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新+周琳瑯
我與愛人是同一學校、教同一班級的老師,她執教數學,我任教品德與社會,同時兼學校管理工作。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成績不錯,家庭教育成果也令人羨慕。成績和榮譽只能代表過去,也是美好的記憶。筆者現簡單回憶伴隨孩子風雨兼程的成長之路以及給其學習助力的幾個有意義的階段,僅供為人父母者或教育教學工作者參考。
一、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食欲的爽口菜,是攻克科學堡壘的利器,是進入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點燃求知欲望的火焰……孩子不愿做的事,強迫去做,就是強人所難;孩子不喜歡某物,迫使喜歡,就是“己所不欲施于人”。這些淺顯的育人之道,也許誰都能明白知曉。然而,又有幾個人能真正找到治愈頑癥的靈丹妙藥?許多教師和家長時至今日始終走不出“金錢加大棒、晚上倒開車、取消寒暑假扼殺小天性、殺雞取卵、智力透支”等誤區中,哪怕收效甚微,甚至偏頗,也依然趨之若鶩。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為何不另辟蹊徑?又為何不另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興趣培養呢?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陪著孩子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遨游,能點燃孩子求知火焰的除了興趣還是興趣,別無他法。有了興趣也就成功了一半,更有甚者是大功告成了。我倆對孩子興趣的培養貫穿學習、玩耍、生活的全方位。如,在學習“西安事變”時,筆者為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我們一起觀看電影《西安事變》;與他講解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故事;以及當時中國的時代背景;等等。有時在野外觀察中覺曉,在游玩中尋樂,在每個知識點學習或拓展中找趣,在傾聽中感悅,在溝通中知暢,等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堅持不懈、果敢堅毅的意志力,培養其良好、健康的興趣,大大激發了其求知欲望。
二、注重積累知識
金碧輝煌的萬丈高樓,是建立在堅如磐石的地基之上的。濃厚的學習興趣是豐富知識積累的基石,在小學階段,我倆注重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初中時逐步轉向到相當量的知識積累。“久旱逢甘露”,此時的他如同干旱的大地,可以盡情吮吸雨露的滋潤,這時積累的前提條件已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知識的豐富,是全憑自己持之以恒的積累。這就應驗了戰國末期思想家荀子在《勸學》中一句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秦朝政治家、文學家李斯也曾精辟地論述道:“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其中蘊含的均為同一個道理——注重積累、多多積累。筆者的孩子之所以能取得驕人成果,不是天資聰穎,也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父母對其整個成長過程、學習過程等的精心設計、耐心輔導,幫助他,并與他一起從一點點細微知識積累做起。如,名人文字資料集:歷史、地理、天文、文學、數學、物理、化學、農業、建筑、制造、政治、軍事等不同的人物,其突出的成就、貢獻、典型事跡、成才秘訣,等等。有時的積累細化到字、單詞、成語、寫作題材、時事新聞、地理名俗、公式定義推導,等等。只有不停地搜集,不斷地操勞,艱苦卓絕地日積月累,終將水滴穿石、滴水成河。“皇天不負有心人”,兒子讀初一時已熟練掌握3000余條成語,初二時讀完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初一至初三共讀課外書100多本,觀看少兒科幻影片50部,等等。知識存儲量達到了一定程度,知識面較廣,并能靈活運用。2008年兒子以高分考上名牌大學——湖南大學,其中化學滿分。
三、深入研究學習
積累的知識,如果不加以研究,就如同堆積如山的建筑材料,不進行處置、砌筑、裝飾,那是閑置的、零亂的、不起眼的,時間久遠就會成為無用的廢品。只有通過建筑工人的精細加工,才會有富麗堂皇的展現。這恰是研究的結晶,是完善研究的功勞,是繼續研究的成果。我倆從助力孩子的學習中得到啟示,在經歷興趣培養、積累知識兩個階段以后,順其自然,引導孩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的階段提上議程。我倆輔助、策劃,由孩子執行及評估研究學習方法。如,他在接觸化學元素“鐳”時,除了解它的符號Ra、原子序數88、銀白色、堿土金屬外,還要知道它是波蘭科學家居里夫人及其丈夫于1898年在波西米亞發現的放射性元素。進一步研究 “鐳”的半衰期為1600年,放射α、γ射線,衰變時放出氡氣到大氣中,被生物吸入,危害生命……這一研究性學習是知識向縱和向橫延伸的學習技巧,透過研習專題,運用技巧進行綜合,使孩子能自主地建構所學的知識和相關的知識,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達到理想的目標。現我兒子在清華紫光研發部從事研究工作,2016年申請發明專利成功并獲研究成果獎。
綜上所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基礎,注重點滴知識積累是砌筑供給,深入研究學習是內外裝飾。一個為孩子學習助力的“宏偉藍圖大廈”就這樣“繪制”,就這樣“竣工”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