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軍華
【摘 要】要做好機關檔案管理工作,必須規范公文的處理及把好公文的形成關,從檔案整理及公文的評估分類做起,完善公文材料及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加強檔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及依法規范管理,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及業務素質。
【關鍵詞】檔案;管理;規范化;標準化
科學規范的檔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可以給我們的工作決策提供更多參考和值得借鑒的信息。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使機關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已成為機關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務必認真做好的一項新課題。
一、必須規范公文的處理及把好公文的形成關
公文形成是檔案工作的起點,規范公文處理,把好公文形成關,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而公文擬制則是公文形成的關鍵環節。不同單位的文件擬制部門各不同,有的單位的公文是由辦公室統一擬制的,有的則是由相關職能部門起草然后交由辦公室負責印發。由于各職能部門寫作人員的水平、素質各不相同,對公文起草工作相關要求的理解存在差異,導致起草的文件質量也就大不一樣。我局在公文擬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種使用不當。主要有請示、報告不分,一文請示多件事情,生造文種或不規范使用紅頭文件等。
2.附件標識混亂。有的公文注有附件,但既不在規定的位置做出標識,也不在附件名稱前標識出具體的序號,行文程序混亂。
3.主題詞標注不準確。公文主題詞標注不準確,不利于檢索查找。
4.數字及數量單位使用不規范。同一份公文內的數字出現有大寫的和小寫的,而數量單位則有的寫噸、有的寫公斤、也有的寫成斤等。
5.行文方式處理不當。有的下行文本應由部門制定貫徹實施方案通知下屬單位,而用轉發直接通知下屬單位,造成下屬單位不知如何執行。
6.資料管理分散。部分職能部門為了使用方便,將應統一歸檔、集中保管的檔案資料分散保管,利用檔案的人員在借閱檔案后沒有及時歸還檔案部門,導致檔案內容不全、材料分散,嚴重影響了檔案的完整性。
針對上述情況,嚴重影響了公文轉化為檔案的立卷和歸檔。因此,作為辦公室的檔案管理人員,平時有必要參與對各部門呈送的公文初稿進行規范處理,依照有關規定,全面審核,嚴格核稿,特別是對那些突出表達主題思想的關鍵的字、詞、句,數字及數量單位的使用以及行文方式等要嚴格把關,發現問題應盡快與提供初稿的部門進行銜接,共同磋商,盡量將各種問題都解決在核稿階段,決不能將問題推給簽發的領導定奪,以確保公文的高質量、高水平,以及檔案的高質量、高水平。
二、必須從檔案整理及公文的評估分類做起
評估工作對文書人員是個嚴峻的挑戰,它要求文書人員有發展的眼光和敏銳的洞察能力,能夠在數量眾多、內容龐雜的文件中挑選出那些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進行歸檔,供日后的工作查考利用。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檔案工作人員兼任秘書工作,因此一定要重視對形成檔案的公文進行科學地評估歸類。我局在整理檔案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科學的歸檔方法,具有較強的規律性,即年度―組織機構―內容,但在實際工作中,文秘人員不應該拘泥于傳統的整理歸類思路,但也不應該隨意更改,要結合單位的具體發展實際,嚴格依照檔案管理部門的統一規范和要求,進行科學地創新,不斷提高單位的檔案管理水平,盡量做到查找簡便、快捷。
三、必須完善公文材料及做好資料收集工作
文書部門在公文最初歸檔時要認真檢查形成公文的一系列材料,發現有附件而未及時歸檔的要催要,同一事項有外來文件未按時上交的要跟蹤收回,以避免長時間留在個人手中而遺失。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檔案整理工作必須從平時做起。對于上級發文,做完收文登記后,首先應鑒別該文件是否具有保存價值,如果其中一部分隨著現行效用的完成,便失去其保存的社會價值而被淘汰;而另一部分文件,退出現行領域之后,卻具有儲存價值,能使后人通過其載錄進行借鑒和利用。因此應按檔案整理規范要求進行傳閱,閱辦完畢后,已初步進入歸檔程序,進一步歸整,以備平時查閱。
2.檔案整理工作應注重細節。對于本單位自生文件,領導簽發后,應將形成該文件的所有資料收集齊全,按照從上到下,依次為正式文件、簽發文、定稿、改稿、初稿等程序集中歸整,并統一裝訂成冊,初步完成“件”,由零散“頁”到集中歸整為“件”,初步做好檔案入庫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四、必須加強檔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及依法規范管理
要做好檔案工作,必須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有了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才能實現現代化、規范化、標準化的檔案管理。隨著檔案事業的不斷發展,《檔案管理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借閱利用制度》《檔案銷毀制度》等等規章制度都在不斷完善,這些制度涉及到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立卷、歸檔、保管、利用、銷毀等各個方面,明確了檔案的管理范圍、管理原則和管理方法,使得檔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檔案法》的頒布和實施,為依法管理檔案工作提供了依據。自覺遵守《檔案法》,明確檔案工作者的權力、義務和責任,加強檔案法制建設、依法治檔,是做好檔案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必須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及業務素質
檔案管理水平如何以及檔案服務質量優劣,直接取決于檔案的管理人員。因此,檔案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如何,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和保證檔案服務質量的決定因素。檔案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檔案業務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質量。因此,檔案管理人員除了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外,還應具備精明強干的業務素質,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對檔案工作要有高度的認識。要實現從公文到檔案的成功轉化,就必須重視公文的規范化管理,實現文秘工作和檔案工作組織制度的真正交融,加強檔案部門對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這樣才能保證檔案的質量,減少檔案部門的工作程序和繁瑣的移交手續,避免重復立卷,使文書工作流程更加科學化、合理化。
2.要有高度的職業責任感。檔案工作人員要有較強的職業悟性,要隨時將“檔案”裝在自己的頭腦里,要有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使檔案工作平時化、平常化。因此,務必要按照規定的要求,規范地、科學地辦理好每一份文件,對每一份文件做出科學的評估。
3.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文秘工作和檔案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在日常工作中,文秘人員要重視檔案知識的學習,加強檔案意識的培養,最好的辦法就是常備一本專業書籍,《檔案管理學》《檔案管理基礎》等,以便需要時查閱,真正做到邊工作、邊學習,在工作實踐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檔案工作人員都兼任秘書工作,因此一定要重視對形成檔案的公文進行科學的評估歸類。
參考文獻:
[1]馬朝吉.論機關檔案文書的管理[J].檔案學通訊.2005(5):8~11
[2]王兆潔.檔案管理的規范化與標準化[J].浙江檔案.2004(1):36~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