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岱++魏曉光
摘 要:作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源遠流長的燕趙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是孕育新河北精神的肥沃土壤。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多媒體傳播方式,近些年在國內國外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列舉了燕趙文化保存與傳播教育的現狀,介紹了虛擬現實技術在新世紀的發展狀況,闡述了虛擬現實技術對于燕趙文化傳播教育的作用,論證了虛擬現實技術對于燕趙文化保存與發展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燕趙文化;教育傳播
1 VR技術國內外研究現狀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技術一經面世,立刻在國內外各領域引起了轟動,向人們展示了VR技術在各個研究領域所能起到的突破性作用。虛擬現實內容及配套服務已經成為投資熱點,相關投資涉及影視、游戲、服務與解決方案、頭戴顯示設備、廣告和市場營銷、應用程序、相關技術等。
1.1 國外研究現狀
美國作為VR技術的發源地,代表著該領域的國際先進水平。目前美國在該領域的基礎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用戶界面、后臺程序和硬件4個方面。如美國宇航局的Ames實驗室將數據手套工程化,使其成為可用性較高的產品;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于1985年成立了媒體實驗室,進行虛擬環境的正規研究;斯坦福研究學會(Stand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建立了“視覺感知計劃”,研究現有VR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作為當前處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領先地位之一的日本,其主要致力于建立大規模的VR知識庫。
1.2 國內研究現狀
由于我國的虛擬現實技術起步較晚,因此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隨著我國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國家政策性和財政性扶持力度的加大,虛擬現實技術已引起我國各界人士的關注,研究和應用。當前,我國通過VR技術在城市規劃、教育教學、醫療保健、勘探測繪、生產制造等多個重要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我國致力于VR技術研究的機構,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幾所高等學府之中,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計算機系、浙江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計算機動畫(Computer Animation,CG)國家重點實驗室、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等。另外,武漢理工大學智能制造與控制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工業大學CAD研究中心、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等單位也進行了一些研究和嘗試。
2 研究燕趙文化的目的和意義
燕趙文化作為地域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至今仍能使人感受到這種古老文明的千年回響。但由于歷史上戰爭,經濟擴張性發展,人口激增與外來文化的沖擊等因素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文物的遺失、古跡的破壞及文化傳承的斷層。如何提高文化教育傳播的效率效果,使燕趙文化真正活躍起來,一直是文化研究領域的重要論題。大部分學者認為,將VR技術引入文化的傳播教育,是一種積極的嘗試,能夠在許多方面彌補傳統文化傳播教育的短板。VR技術在文化教育傳播中,可以構筑文化交流平臺,還原歷史場景,再現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英雄楷模,完全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參與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親身經歷文化從產生到發展的全過程。由此可見,VR技術已經成為文化教育傳播領域中極為重要的一種手段和方式。應用VR技術為參與者虛擬文化學習與交流平臺,在低投入、無風險的情況下,使參與者獲得切身體驗般的“真實”感受,在當前的物質環境中,提升文化獲得感,令傳統文化從課本中“復活”。通過VR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場景,讓參與者可以與五壯士并肩屹立在狼牙山之巔,面對日寇侵襲;與趙武靈王一同縱馬馳騁,聽他講述“胡服騎射”改革的艱辛;和荊軻共度易水,聆聽一曲激昂壯歌,走向那黯淡無光,卻又毅然面對的前路。VR技術使歷史人物“復活”,使歷史古跡重現,使文化遺產重放光輝。一改以往僅僅依靠簡單圖文進行文化傳播教育的方式,讓參與者真正走入歷史,參與歷史,以親歷者的身份,多感官、全方位地在無形中接受傳統文化的傳播教育。
