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嫻靜+高健暉+高卉
【摘要】目的:探究大連市老年人機構養老選擇意愿及影響因素。方法:本次調查研究工作于2014年1月開始,直至2014年5月完成調查,研究調查對象為大連市各社區內隨機選取的60歲以上的784名老年人。本次調查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共發放8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84份,回收問卷統一建立數據庫,利用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結果。 結果:在本次調查中,大連市784名受訪老人的機構養老意愿選擇中,非常愿意236人,為30.10%;愿意214人,為27.29%;不太愿意187人,為23.85%;不愿意147人,為18.75%。結論:老年人機構養老選擇意愿與諸多因素相關,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經濟狀況、子女因素以及健康因素。
【關鍵詞】大連市 老年人 養老 選擇意愿 影響因素 分析
我國是人口第一大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人口的迅速進入老齡化階段,且以迅速增長的趨勢向高齡化發展,因此養老問題是國家及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我國目前常見的養老機構主要有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療養院等等,這些有些是公立的,依靠國家資助形式,也有的是私立的,主要依靠老人自費,這些機構都可以統一的為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正是這些養老機構的存在,不僅減輕了我們家庭的養老負擔,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養老質量。在國外,養老機構是非常盛行的,而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國家的養老壓力也比較重,因此,加強對老年人機構養老選擇意愿及影響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提高我國的養老水平,優化養老資源的配置。本文選擇大連市老年人機構養老選擇意愿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相關調查。現將調查過程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研究工作于2014年1月開始,直至2014年5月完成調查,研究調查對象為大連市各社區內隨機選取的60歲以上的784名老年人。調查開展之前走訪大連市各居住社區,隨機選取認知正常、愿意配合調查的本地居民784人,其中性別方面:男性395人,女性389人,年齡61~95歲,平均年齡(75.59±8.19)歲;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共219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共565人;經濟方面: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共401人,無退休金的老年人共383人;健康方面:患不同程度慢性病、經歷過重大手術、常年服用藥物的老年人421人,健康狀況較好、無重大疾病的老年人共363人;子女方面:3個及以上子女的老年人共563人,子女少于3個的老年人共221人。
(二)方法
本次調查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共發放8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84份。問卷內容自行設計,為驗證問卷調查項目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先后與多個專家進行討論和修正,最終完成。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人口學特征、個人經濟情況、家庭規模、子女情況、家庭經濟狀況、職業、健康狀況以及機構養老選擇意愿等等。經檢驗,調查問卷內容及條目都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貼合老年人的生活實際狀況。因接受調查者年齡較大,有專人經過統一培訓之后入戶調查,對于書寫有困難的老年人則以面談方式進行調查,當場完成問卷填寫并核對調查項目。
(三)統計學處理
調查結束后,回收所有問卷,剔除無效問卷,經核查后將問卷統一編碼,錄入數據并建立數據庫,使用統計學軟件 SPSS21.0 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在本次調查中,大連市784名受訪老人的機構養老意愿選擇中,非常愿意236人,為30.10%;愿意214人,為27.29%;不太愿意187人,為23.85%;不愿意147人,為18.75%。
三、討論
機構養老是指以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護理院等社會福利機構為載體,在國家、資助以及老年人自費等情況下獲得養老經濟來源。之后規范性、統一性的為選擇機構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有償或無償的生活照料,機構養老的發展能夠有效減輕年輕人的家庭負擔,同時可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經過本次調查和訪問,對于大連市老年人機構養老選擇意愿的主要影響因素總結為以下幾點:
(1)經濟因素。老年群體的主要收入源于自身的退休金以及子女的補貼,多數老年人的收入在1千~3千元之間,且對于農民、沒有退休金、健康狀況差等情況的老年人,嚴重受收入的限制,因此對養老機構的選擇也只能局限于規模較小、質量較差的機構。而收入較高,無過多負擔的老年人更愿意選擇養老機構養老。從此因素可發現目前我國的養老機構構成并沒有實際滿足不同階層的需求。
(2)子女因素。多數無退休金和其它收入的老年人依靠子女的經濟補貼生活,子女不僅是老人的主要經濟支撐者,也是老人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依賴。調查中發現,子女數量以及子女的意愿、子女的經濟條件也是影響老年人機構養老意愿選擇的關鍵因素,多數老年人表示征求子女意見,有多個子女的老年人表示,多數子女的意愿使其是否選擇養老院養老的重點參考因素。而調查顯示,有73.27%的子女表示,希望老年人在家庭養老,與親人共同居住生活。
(3)健康狀況。部分年齡較大、身體殘疾、重大疾病、離異、獨居、喪偶以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因子女工作繁忙,自身生活不便,因此生活質量較低。且現今子女與父母同住的現象較少,多數為老年人與配偶共同居住,子女則單獨居住。這一類老年人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更愿意選擇養老機構養老,有專人照顧可以節省子女的時間,并且養老院有同齡老人可以陪伴自己。精神狀況較好、健康的老年人則表示不太愿意選擇養老院。
參考文獻:
[1]羅夢云,梁會剛,董媛媛等. 641名上海市老年人機構養老意愿及其影響因素[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05).
[2]韓耀風,覃文峰,陳煒等. adaptive LASSO logistic回歸模型應用于老年人養老意愿影響因素研究的探討[J]. 中國衛生統計,2017,(01).
[3]張化楠,方金,畢紅霞. 老年人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ISM-AHP方法[J]. 西北人口,2016,(04).
[4]房芬,楊孝笑,班曉娜. 城市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的影響因素分析——以大連地區為例[J]. 黨政干部學刊,201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