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一慶
摘要:我國農村的建設關系到我國整體國家的發展,農村政治生態的情況決定了農村今后的發展情況。自從我國實施了改革開放的政策,很多地區的經濟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很多地方政府由于重視經濟發展,進而忽略了政治生態的建設,使當地的村級政治生態情況不斷惡化,出現了村選亂象叢生、村民自治異化、村干部腐敗墮落、其他不穩定因素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大大阻礙了我國農村的發展速度,因此,我們根據這種情況,必須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包括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一定嚴格按照法律來治理農村這三個方面,希望能夠起到凈化村級政治生態環境的作用。
關鍵詞:農村;政治生態;策略
我國從2016年的5月16日,已經全面進入了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三五”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努力做到在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建成,是我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奮斗目標。這一階段的建設決定了小康社會是否能夠建成,同時,也是全面消除貧困的關鍵時期,若要完成這一項艱巨的任務,就必須凈化村級政治生態環境,為今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但是,某些地方的農村政治生態環境比較糟糕,政治生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管理手段的方法比較無力,我們必須針對這些情況,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凈化農村政治生態環境,加快農村的發展步伐。
一、農村政治生態惡化的主要表現
(一)村選亂象叢生
農村地區的選舉工作是村民自治的重要部分,也是農村政治生態中的重要事件,村選工作進行的好壞,決定了農村地區的發展與穩定。但是,在一些村選過程中,存在著賄選、派系斗爭、選舉暴力等現象,這些情況破壞了村選工作的正常進行,有些地方的村選工作甚至出動警察來維持秩序。
(二)村民自治異化
在農村的治理過程中,出現了“兩委”關系不協調的情況,及村委會和黨支部之間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方向不統一。出現互相不服從管理、互相拆臺、有利可圖時搶著做,無利可圖時互相推諉,使黨組織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有些村干部比較獨斷專行,雖然我國出臺了相關的監督措施,但是在具體情況中,這完全取決與村干部的自身素質,使上下級之間出現分歧,下級人員感到非常的無奈和無力。很多村民由于自身維權意識單薄,自己應有的權利也沒有積極的爭取,村務的管理參與的并不多,甚至沒有參與,更談不上監督的行為。
(三)村干部腐敗墮落
村干部的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由于利益的驅使,很多村干部在任職期間出現霸占農村公共土地、挪用農村公共財物,且他們的手段和方式比較多,涉及的資金數量也比較大。通過非法的手段騙取國家財產,侵害農民的合法權益,濫用手中的職權,建立自己的關系圈,并且制定一些有利于自己斂財的“潛規則”,通過多種手段,虛假瞞報,使用集體資金。
(四)其他不穩定因素
除了以上提到的表現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能會造成農村政治生態惡化的情況,比如說上訪的群眾較多,村民的集體認同感較弱,以及農村中很多人們的文化程度不夠等。
二、凈化農村政治生態的策略
(一)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
凈化農村的政治生態,首先就要提高農村的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可以通過完善黨支部書記的選任與考核機制,加強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任命資格。黨支部書記是農村發展的重要領頭人。俗話說,判斷農村發展的好壞要看黨支部,黨支部的能力強不強就要看領頭羊的作用大不大。一定要按照實績、德行、民意的多重標準,對黨支部書記進行選擇。要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的作用,提高黨支部書記的考核標準,對那些民眾滿意度較低的黨支部書記一律罷免,不予采用。同時,對黨支部班子的建設要加強。對于農村地區來說,黨支部班子是農村各項規劃和工作的領路人,是推動農村地區發展的重要部門,因此要提高黨支部班子的水平,認真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提高自身的戰斗力。
(二)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
首先,要對民主選取制度進行強化,讓村干部對村民擔起應有的責任,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引導者,主要應該以對人才的培養、選拔、發現為村民自治工作的主要工作方面。要貫徹落實村干部的實際作用,保證民主選舉的公平、公正、公開,積極培育優秀的黨員參加選舉活動,接受村民們的監督。其次,對民主管經理和民主制度也要加強完善。可以通過成立相關的民主理財小組,或者監督機構,保證相關工作的所有過程都真實有效,在監督之下。一定要防止出現村干部以權謀私的情況,設立專欄,保證所有工作的公開、透明。
(三)一定嚴格按照法律來治理農村
農村政治生態的治理一定要以法律作為基礎原則,所有行為和制度的制定都不能夠違背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要依法治理,使大家服從法律的同時,提出更好的意見和建議。要完善農村的制度規范,符合法律本身的同時,為農民的切身利益著想,通過收集大家的意見,制定出符合法律法規,有可以獲得大家認可的新體系。要處理好農村地區自治和法治之間的關系,在實現農村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辦事,使兩者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機制,互相良性的影響,解決農村自治當中的違法事件。
三、結論
農村政治生態環境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就是由于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正確的黨性和有效的權利控制能力,使農村的政治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某些村干部獨斷專行,不按照法律法規來辦事,沒有維護好農民的相關權益,或者使農民的權益受到損害,當農民的權益長期受到損害,就會威脅農村當地,甚至整個國家的和諧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針對當前在農村政治生態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改善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加強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提高農村的管理水平,加強農村的政治建設。農村地區的黨員應該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對黨員干部的自身認識一定要正確,積極推動農村地區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中共桂林市臨桂區委黨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