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子
摘要:當今全球環境復雜多變,各種價值觀念、思想文化、意識形態沖擊著當代大學生,使得部分大學生在信仰問題上立場不堅定,信仰意識模糊,造成了當代大學生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機。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尤為重要。本文從大學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通過分析大學生信仰教育的現狀及問題分析,進一步提出了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現狀及問題分析;對策
信仰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人人都需要信仰,它是激發人前進的動力。對于以大學生為代表的新時代群體的信仰教育,不僅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需要。新時期我國大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信仰占主流地位,但同時也有部分大學生存在信仰不堅定等問題。當代大學生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重任的中堅力量,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現狀分析
(一)教育理念滯后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新媒體發展,西方文化進一步浸透中國,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觀念與當代大學生追求前衛、自由、個性的迫切要求不謀而合,因此大學生對于西方文化認同度較高。相對于我國許多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學生的現實需求和個人發展,過多注重政治信仰的教化,教育的內容和社會脫節,讓學生感到信仰和自身發展關系不大,也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降低了大學生對信仰教育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二)教育方法落后
大部分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政治信仰教育的方式還是沿用傳統授課灌輸模式。這種理論化、教條化的教學方法與具有創新理念的當代大學生格格不入,使得他們是被動地接受信仰教育而不是自身積極主動地理解,去吸收。不僅如此,被動接受還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無法堅定正確的信仰亦或信仰意識模糊。
(三)教育缺乏人文關懷
現階段國家對于高校大學生的信仰教育比較重視,針對大學生信仰教育的相關的材料文件也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從國家、社會宏觀環境需求出發,突出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把大學生培養成為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人才。但在教育過程中缺乏了對大學生的人格塑造,忽視了對他們的人文關懷。
二、當代大學生信仰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社會方面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金錢至上,利己主義等負面思想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變得功利化,利己化,對理想信念和人生信仰持懷疑態度,認為信仰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根本不如金錢和現實利益來得實在。此外,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與傳播以及網絡媒體中對國外文化的大肆渲染,也使得一部分大學生崇拜西方文化,冷落中國的傳統文化。
(二)學校方面
目前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課還是采用傳統的以灌輸為主教學方法。這種方式存在內容貧乏、形式呆板等不足,在解決現實問題方面缺乏實效性,沒有把教育和學生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如果在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過程中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和社會,將信仰和他們的人生追求結合起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提高了。
(三)家庭方面
子女和父母長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父母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性、行為方式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女從父母那里獲得的價值觀念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孩子的人生信仰和社會信仰起到積極或消極的作用?,F實中很多大學生的享樂、金錢至上等思想都是來自家庭的感染。因此,家庭教育的不恰當也容易造成大學生信仰危機。
三、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對策
(一)社會方面
當今中國高度開放,對外政治、經濟、文化不斷擴大和深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不僅是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變化,也讓整個社會傳統文化、思想受到巨大沖擊。這些國外的文化思潮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渠道滲透到大學生生活中,影響著大學生的信仰。因此,我們應該繼續搞好國內的建設與發展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和優化社會文化環境,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網絡媒體的管理,做好正確的輿論導向,讓大學生吸收更多的積極向上的信息,同時也能對大學生信仰教育發揮更好的作用。
(二)學校方面
高校是當代大學生信仰形成的重要平臺,高校的信仰教育則是對大學生信仰形成具有直接的影響。從內容來看,學校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應該切合實際,以學生最關心的話題作為切入點,利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去啟發、影響學生,幫助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形成。同時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重點,讓學生自覺將自身發展和國家民族前途緊密聯系起來。另一方面,對大學生進行信仰教育的隊伍自身的政治素養、價值觀念、生活態度等也對信仰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等教育隊伍的建設,提升教育隊伍的政治理論、道德等素養。
(三)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對于子女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家長對于子女的教育更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在子女成長過程中,要多和子女溝通,多和學校交流,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家長自身要以身作則成為子女學習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讓子女能感受到家庭散發出的正能量,學習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信仰教育的家庭環境。
綜上所訴,當代青年大學生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未來建設的骨干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承者和接班人,他們的信仰是否科學,不僅關系自身的健康成長,更關系著祖國未來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正確引導大學生,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讓大學生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完成歷史賦予當代大學生的使命。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