數據庫,將符合條件的干部全部納入市縣兩級數據庫動態管理。并在相關文件中明確規定:“市、區縣委組織部要建立第一書記人選數據庫,凡機關符合第一書記條件未推薦納入數據庫的,原則上不得作為科級領導干部提拔對象。”據統計,全市有6237名干部被納入數據庫,符合條件的干部“無一掉隊”。
數據庫的建立為人選來源涵養了“一池活水”,在此基礎上,自貢市堅持“質量第一、按需選派”的原則,按照“五優先、四不派”原則,即后備干部優先、遞進培養對象優先、選調生優先、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優先、年輕干部優先,對政治素質不強的不派、作風不嚴不實的不派、受過紀律處分的不派、事業心責任感不強的不派,真正實現了好中選優、好中選精。
4月14日,自貢市全覆蓋常態化選派村(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動員部署會召開。“開展全覆蓋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工作是市委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戰略部署慎重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第一書記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這項功在當前、利及長遠的大事抓實、抓好、抓出成效。”自貢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敏在會上強調。
緊鑼密鼓的部署下,自貢市全覆蓋選派工作順利推進,人選問題迎刃而解,實現了數量質量雙保障。據統計,全市1314名第一書記中,35歲以下的占72.7%,本科以上文化的占78.3%。
“三張清單”助力找準方向
人到位了,如何開展工作成為第一書記們思考最多的問題。
“馬草山社區基礎好,社區支部書記非常有經驗,我去了能做什么啊?”得知自己被下派到所在街道的馬草山社區時,大安區大安街道紀工委副書記陶莉曾有這樣的疑慮。
有這樣疑慮的第一書記,遠不止陶莉一個。除了幫助貧困群眾脫貧這個明確的任務外,當第一書記去的是非貧困村以及城市社區時,該從何開展工作?
“就算是先進村(社區),工作也有提升的空間。派大家下去不是要求你們一定要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要把著力點放在為群眾辦實事上。幫助失學少年入學、為失業群眾找到一份工作……都是辦實事。”在第一書記培訓會上,組織部干部為大家釋疑解惑。
解開思想“疙瘩”的同時,自貢市從制度上著力,制定“三張清單”,讓第一書記工作有方向有目標,盡早進入狀態。
制定責任清單,明確“政治引領、推動發展、為民服務、基層治理”4大類28項具體職責,將工作亮出來;制定問題清單,重點梳理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問題,把“病癥”找出來;制定整治清單,細化、量化整改責任、整改時限等,把措施拿出來。
帶著清單,第一書記們迅速進入狀態。“社區居民雖然對棚改期盼已久,但真正開始了來談各種條件的都有。”陶莉針對馬草山社區棚改任務重的實際,決定從發揮無職黨員作用開始,助力棚改推進。
棚戶區里有一處廠區宿舍的產權人已去世,幾個子女為繼承產權鬧到社區。陶莉組織社區無職黨員多次調解,讓幾個子女達成協議到公證處辦理了相關證明,為后續拆遷協議的簽署打下了基礎。“以前從文件里看到群眾工作法覺得很虛,現在自己每天面對群眾,才感受到了重要性。”陶莉現在儼然成為一名群眾工作法的真正踐行者。
黨政干部進“軟村”提升基層治理、經濟人才進“窮村”助力產業發展、政法干部進“亂村”治亂興村……自貢市全覆蓋選派的實施,讓大批干部沉下去,成為助推基層組織強起來的重要力量。
在第一書記崗位上歷練成長
干部沉下去,基層強起來;干部沉下去,能力提上來。通過全覆蓋選派,更多年輕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從辦公室來到群眾身邊,有了更加寬闊的鍛煉平臺。
寬敞的大廳,合理的功能布局,整齊顯眼的書吧……盡管上任才幾個月,富順縣富世鎮沙山社區第一書記許慧蘭給社區帶來的變化,讓大家刮目相看。作為富順縣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部長,此前許慧蘭一直從事較單一的工作,來到社區后,工作對象、內容及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不過所幸她都一一克服。“酸甜苦辣啥都有,社區豐富了我的工作經驗,我一定好好珍惜這段經歷。”許慧蘭感慨地說。
“作為鎮上的組宣委員,以前覺得宣傳工作不好做。當了第一書記后,發現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做好了再去做宣傳,效果很不一樣。”富順縣板橋鎮組宣委員、板橋鎮張壩村第一書記高啟強收獲不小。
在村(社區)這個與群眾聯系最緊密的平臺,第一書記們經歷著、成長著,獲得了豐富的基層工作歷練。
“把村(社區)作為優秀年輕干部遞進培養的重要平臺,優先提拔使用成績突出的第一書記。”為激勵第一書記有動力干成事,自貢市釋放出強烈信號。
據悉,除評先晉級優先等政策外,自貢市創新舉措,增加了定向遴選優先等激勵制度,面向第一書記公開遴選一批縣、科級領導干部,單列公務員名額或拿出鄉鎮(街道)空缺領導職位定向招考。
“我們希望通過全覆蓋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為自貢加快發展提供和儲備一批政治素質過硬、基層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全面的優秀干部隊伍。”自貢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滿懷期待地說。
(責編:馮雅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