3 燕趙文化傳播的現狀及問題
一個地域的文化影響力,一方面取決于其獨特的魅力,另一方面取決于其有效的傳播途徑和傳播能力。想要擴大燕趙文化在全國的影響力,使得其精神更好地傳承和發揚,甚至推動燕趙文化走出國門,向更多的人展現燕趙文化的魅力,就必須要做好燕趙文化宣傳教育工作。本文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發現燕趙文化的傳播有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3.1 燕趙文化傳播未能得到足夠重視
在調研中,發現各地方政府對傳播燕趙文化的重視度低,并沒有把對播燕趙文化作為工作重點來抓,同時也并未明確傳播燕趙文化的工作細則,導致傳播燕趙文化既沒有足夠的專項資金又沒有專項負責人,使得傳播燕趙文化難有很大進展。
3.2 燕趙文化傳播在旅游業的趨同性明顯
不可否認的是人文旅游業是傳播燕趙文化的有效途徑。但調研發現,近年來我國的人文傳統的歷史人文旅游毫無特色可言。糾其緣由,是我國大部分景觀的形式都大同小異,無非是修建庭院、開設展覽。游客一進去感覺味同嚼蠟,并不能體會其中文化內涵,這使傳播燕趙文化難以進行。
3.3 燕趙文化傳播缺少新興產業的有力支撐
燕趙文化中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具有很強的地域識別性、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然而燕趙文化資源整體利用不足,文化產品體系不夠完善,開發利用以旅游為主,總體而言,燕趙文化項目偏少,沒有形成燕趙文化的明顯特征,在市場上影響力低,導致燕趙文化市場占有率低,從而也未形成有力的新興產業對燕趙文化的回饋和反哺[1]。
總體來說,燕趙文化從不乏其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魅力,現如今傳播教育方面所面臨的困境,其原因在于燕趙文化傳播教育的手段過于單一,文化傳播形式僵化,沒有通過新科技立體化全面化傳播出去。endprint
4 虛擬現實技術在燕趙文化傳播中的優勢
VR技術是利用三維圖像生成技術、多傳感交互技術以及高分辨顯示技術,生成三維逼真的虛擬環境,使用者戴上特殊的頭盔,手套等傳感設備,便可進入虛擬空間,成為虛擬環境的一員,進行實時交互,感知和操作虛擬世界中的各種對象,從而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會。
在大家的印象中,文化的傳播教育是死板的、乏味的、有很大局限性的。而利用VR技術能夠讓人們跨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虛擬空間的形式,讓人們去瀏覽文化的載體—文物古跡,甚至可以讓參與者“穿越歷史”,回到燕趙文化誕生發展的年代,親身參與文化的繁衍;以親歷者的身份,接受文化的傳播和熏陶。另外,再好的保護措施,也抵擋不住很多承載著千年燕趙文化的文物被時間沖刷殆盡。然而,利用VR技術可以展示、保護、修復文物,同時還可以把文物影像數據全部存到數據庫中,不易丟失、消失[2]。
5 對策建議
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年代,各行各業的發展都與信息技術密不可分。傳播燕趙文化也不例外。不可否認的是,將新興的VR技術應用于其中是做好燕趙文化傳播工作的不二法門。針對這一問題,有如下幾點建議。
5.1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
由于我國VR技術起步較晚,目前處于發展不足的狀態。想要有效提升我國的VR技術水平,政府理應責無旁貸。政府應當設立專項資金,為研究VR技術提供穩固的物質基礎,從而加速我國的VR技術基礎性研究。同時,在對外傳播燕趙文化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明確責任,主動嘗試VR技術,提升傳播途徑的多樣化和趣味性。
5.2 整合利用眾多資源
傳播燕趙文化固然要以政府為主導,但僅靠官方的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充分發揮學術資源和民間資源的多個積極性。例如加大力度培養VR技術人才,加強人才儲備,從而推動VR技術發展進程,使得傳播燕趙文化順利進行。
5.3 推動傳播過程與國際接軌
VR技術在近年來獲得了顯著的進步,國內外都將VR技術的開發研究列為熱點項目。在傳播燕趙文化的過程中,培養開闊的國際視野,加強國外文化的知識儲備,了解外國受眾的品位。同時,積極主動地借鑒和學習發達國家的VR技術的特點,推動我國VR技術的進步,將VR技術與傳播燕趙文化緊密結合,推動燕趙文化走出國門。
[參考文獻]
[1]張蕓,張茹.燕趙文化的媒介傳播現狀及發展路徑探析[J].經濟論壇,2013(3):29-31.
[2]路夢怡.VR技術對文化傳播產生的影響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3):42-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