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蘇媚,陳小燕
(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浙江杭州 310012)
·中醫護理·
鴨跖草外敷防治術后瘢痕增生的臨床研究
施蘇媚,陳小燕
(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浙江杭州 310012)
目的觀察鴨跖草外敷防治開胸術后患者切口瘢痕增生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86例開胸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SPSS隨機化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予常規換藥及使用胸帶包扎胸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術后7 d在切口處外敷鴨跖草,1次/d,連用7 d。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2周切口疼痛程度、瘙癢程度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術后6個月,觀察組溫哥華瘢痕評定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術后早期(2周內)局部外敷鴨跖草可有效預防瘢痕增生。
手術切口;鴨跖草;外敷;瘢痕
病理性瘢痕是常見而多發的病癥,對患者的心身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心外開胸手術傳統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開胸直視下實施心臟手術,需全層切開皮膚肌肉及胸骨[2],切口一般從胸骨上窩到劍突下,長度約15~25 cm。由于術后切口深長,易造成切口感染,紅腫疼痛,延緩切口愈合。瘢痕的形成與防治已成為當前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3]。中醫藥治療瘢痕具有療效好、費用低、副作用小等優點[4]。多項研究認為,鴨跖草有抑菌、抗炎、鎮痛作用[5-6]。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本院心外科以鴨跖草外敷防治心外開胸術后瘢痕增生,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在全麻體外循環下胸骨正中開胸進行各類心臟外科手術的患者,包括冠脈類、瓣膜相關類、先天性心臟病類等,年齡≥18歲,術后采用鋼絲固定肋骨,用可吸收縫線逐層縫合肌肉、脂肪及表皮層。排除標準:住院期間出現合并疾病、病情危重不能出CCU和出院;需要心臟的其他介入治療;術后7 d內切口有感染或出現脂肪液化等再次縫合的患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入選患者采用自愿原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患者86例,以SPSS軟件隨機化分組方式(隨機數字固定值為20160111)分成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3~76歲,平均(57.85±11.652)歲;心臟搭橋手術24例,換瓣膜手術15例,其他7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0~77歲,平均(64.33±11.203)歲;心臟搭橋手術19例,換瓣膜手術18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術后采用傳統處理方法,包括常規換藥,使用胸帶包扎胸部。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術后7 d在切口處外敷鴨跖草。
1.2.2.1 新鮮鴨跖草采摘及準備 為確保鴨跖草質量,請具有主管中藥師資質的專家指導辨認,進行新鮮鴨跖草采摘工作。篩選出質量較好的鴨跖草,清水洗凈瀝干水份后,用紫外線消毒機消毒1 h,然后用攪拌機攪拌成糊狀(不加任何添加劑),放入冷凍室在-16℃環境下存放。荷花開放時期采摘荷葉,并將荷葉冼凈、曬干后備用。
1.2.2.2 外敷方法 將鴨跖草糊外敷于胸部切口處,覆蓋無菌紗布后用干荷葉包裹,再用胸帶包扎,1次/d,連用1周,若中途胸帶脫落,應盡快重新包扎;如果患者出院,則教會患者家屬在家里如何完成外敷,并與隨訪負責人進行患者情況和記錄資料等交接。
1.3 效果評價
1.3.1 評價指標
1.3.1.1 疼痛程度 采用VAS疼痛評分量表評定疼痛程度。無疼痛0分,用力按壓后有疼痛可忍受為1分,稍加按壓后即有疼痛可忍受2分,觸摸即有疼痛可忍受3分,自覺疼痛不影響睡眠4分,自覺疼痛明顯影響睡眠5分。
1.3.1.2 瘙癢程度 根據特應性皮炎SCORAD評分標準[7]制定瘙癢評分量表。無瘙癢0分;有瘙癢但不需要手抓1分;每日瘙癢手抓5次以下2分;每日瘙癢手抓5~10次3分;每日瘙癢手抓11~20次,不影響睡眠4分;每日瘙癢手抓>20次,影響睡眠5分。
1.3.1.3 切口瘢痕增生情況 根據溫哥華瘢痕評定量表[8]評定,最高15分,最低0分,分數越高,說明瘢痕越重,反之則較輕(必須采用專用玻片按壓瘢痕2 s后觀察)。皮膚色澤近似正常0分,色澤較淺1分,色澤較深3分;血管分布正常膚色0分,膚色偏粉紅色1分,膚色偏紅2分,膚色偏紫3分;厚度正常0分,大于0~1 mm 1分,>1~2 mm 2分,>2~4 mm 3分,>4 mm 4分;柔軟度正常0分,柔軟的(在最小阻力下皮膚能變形)1分,柔順的(在壓力下能變形)2分,硬的(不能變形的,移動呈塊狀,對壓力有阻力)3分,彎曲(組織如繩狀,瘢痕伸展時會退縮)4分,攣縮(瘢痕永久性縮短引致殘廢與扭曲)5分。
1.3.2 評價方法 在術后1周和術后2周時分別觀察兩組患者切口皮膚瘙癢程度、疼痛程度。術后6個月隨訪兩組患者切口皮膚瘢痕增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切口瘙癢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切口瘙癢情況比較分
2.3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切口瘢痕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6個月切口瘢痕評分比較分
據2010年版《中國藥典》記載,鴨跖草其性味甘、淡寒,歸肺胃小腸經,可清熱,利水消腫。用于風熱感冒,高熱不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癌腫療毒。王恒方等[9]通過動物實驗認為,鴨跖草具有抗炎、消腫、抗氧化的活性,有研究[10]發現,鴨跖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鎮痛和止咳等藥理活性,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鮮汁作用強于煮后汁,并用于傷口的療養。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2周疼痛程度、瘙癢程度低于對照組,術后6個月溫哥華瘢痕評定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術后早期(2周內)局部外敷鴨跖草可有效降低切口疼痛和瘙癢,預防瘢痕增生。
[1] 李明,方勇.與TGF-β/Smads通路相關的病理性瘢痕治療策略研究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6(4):594-598.
[2] 程軍濤.小切口心臟微創手術與傳統切口開胸心臟手術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雜志,2016,22(9):71-72.
[3] 馬林梟,鮑濟洪,陳斌. 瘢痕:評估、防治、早期干預方法的研究與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20):2353-2357.
[4] 袁志堅,何文涓.中藥在治療增生性瘢痕瘙癢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3):91-92.
[5] 猛雪,王志英,孟慶敏,等.吊金錢和鴨跖草揮發物主要成分的抑菌作用[J].河南農業科學,2015,44(8):87-91.
[6] 陳芳,鴨跖草抗炎鎮痛有效部位實驗研究[J].海峽藥學,2016.28(1):214-216.
[7] 遲慧彥.特應性皮炎中醫藥治療臨床療效評價-鎮心安神法治療特應性皮炎的隨機對照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12.
[8] 劉海兵,唐丹,曹海燕.溫哥華瘢痕量表的信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3):240-242.
[9] 王垣芳,楊美子,李祖成,等.鴨跖草對高脂血癥小鼠血脂代謝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6):273-277.
[10] 王桂云,方芳.鴨跖草屬藥用植物的研究進展[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08,30(6):474-476
施蘇媚(1966-),女,本科,主任護師,護理部主任.
2017-04-15
浙江省中醫藥科學研究基金項目(A類),編號:2015ZA184
R244.9
:A
:1671-9875(2017)09-0972-02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