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要:標準成本系統的最后一步驟是期末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分為成本發生時的賬務處理和期末賬務處理兩個方面。本文僅就期末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做一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標準成本法;成本差異;賬務處理
俗話說得好:編筐窩簍,全在收口。標準成本系統的最后一步即期末存貨的賬務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期末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有三種方法,現分別闡釋如下:
一、結轉本期損益法
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所有差異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或者先將差異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再隨同已銷產品的標準成本一起轉至"本年利潤"賬戶,也稱為“直接處理法”。
[例1]假設月初的成本差異均為零,本月成本差異發生額見表1的第二列數據。要求: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將有關成本差異賬戶。
借:主營業務成本/本年利潤2776
直接材料數量差異440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20
固定制造費用預算差異220
貸:直接材料價格差異198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1050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1500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336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252
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
120
借:本年利潤2776
貸:主營業務成本2776
二、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
這種方法也稱為遞延法,按照這種方法,在會計期末將成本差異按標準成本的比例在已銷產品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之間進行分配;也可以將成本差異先按標準成本的比例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然后再將完工產品的成本差異按標準成本的比例在已銷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分配。
如果材料是在開始生產時一次投入的,單位產成品和單位在產品包含的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是相同的,分配直接材料成本差異時,標準成本的比例就可以簡化為數量比例;其他項目的成本差異也可以簡化為產成品數量和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的比例。
[例2]月初在產品存貨10件,本月投產220件,本月完工210件并轉入產成品庫;期初產成品存貨50件,本期完工入庫210件,本期銷售250件。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的。期初的成本差異和本月發生的成本差異見下表的第一列和第二列數據。
要求: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結轉成本差異。(見表1)
三、穩健法
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選擇要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差異的類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費用)、差異的大小、差異的原因、差異的時間(如季節性變動引起的非常性差異)等。因此,可以對各種成本差異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材料價格差異多采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閑置能量差異多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其它差異則可因企業具體情況而定,這種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就是穩健法,它又被稱為折中法。
[例3]期末對材料價格差異采用“遞延法”進行處理,將材料價格差異按照數量比例分配至已銷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對其他標準成本差異采用“直接處理法”進行處理。假設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先在本期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分配,完工的產成品入產成品庫,連同期初產成品的成本差異,在已銷產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分配。月初在產品存貨10件,本月投產220件,本月完工210件并轉入產成品庫;月初產成品存貨50件,本月銷售250件。月初在產品存貨應負擔的材料價格差異為7元,月初產成品存貨應負擔的材料價格差異為19元,其它項目的月初成本差異均為零。本期發生的成本差異見表1的第二列。要求:作出結轉相關成本差異的會計分錄。
參考文獻:
[1]翟文慧.淺談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方法[J].現代商業,2011(17).
[2]榮樹新.標準成本法下成本差異賬務處理探析[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01).
(作者單位:遼寧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