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帥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000)
以損傷為指標的橋梁強度折減因子放大系數研究
張國帥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000)
該文系統的討論了單自由度以及多自由度橋梁結構下的損傷指標,并對兩種自由度下的模型進行對比,然后根據實際結構情況,利用SAP2000軟件進行基礎建模,并分別通過控制場地變量討論損傷指數對放大系數的影響以及通過控制損傷指數變量討論四類場地對放大系數的影響。最后根據所得模擬實驗結果,對數據進行線性回歸,提出基于損傷性能的放大系數的計算公式,對公式進行驗算,證明該文給出的計算公式的合理性。
橋梁結構;sap2000;線性回歸;放大系數;損傷性能
現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延性作為主要參考指標的情況下,而基于結構損傷的相關研究甚少。以損傷作為控制指標可以充分的考慮結構位移與滯回耗能對結構產生的損傷積累的影響,此方法和實際工況更加貼近。
本文采用的是江輝與朱晞位學者提出的Park-Ang改進模型,具體公式如式(1)

(1)
單自由度的強度折減因子計算相對比較簡單,僅僅依靠基于Newmark-β法的編程就可以實現;而多自由度結構的強度折減因子計算則相對復雜:是以SAP2000為基礎建模,之后采用編程對模型進行循環控制與參數調節來進行計算。下表為不同周期單墩橋梁結構模型參數,具體參數見表 1。

表1 橋梁等效單墩模型參數
橋梁結構在受到在強震作用下的橋梁結構會發生塑性變形,而且這些塑性變形普遍集中于橋梁的墩底部分,本文根據此情況,忽略掉橋梁其他部分的塑性變形,僅針對橋梁墩墩底部分塑性鉸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為了計算各橋墩的塑性鉸長度,本文采用UCFyber軟件對橋墩墩底部進行截面特性分析,然后根據《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相關細則換算各模型塑性鉸的參數,具體參數如表2所示。

圖1 橋墩墩底截面的彎矩-曲率關系

表2 各模型塑性鉸參數
3.1 損傷水平與結構周期的影響
為了更準確的確定結構周期和損傷水平對放大系數的影響規律,本文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對控制場地因素下的不同損傷指標進行計算。通過計算得到四類場地下不同損傷指標的放大系數譜,圖 3為四類場地下損傷指標為0.2、0.5、0.8的放大系數均值譜圖。從所得結果顯示:損傷指標DI不變的情況下,放大系數CM是隨著周期的增大而增大;而周期確定的情況下,放大系數CM隨損傷指標DI的增大而增大。

圖2 四類場地下基于損傷指標的均值譜
3.2 場地類型的影響
采用同樣的原理,本文在研究場地條件對放大系數、損傷指標以及周期的影響規律時,采用了控制變量的方法在保證損傷指數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場地對放大系數的影響。圖4為給定損傷指標02、05、08下的不同場地的放大系數均值譜圖。由圖3結果顯示:在確實損傷水平時,放大系數隨結構周期T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且不同場地之間也保持著相同的趨勢和規律,場地類型對規律的影響可忽略;從圖4數據可以看出,不同損傷指標條件下放大系數隨結構周期T的變化規律基本保持一致,為下一步的函數擬合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圖3 不同損傷水平下的均值譜
通過以上計算所得規律,針對損傷性能的多自由度強度折減因子放大系數進行多參數回歸,提出以損傷因子和結構自振周期為參數變量的放大系數公式:
CM=AT0.62+1
(2)
其中, A為公式(2)計算得到;
A=-0.882 22DI-0.026 8+1
(3)

圖4 基于損傷指標的CM四類場地均值譜
為了驗證所提出公式的準確合理性,本文根據公式所得的擬合譜與計算所得均值譜進行對比,如圖5所示,從中可以看出:擬合結果與計算結果基本吻合,從而證明了本文所提出回歸公式的合理正確性。

圖5 擬合譜與均值譜對比
(1) 結構自振周期T以及目標損傷水平變化對放大系數的影響較為顯著,放大系數與周期和損傷水平存在著正相關關系;
(2)場地類型對放大系數的影響不呈規律顯示,即:可忽略場地類型對放大系數的影響;
(3)本文通過擬合計算,提出以損傷因子和結構自振周期為參數變量的放大系數公式,滿足實際工況,此公式具有可靠的設計參考價值。
[1] 周靖.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于性能系數抗震設計法的基礎研究[D]. 華南理工大學, 2006.
[2] 江輝, 慎丹, 劉夏潤. 基于改進Park-Ang模型的RC橋墩地震動損傷及滯回耗能特性研究[J].振動與沖擊, 2012, 31(5): 97-105.
[3] 翟長海. 最不利設計地震動及強度折減系數研究[D].哈爾濱: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4.
Adissertationonstudyforthedamage-basedamplificationfactorofbridgestrengthreductionfactor
ZHANG Guo-shuai
(Tianjin Railway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 Tianjin 300000)
The damage indicator of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 bridge structure and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MDOF) bridge structur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models of two kinds of bridge structure are compared. Models are established using sap2000, then effects of site types and damage indicator on amplification factor are respectively discussed using the method of control variables. The formula of damage performance-based amplification factor is suggested using the method of linear reg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e,and the formula is proved to be reasonable.
bridge structure;sap2000;linear regression ; amplification factor ; damage performance
2017-04-05
張國帥(1988-),男,河北唐山豐南人,助教,研究方向:鐵路橋梁抗震。
U492
:C
:1008-3383(2017)07-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