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鳳+常貴蔣+歐陽華
【摘要】2016年跨太平洋伙伴貿易關系協議正式簽署TPP生效后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稀釋中國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中國與越南兩國聯系密切,本文以中越雙邊貿易為例采用文獻閱讀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從電子產品貿易、紡織服裝業、外商投資等方面,談談TPP對中越雙邊貿易的影響,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TPP 越南 貿易關系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2016年跨太平洋伙伴貿易關系協議正式簽署,跨越三大洲的12個成員國參與其中,是一個經濟總量龐大的貿易合作協定。2017年1月23日,美國特朗普正是簽署命令宣布退出TPP,作為原TPP主導國家美國的退出勢必會對TPP的推進造成限制,另一方面日本、新加坡、新西蘭等11國均表示修改貿易戰略,繼續推進完成TPP批準程序。
目前國內對于TPP采取開放的態度,對于國內出口企業而言TPP的不斷推進,勢必對國內企業造成市場分額的擠壓,出口企業面臨出口難的現狀。對于政府而言,目前國際形勢的多變,政府把握國際市場難度增加,國內宏觀調控難度上升。
(二)研究意義
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各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競爭日趨激烈,近年歐美國家對中國出口商設置的各種貿易壁壘日益增多。越南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部分,越南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低廉的勞動力,中越兩國在資源結構、產業結構以及需求結構方面實現互補合作。TPP協議各項優惠成員的政策推動對中國與越南的貿易結構和投資結構產生很大影響,導致貿易轉移效應和投資轉移效應的產生。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的貿易出口國被TPP排除在外,且TPP的成員國與中國-東盟的成員國有所重合,TPP的推進使得中國-東盟區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力量被稀釋,不僅降低了中國在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而且中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
二、中越雙邊貿易的現狀
(一)中國對越南貨物貿易順差額攀升
依據中國統計局數據統計,2006~2015年中國與越南的貨物進出口發展呈現穩步上升趨勢。進口方面,中越雙邊貨物進口額2006年僅24.86億美元,2015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額達到298.32億美元,十年間貨物進口額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發展的態勢。出口方面,2006年中對越貨物貿易出口額74.63億美元,2007年突破100億美元,持續上漲不斷放寬,2015年達到了660.17億美元。面對對外貿易經濟下行壓力,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從中越貨物貿易順差來看,對比出口貿易中國從越南貨物進口貿易明顯失速,中國對越南貨物貿易順差額從2006年至2014年不斷擴大漲勢激劇,2015年順差額由升轉跌,順差差距有所放緩,但中國對越南貨物進出口貿易順差仍過大,雙邊貨物貿易杠桿持續失衡。
(二)中國與越南商品貿易結構失衡
從上表1看,2014年、2015年中國對越南出口主要商品中手機及其零部件總額最高,2014年中國對越南出口手機及其零部件63.23億美元和出口計算機、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45.66億美元;2015年中國對越南出口手機及其零部件69.03億美元和出口計算機、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52.13億美元。在中國從越南進口的主要產品中計算機及其零部件貿易額最大,其中2014年的貿易額為21.91億美元,2015年貿易額為47.91億美元。
越南與中國進出口貿易中,從進出口的商品結構看,越南對中國出口高新技術產品偏少,出口附加價值低;越南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以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化工制品、棉紡服裝等附加值高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為主。越南從中國進口商品中,以石油、鋼鐵及其制品、紡織類產品為主[2],手機及其零部件占越南進口商品的最大比重,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國對越南貨物貿易中占主導地位。在產品價格因素的驅動下和經濟下行壓力下,越南對中國出口貨物貿易額明顯后勁不足,中越兩國貨物貿易差距不斷拉大。
(三)中國出口越南電子產品增幅小
據上表1數據,2014年中國對越南在手機及其零部件上的出口額為63.23億美元,2015年中國對越南出口手機及其零部件69.03億美元,同比增長9.17%增幅收窄,在2014年和2015年中國從越南進口的主要產品中,手機及其零部件進口額未在前十。在計算機、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產品上,2014年中國對越南出口了45.66億美元,2015年對越南出口了52.13億美元,同比增長14.17%;2014年中國從越南進口了計算機及其零部件21.91億美元,2015年47.91億美元,增幅高達118.67%發展勢頭良好,相對中國對越南出口的計算機、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2015年僅有4.22億美元差距。相機及其零部件產品,從2014年越南向中國輸出的1.74億美元增長到了2015年的18.67億美元。
