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季
2013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首次明確“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檔酒水”,拉開了“禁酒令”的序幕。之后,各地競相出臺“公務接待不上酒”“不準工作日午間飲酒”等更加嚴格的規定。“禁酒令”打破了千百年來“無酒不成席”的傳統,進一步營造了厲行節約的良好氛圍,但在實際執行中仍存在寬嚴不一、隱形變異等問題。公務活動飲酒不是必須,進一步研究完善“禁酒令”,對于正黨風、淳民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嚴格標準,公務活動全面禁酒。“禁酒令”要發威,就必須進一步嚴格標準,實行公務活動全面禁酒。首先要明確公務活動范圍,公務活動不僅是指公務人員在工作日內履行職責的活動,同時也應涵蓋公務人員在節假日和公休日履行職責的活動,包括參加會議、考察調研、執行任務、學習交流、檢查指導、請示匯報以及單位內部開展的工會活動等。其次要明確禁酒的對象應是所有公務人員,包括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中的所有工作人員。第三要統一禁酒的規定,公務活動中公職人員一律不得飲用任何單位和任何個人提供的酒類或含有酒精的飲料,堅決扎緊制度籠子,不留死角和空子。
嚴明底線,規范非公務活動飲酒。禁酒有范圍,但公務人員的形象無處不在。公務人員不僅要在八小時內嚴守“禁酒令”,八小時之外也要自覺少飲酒、不醉酒,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特殊場合嚴禁飲酒,嚴禁公務人員著制服在公共場所飲酒;嚴禁攜帶涉密設備、文件、材料等時候飲酒;嚴禁參與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聚餐和飲酒。私人聚會文明飲酒,對公務人員非公務時間私人聚餐要劃定底線、文明飲酒,嚴禁酗酒、斗酒、強行勸酒、逼酒;嚴禁在公共場合猜拳行令等各種形式賭酒;嚴禁酒后失德失態;嚴禁酒后值班上崗、執行公務。
嚴實監督,讓違規飲酒無所遁形。堅持創新監督方式,全方位、不間斷、無縫隙開展監督檢查。深入一線開展監督,采取暗查暗訪的方式,利用工作日中午或晚上用餐時間,深入酒店、飯店、食堂、農家院,突擊檢查公務活動全面禁酒規定落實情況。發動群眾開展監督,多渠道公開監督舉報電話、電子郵箱,設立信訪舉報投訴點,全方位發動群眾利用隨手拍、手機APP監督舉報公務人員違反“禁酒令”行為。現場酒精測試,確定下午上班、晚上值班時間為重點時間段,采取現場測試酒精含量的方式,檢查工作人員工作期間飲酒情況。隨機抽查監督,抽調財務、審計專業人員,定期對各級、各部門公務接待賬務開展抽查和審計,通過查驗票據開展對“禁酒令”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嚴肅問責,形成震懾效應。教育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要以剛性問責倒逼“禁酒令”執行。對工作日期間違規飲酒的公務人員,一律按規定從嚴處理。對非公務時間飲酒失態的公務人員,一經發現并教育提醒,造成嚴重影響的,嚴肅問責查處。建立通報曝光制度,對違反“禁酒令”的黨員干部,一律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對“禁酒令”執行不力、屢禁不止的,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同時追究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和紀委(紀檢組)監督責任。(供稿/中共眉山市彭山區紀委課題組)
(責編:陳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