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
內容提要 在今年兩會報道中,全景相機成為最炙手可熱的記者裝備。全景相機與目前媒體熱議的VR有什么關系?VR是否會給新聞記者帶來職業變化?記者在未來的VR領域內有何發展?
關鍵詞 虛擬現實技術(VR) 全景相機 攝影記者
在科技圈,VR(即虛擬現實技術)是2015年末至今年初最火爆的詞匯。而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上,VR頻頻受到電視、徼博、微信的關注,忽如一夜春風來,不僅僅是媒體,千家萬戶都在談論VR。
《都市快報》作為全國勇于創新的媒體之一,率先成立了科技子公司——杭州云瞰,專門推廣和營銷高科技產品,其主營業務涉及無人機和VR產品——全景視頻相機。在新聞采訪等方面。《都市陜報》啟動應用VR產品。2月1日,杭州普降大雪。我們運用全景相機進行了相關報道。2月25日,杭州云瞰公司旗下的VrBang團隊在為導演賈樟柯拍攝新電影《再見》時,運用全景相機進行全方位記錄,賈樟柯看過拍攝的全景視頻影片后,馬上決定拍攝一部VR短片。
VR是什么呢?作為新聞記者。VR距離我們實際使用還有多遠?vR能在新聞采訪領域有何建樹?
一、VR是虛擬現實,即全感知
2月4日,阿里巴巴領投、谷歌跟投了一家名為Maglc Leap的美國科技公司。總融資額為13.9億美元。這家估值為45億美元的公司,位于美國佛羅里這州,是一家神秘低調的公司,Magic Leap是一個類似微軟HoloLens的增強現實平臺,主要的研發方向是將圖像直接投射到人眼的視網膜,通過這種方式。讓大腦認為它是真實的。但是沒有幾個人真正見過Magic Leap的產品是什么樣子。但可以肯定,這家公司做的事情屬于VR行業。
VR是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拉尼爾(Jaron Lanier)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虛擬現實技術主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傳感設備等方面。模擬環境是由計算機生成、實時動態的三維立體仿真圖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應具有一切人類所擁有的感知。除計算機圖形技術所生成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觸覺、力覺、運動等感知,甚至還包括嗅覺和味覺等,也稱為多感知。但是,現在的科技還無法實現全面感知。但毫無疑問,這是科技界追求的目標。
其實,VR就是通過科技手段,讓現實中的人進入虛擬環境中,然后借助各種先進的穿戴設備。與虛擬環境中的人、事、物進行交互。
二、VR的初級階段——全景視頻拍攝工具已經進入市場
2月22日,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出席了三星舉行的“UNPACKED 2016”發布會,并登臺談及虛擬現實技術的未來。扎克伯格透露,Facebook正全心全意地研發360度全景視頻。他說:“我們正致力于讓Facebook成為360度全景視頻的最好平臺。360度全景視頻給人更多身臨其境的感覺,你會覺得自己好像真的置身其中一樣。我們的社區已經愛上360度全景視頻,每天有100多萬人正觀看它們。現在已經有2萬多段360度全景視頻上傳到網絡上。”
傳統照片和視頻只是一個固定角度的片段,內容完全取決于拍攝人的想法——他想給你看什么;與傳統攝影不同,全景視頻拍攝的是一個360度場景,全景視頻最終的觀看結果取決于觀看者——“你想看什么?”。所以,未來一部全景視頻電影,再加入一些互動技術變成VR電影,同樣一部電影,不同觀眾的觀看時長不同。觀眾跟隨不同角色會看到不同的過程與結局。