(四)紡織服裝出口疲軟
2016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70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降幅加深2.4個百分點。2016年1~11月服裝對歐、美、日出口降幅均超6%,對美國出口305.5億美元,下降6.5%;對日本出口148.3億美元,下降6.7%;對東盟出口83億美元,下降21.3%,中國紡織和服裝業出口方面呈現下降趨勢,國際紡織和服裝市場持續疲軟,處于低迷狀態[3]。
據上表1數據,2014年中國對越南出口紡織纖維46.63億美元,到2015年出口額達到52.13億美元;紡織、服裝、皮革、鞋類輔料2014年出口越南15.44億美元,2015年17.72億美元,總體看中國對越南出口紡織的相關產品較多,且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對比看越南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低級原料占比大,2014年對中國出口了12.45億美元,2015年達25.11億美元,增幅擴大,但額度仍然較小。
(五)中越吸引外資增加endprint
2015年越南外國直接投資新批和增資總額達2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在對越投資的58個國家和地區中,韓國是越南最大投資來源國,其投資總額為26.8億美元。加工制造業是越南吸引外資最多的領域,其次是電能生產和分配、房地產[4],2014年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1195.62億美元,2015年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1262.67億美元同比增長5.6%。2016年前11個月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7318億人民幣,其中服務業實際吸引外資增長8%,占比70.1%,提高2.6個百分點[5]。
(六)美國宣布退出TPP
2017年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并為將制造業的就業機會留在美國,宣布退出跨太平洋貿易伙伴關系,特朗普政府將與美國盟友和其他國家發掘雙邊貿易機會。
三、TPP對中越貿易的影響
(一)TPP對中越平衡發展的影響
中越兩國貿易發展不平衡將不利于中國與越南雙邊貿易發展的穩定,越南方面雖然擁有豐富的資源但主要向中國出口的是農林水產品、礦產等低技術含量的初級加工品。從中國進口食品、機械設備、電子產品、車輛等產品,相對技術含量高。越南加入TPP之后將影響中國與越南的商品進出口結構,中國部分產品的傳統優勢將喪失。
中國和越南在國家競爭優勢發展階段都屬于要素推動階段,產業的經濟發展依賴要素推動。從規模經濟角度來看,TPP實施后將在TPP區域內部規模經濟得到發展,越南勞動力資源豐富加入TPP后將有更多替代加工的機會,擴大越南國內企業內部的產生產規模。
(二)TPP零關稅待遇將對中越電子產品貿易的沖擊
TPP生效后,越南78%至95%的稅目產品關稅立即下降為零,越南許多主打產品將在TPP施行后,或在TPP施行后的3到5年內享受0%的關稅優惠,如農產品、紡織品、電子產品、橡膠等。
電子類產品在中國對越南商品貿易占比大,電子產品是中國同越南貿易輸出的一個重要部分。一旦TPP協議正式推行,零關稅優惠待遇將會導致越南在中國電子類產品進口方面大幅度下降,依托零關稅越南將會轉向從日本進口電子產品實現低關稅成本的國際貿易。一定程度上,作為TPP成員國的越南將會在電子產品貿易上對中國形成差別對待,對中國向越南輸出電子類產品造成嚴重的沖擊。
(三)TPP原產地規則讓中國紡織和服裝業面臨更大挑戰
給予貨物“經濟國籍”,TPP原產地規則要求越南在紡織產品出口方面生產所需要的一切原材料都必須來源于成員國,從TPP成員國進口原材料后生產的服裝產品向成員國出口。這樣一來,越南將放棄原從中國低價進口的紗線、棉線等服裝生產原材料來獲得內部優惠。TPP正式推行的話,中國將損失出口到越南紗線、棉線商品的市場份額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這些成員國對中國服裝的需求將減少,擠占中國的服裝貿易出口份額,出口面臨其他出口國家的激烈競爭,服裝制造商成本增加,面臨巨大挑戰。
(四)中國與越南在外商投資競爭方面處于不利地位
2014年至2016年許多外國公司借TPP協議帶來的商機在越南建廠,越南服裝貿易加工順勢發展,越南成為日本企業在東南亞第一大投資目的地。隨著中國加工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的劇增,日本的耐克、本田公司逐漸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越南,TPP正式推行后日本等國將海外投資的重心轉向越南,整合區域價值鏈在成員國內部留下就業、貿易、經濟增長,外商的投資轉移效益稀釋了我國加工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使得我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處于被動地位更加難以從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向上遞進。
(五)美國退出TPP對TPP其他成員國的影響
美國退出TPP,對于TPP其他各成員國在向美出口方面造成嚴重的打擊,特別是韓國這樣經濟嚴重依賴出口的國家,美國的退出對于越南紡織服裝、農產品出口等方面造成沖擊,其他TPP成員國向美國出口商品將不再享受TPP協議的零關稅優惠條件。
四、TPP背景下發展中越雙邊貿易的對策建議
(一)依托“一帶一路”與越南“兩廊一圈”對接
應對TPP區域貿易重組沖擊的同時,依托“一帶一路”建設有效的緩解TPP對中國對外貿易的沖擊。與越南方面積極推進中方的“一帶一路”與越南“兩廊一圈”計劃的對接貿易合作,這對中國與越南都是重大的發展機遇,進一步促進雙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雙邊的貿易發展。中國對外貿易方面應放眼未來,積極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貿易布局,實現中越貿易環北部灣經濟圈和發展經濟走廊的建設,在對外合作貿易方面構建新的開放格局實現全方位開放,積極參與到與國際合作的新框架中去。
