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琳
【摘要】不同于大型金融機構,中小金融機構主要面向中小微企業,在微觀層面上盤活國民經濟,是對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有益補充。與大型的金融機構相同,中小金融機構也面臨著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以及經營和支付風險,但由于中小金融機構自身在業務能力、資金實力以及管理經驗上存在著先天不足,所以其風險形成的原因具有獨特屬性。本文從中小金融所面臨的風險入手,分析了風險成因并在此基礎上為其風險的防范提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中小金融機構 信用風險 流動性風險
一、中小金融機構的概念厘定
在我國金融體系逐漸完善的情況下,中小金融機構是其中的有益補充和重要組成部分。中小金融機構作為參與資金融通的主體,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是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的血脈之源,在微觀層面上盤活國民經濟,是對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有益補充。我國的中小金融機構主要是指行業規模比較小,從事與金融服務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地方性金融機構,具體包括與國有四大行等大型金融服務機構相區別的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信用社、村鎮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等。其特點為,整體資產負債的規模比較小,網絡覆蓋范圍相對比較窄,社會經濟地位沒有傳統國有四大行高的中小銀行類金融服務機構群體,但不包括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主要服務于個體私營以及集體經濟,以其靈活的經營機制對非國有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主力軍的扶持作用。本文從中小金融所面臨的風險入手,分析了風險成因并在此基礎上為其風險的防范提供意見和建議。
二、中小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分類
中小金融機構作為國內發展最為迅速最具活力的金融服務群體,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來源,但由于其自身組織結構的獨特性,不可避免會出現風險。其一,最主要的是信用風險。理論上,信用風險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的金融風險僅僅指違約風險,具體來說,授信方(借款方)到期不能償還本金以及利息導致中小金融機構遭受損失的風險。廣義上的信用風險是指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銀行的實際收益低于預期收益,收益偏差致使中小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受損。中小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主要集中在貸款質量和貸款集中度上的風險。其二,流動性和操作風險。此兩種風險均是由金融機構所造成的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所持有的流動性資產不能滿足存款客戶的包括現金在內的流動性需求,出現兌付危機,因喪失清償能力而蒙受損失乃至破產倒閉,此風險是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風險。操作性風險是金融機構內部人員的技術性操作失控以及治理機制失效造成的風險損失,主要是因為中小金融機構體制和管理方法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有關系。其三,經營性風險和支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的經營性風險主要由于其自身的經營管理不完善造成的,這需要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完善經營發展機制,合理守法合法經營。而中小金融機構的支付風險是指由于自身的經營規模和資金實力比較薄弱,承擔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小。
三、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其一,中小金融機構自身發展戰略的清晰度不夠明確。目前理論界認為中小金融機構主要還應在服務于中小企業和村鎮小微企業的融資,但諸多中小金融機構并沒有認識到自身的市場業務的定位,反而打出旗號與國有商業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進行競爭,此外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性普遍偏大抗風險性普遍偏弱,這種發展戰略的錯位以及主題不明確會進一步加劇其市場風險。其二,自身風險防范體系不夠完善。由于中小金融機構自身的資金力量相對有限,其自身往往更偏重于在業務方面的拓展,繼而管路理人員對風險的防范意識不足此外,在與國外金融機構相比,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防范管理制度及其不完善,在風險防范管理制度方面一味模仿大型金融機構,沒有針對自身發展實際和市場狀況進行風險防范管理制度的構建,自然難以規避經營風險。其三,中小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中小金融機構由于自身的獨特性往往缺乏外部監督使得個人行為得不到有效控制和監督,具體來說某些個人決策會代替集體決策,企業行為服從地方利益,中小金融機構的地方屬性比較濃厚。其四,受區域限制的影響因素明顯。大型的金融機構可以跨區域經營,而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受到區域內經營市場環境的影響。以東部地區和西部相對落后地區的比較而言,東部沿海地區市場環境比較好,主要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信用擔保管理的困難,而經濟落后地區則相反,市場環境比較簡單,容易實施資金安全管控,但是業務擴展困難,風險主要來自中小金融機構本身的發現需求。
四、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相關應對措施
其一,制定切合實際的前瞻性長期發展規劃。中小金融機構由于自身的市場定位不準確以及市場環境的不確定,導致其風險產生是不可避免的。要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條件和實際情況而非盲目的市場競爭導致發展偏離,制定符合市場發展需求的長期發展戰略,并根據符合自身的發展規劃最大程度的避免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有效預測,從而規避由市場波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市場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沖擊和風險。同時要明確的意識到加強自身戰略的規劃,制定長期發展戰略需要我國中小金融機構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發展速度與質量。其二,提高自身的風險防空能力。首先要提高中小金融機構管理者的風險防范意識,將管理層的風險管理意識逐步深入到各級業務中去,努力建立并完善風險防范體系的建設。其次要加強自身的風險管控,改變粗放型貸款管理模式,不單單只是追求業務層面上的增長,更要專注于業務增長在低風險因素下的可持續。再次,目前國內和國外的大型金融機構在風險制度的防范與控制上都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為此中小金融機構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和市場環境狀況并吸取有價值的經驗制定適合自身的風險防范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牛文輝.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1.
[2]貴斌威.民間金融、中小金融機構與“民間借貸危機”的出路[J].現代經濟信息,2012,(14).
[3]張漢飛,徐沈.國家金融安全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其對策[J].理論視野,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