今年兩會會場上,經常可以看到某個記者手持造型新奇的全景相機進行拍攝。據了解,新華社、光明網等多家媒體、機構均采用全景視頻技術進行兩會報道。這些視頻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傳播。一是借助視頻平臺,例如優酷、愛奇藝等。二是通過媒體自身的平臺進行傳播。三是借助H5技術進行傳播。這些視頻通過拼接技術進行處理后,受眾可以對新聞現場進行360度觀看。
就觀看體驗而言,觀看全景視頻與觀看普通視頻完全不一樣。觀眾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就像和記者肩并肩站在新聞現場——記者向自己介紹這個新聞事件,而自己不需要按照記者的指示去觀看,可以尋找自己的興趣點。
就觀看方式而言,目前的全景視頻多數通過滑動鼠標來選擇觀看角度,也可以通過手指滑動手機來觀看感興趣的畫面,還可以通過虛擬現實頭盔等可穿戴設備。控制畫面角度,進行觀看。
三、新聞記者最需要的全景視頻拍攝技術現已初步成熟
盡管VR互動技術還不成熟,但是,全景視頻技術已逐步成熟,全景視頻相機的銷售已經展開。老牌相機廠商尼康、理光紛紛推出各自品牌的全景相機,中國企業也不甘落后,譬如。國產品牌insta360。這家年輕的科技企業推出了扎克伯格提出但還沒實現的360度全景相機,而且已經量產銷售。《都市快報》的科技子公司——杭州云瞰取得了這一產品的總代理。這款全景相機非常先進、方便,它利用兩個攝像頭,同時拍攝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360度全方位視頻畫面,并且實時拼接。
此前,拍攝全景照片需要使用專用云臺,記者拍攝幾十張照片,然后在電腦上進行拼接,費時費力,而且不一定能拼接好。正是因為這一技術難點。導致鮮有攝影記者在新聞現場拍攝全景照片。而現在。市面上出現的全景相機已可以實現一鍵拍攝全景照片和視頻。這極大提高了攝影記者的工作效率。
四、全景視頻是否會給記者采訪方式帶來變化?
新聞采訪,尤其是采訪重大突發事件,攝影記者拍攝的一張照片或一段視頻,很難淋漓盡致地展現現場狀況。而利用全景視頻拍攝技術,記者可以把整個新聞現場搬到受眾面前。怎樣看現場?怎樣理解現場?這完全取決于觀看者自己的想法。
采訪中,記者手持全景相機,一邊講解。一般拍攝,使用方法和傳統攝像機幾乎相同。但和普通相機比,有些許不同。譬如,拍攝時候要穩,如果畫面不穩定,很容易給觀看者帶來眩暈感。所以,杭州云瞰公司正在研發專用的穩定云臺。避免此類晃動。另外,記者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因為記者會被拍攝到全景視頻畫面中。如果觀眾喜歡,有可能一直盯著記者看。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恒泰裕工業園發生山體滑坡,引發全國新聞媒體關注。距離事發地較近的新聞媒體均派出航拍團隊進行拍攝。因為離事發地較近。insta360全景相機廠家也派出團隊,進行航拍。與普通航拍不同的是,該團隊掛載全景相機進行拍攝。相關視頻在澎湃新聞上發布后。吸引了大量受眾。因采用全景設備拍攝,在新聞傳播上帶來新體驗,也賺夠了眼球。
五、推廣全景視頻還有哪些攔路虎?
當記者就某個新聞事件拍攝好全景視頻后,怎樣送到觀眾手中?這是現在全景視頻推廣遇到的最大問題。現在。備大視頻網站都在積極摸索全景視頻播放的技術問題。優酷及其手機客戶端已支持全景視頻播放,用戶可以用VR頭盔或手指拖動觀看。
微博、微信還不支持播放全景視頻。目前,大部分新聞媒體都利用微博、微信進行融媒體新聞傳播,在各自的陣地上,積累了大量用戶。如果為實現全景視頻傳播,放棄積累起來的受眾群。有些不現實。有人建議媒體自身的客戶端支持播放全景視頻,但這也需要全景視頻設備廠家的技術支持,這個過程并不能很快落實。目前看,推進全景視頻在新聞采訪上的應用進度不僅取決于新聞媒體單位。也取決于各視頻內容運營商,尤其是微博、微信對全景視頻的支持力度。
毫無疑問,誰想在VR領域搶占先機,現在是最好的時機。VR是未來,也是現在。只有抓住了現在,才能在未來的新聞大戰中,不落后與國外同類媒體。(作者是《都市快報》攝影記者、杭州云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