(二)國內電子產品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
在電子產品方面,中國的對TPP成員出口方面會受到差別對待,但我國的電子產品在對外進出口中仍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力,國內出口企業應把發展重心放在研發產品放面,加大對電子產品的人才和技術的投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關注國際形勢的多變化,引進技術人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全球產業鏈中力爭向上。
(三)紡織服裝企業轉變生產模式提高品牌價值
越南國內產業鏈的能力尚顯不足,大多數國內企業集中在產品附加值最低的制衣環節。中國的紡織業相對越南而言有硬技術的優勢,質量能夠滿足國外企業客戶的需求,中國紡織企業應從低級的出口加工制造轉變到品牌價值的提高將發展重心放在生產高端的紡織品,提高生產技術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創建服裝品牌,達到高標準要求來留住紡織業的國際市場份額。用技術帶動棉紡織服裝產業升級積極尋求與越南的棉紡企業的垂直分工模式,改善中越的貿易結構,實現與越南棉紡織服裝貿易的互補共贏。
(四)政府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政府相關部門改善國內的投資環境,為外商投資提高良好的投資環境,出臺相關優惠的政策吸引外資。國內企業積極與國際企業接洽,讓國外投資商更全面了解中國國內的投資環境,增加外商與中國企業合作的信心。中國一大部分出口貿易受到TPP原產地規則的沖擊,中國方面應該對自身的部分產業對不同的國家制定不同的原產地規則,保護中國國內的企業。對于出口企業應加強對相關出口國的進口政策的了解,生產符合衛生和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和一些工業品的技術要求達到出口國的進口標準。endprint
(五)對美國退出TPP持開放態度
TPP重組的跨亞太區域價值鏈集合了中國周邊的貿易國家,雖然把中國排除在貿易區域之外,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長久密切貿易往來不可能因為TPP協議的生效徹底改變。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聯系帶中,中國是東盟大部分國家的最大貿易出口對象國,中國在經濟上仍是東南亞國家的重要支撐。TPP勢必對中國造成外部壓力,中國方面可尋求新的區域合作來彌補TTP造成的損失。對于TPP中國一直持開放態度,對于美國退出TPP對于中國而言,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機遇,美國方面通過TPP制約中國的對外貿易的阻礙暫時有所減緩。
參考文獻
[1]張建中.廣西與越南貿易互補性研究[J].東南亞縱橫,2006,01:26-30.
[2]王廖莎.TPP協定對中越經貿合作的影響與思考[J].中國經貿論壇,2015,04:01-06.
[3]張驚.2016年1-11月全國面料出口概況[OL].(2017-01-06)[2017-02-23].http://www.tnc.com.cn/info/c-034006-d-3598762.html.
[4]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2015年外資大量流入越南[OL].(2015-12-29)[2017-02-23].http://www.ccpit.org/Contents/Channel_3590/2015/1229/553077/content_553077.htm.
[5]央廣網.商務部:2016年我國吸引外資規模預計與上年持平[OL].(2017-01-06)[2017-02-23].
基金項目:2016年度“海陸經濟一體化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研究”協同中心研究項目《“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東盟投資生態系統構建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6&YB15);2016年度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貿易學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國際商務碩士建設點研究項目《TPP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影響效應與路徑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自治區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構建北部灣“核心區”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研究》(編號:201611548094)。
作者簡介:黃承鳳(1997-),女,廣西北海人,廣西財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貿易專業2014級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研究;常貴蔣(1993-),男,廣西隆林人,廣西財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經濟學專業2013級本科學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歐陽華(1982-),女,湖南懷化人,廣西財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產業經濟,博弈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