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安安+胡順濤
8月19日早上7點半,在響巖鎮黨員志愿服務站崗亭里,黨員志愿者周建平正在燒開水,按照社區值班安排,今天他將同社區另外1名黨員志愿者在這里值班,為過往游客提供免費開水、引導行車路線等服務。
這是平武縣常態化開展黨員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為積極探索黨員志愿服務新途徑、新方式、新載體,從2013年起,平武倡導黨員志愿者利用業余時間深入基層一線,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為群眾排憂解難。同時,以鄉鎮和縣級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兩新”黨組織為依托,分級組建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全縣登記在冊黨員志愿者已達6千余人,組建各類黨員志愿服務隊伍400余支。
志愿服務處處有,活動開展常態化
“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但今天到平武的時候有這么多武警和志愿者在這里接應我們,我感覺非常安心。” 8月9日上午,從九寨溝轉移到平武的西安游客夏女士激動地說。原來,當載著夏女士的大巴駛進平武縣客運站,剛走下車,黨員志愿者便為她遞上了礦泉水、降暑藥品等。
九寨溝7.0級地震后,平武黨員志愿者第一時間響應,堅守在九環東線為游客提供志愿服務,但這并非一次偶然。事實上,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已經在平武遍地開花,哪里有需要,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就開展到哪里。
一到星期天,位于縣城中心的報恩寺廣場上就會出現一支由縣級各部門黨員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免費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醫療救治、送茶加水等服務,他們成了景區一道靚麗的風景,贏得游客的廣泛贊許。
“平武縣積極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將志愿服務作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的重要載體,要求各級黨組織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實現了領域全覆蓋,服務常態化。”平武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旭說。
深化服務模式,志愿服務有“力”有“效”
在組織黨員志愿服務過程中,平武縣各級黨組織充分結合各自職能,積極尋找群眾需求“切入口”和“交叉點”。平武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黨建辦主任劉鵬說:“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積極引導各級黨組織提供‘適銷對路的黨員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樹立合格黨員的形象。”
地處大山深處的大印鎮立堡村,近年來依托境蜜源植物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中蜂養殖,但由于缺乏技術,一直以來效益不高。針對這種情況,該村積極尋求由縣農業局牽頭組建的農業技術黨員志愿服務隊的專業化指導,通過蜂業專家、高級畜牧師李紹瓊多次現場教學和問題診斷,今年該村養蜂收入普遍比去年增加了兩成。
因為有著教育系統工作的經歷,平武縣宣傳部黨員志愿者杜康把資助貧困學生作為開展黨員志愿服務的內容。近年來在他的牽線搭橋下,6名家庭貧困的學生得到縣外愛心人士持續的關愛。在他的影響下,宣傳部機關黨支部還成立了“圓夢”志愿小組,積極幫助貧困學生就學。
陳旭說,為推動黨員志愿服務規范化、長效化,平武縣建立健全“黨員志愿服務考勤”“黨員志愿服務積分”等長效機制,同時,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還把黨員參加志愿服務情況納入到了各鄉鎮、各單位的年末黨建考核中。(作者單位:平武縣委組織部)
(責編:余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