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銀河鐵道之夜》是宮澤賢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描寫了一個貧窮少年焦班尼在夢中與朋友一起進行了一次銀河鐵道之旅的故事。作品中呈現了一個既悲傷又深刻的情感世界,充滿了謎語一樣的魅力。主人公焦班尼的人生軌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軌跡。主人公的人生觀也代表了作者的人生觀。在乘坐火車旅行的路上,焦班尼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使他最后領悟到了一個道理“沒有全人類的幸福,就沒有個人的幸福”。
關鍵詞:生死;犧牲;他人;自我;人生觀
作者簡介:黃婷,女,山東淄博人,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外語系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6-0-01
宮澤賢治可以說是近現代文學史上最受日本人喜愛的日本作家之一。日本《朝日新聞》曾經進行過一項調查,由讀者自由投票,選出了“這一千年里你最喜歡的日本文學家”。宮澤賢治名列第四,遠遠超過了太宰治、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銀河鐵道之夜》則是宮澤傾盡一生心血的作品,該作于1924年執稿,一直到宮澤晚年1931年,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最終以草稿的形式保存下來。
通過考察《銀河鐵道之夜》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人物關系,能夠了解到作者的人生觀,進而為我們的人生道路、行動和思想指明方向。
一、生與死
主人公焦班尼的朋友卡姆耐盧拉,為了救掉入河中的朋友而溺亡。焦班尼直面卡姆耐盧拉的犧牲,從中獲得力量,并堅強地生活下去。
焦班尼從朋友身上學到了奉獻精神,并把實現全人類的幸福當作自己的使命。焦班尼繼承了朋友的獻身精神,并將這種獻身精神發揚光大,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從這層意義上講,焦班尼是卡姆耐盧拉生命的延續,生是永恒的。總之,生存的意義就在于為需要的人做出貢獻。
生存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然而,“生”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種。例如,對于卡姆耐盧拉的母親來說,兒子的生存是無上的幸福。《銀河鐵道之夜》中描寫了在通往銀河的旅途中碰到的各種人的生活,他們在人生中經歷了許多辛酸,也走過了艱險的人生道路。但是,在苦難時,即便是被別人貶低或嘲笑,也應該頑強地走下去。
眾所周知,宮澤生活在日本東北地區,并出生在一個天災多發的年代。“賢治生活在優渥的家庭環境中,但是他十分善良,經常能切身感受到他人的災難和不幸”[1],所以,宮澤將他人的災難和不幸寫入作品就不難理解了。“但是,宮澤賢治創作的童話作品中,死者大多不是安詳地死去,而是死于疾病或非命。即便主人公是小孩,也不例外”[2]宮澤小說中描寫的死,表現的是東北地區人們的命運,在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東北地區自然災害頻發,人們經常因為饑餓,被迫吃樹皮、草根或者販賣自己的孩子換取財物。餓死更是常見的現象。
在宮澤的小說中,登場人物中大多數人的死都是犧牲自我的死。對于貧窮年代的東北地區的人們來說,為他人的幸福犧牲自己,也是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
在《銀河鐵道之夜》里,有多名登場人物死亡。且他們的死亡都是為他人而死。由此可以得出宮澤對于死亡的態度,如果為了他人的幸福而死,那么死亡就是有意義的。
宮澤認為,死不是終點,而是生的延續,是一種新的開始。雖然知道直面死亡是最恐怖的事情,但我們依然應該在死亡來臨時祈求來世的幸福,笑著面對死亡。
二、他人本位
他人本位指的是,把別人的事情擺在優先的位置,不論事情的大小,時常顧及他人的感受。《銀河鐵道之夜》中出現的多數人都具備他人本位的精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主人公焦班尼的朋友卡姆耐盧拉。他不惜付出生命代價,毫不猶豫地救朋友。這就是他人本位精神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說,自我犧牲是他人本位思想的最高境界。
近代化不斷加速,具備“自我本位”的精神變得越來越重要。近代以來,日本社會不斷地強調強烈的自我意識。所以,國民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但是,在宮澤當時所生活的東北地區,多數人還忍受著饑餓,過著貧窮的日子。宮澤對這些人的經歷感同身受,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人與人處于對立統一的關系中。對立,指的是每個人為了生存下去,必須與其他人競爭。統一,指的是為實現利益最大化,人與人之間互相合作。如果每個人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社會將會更加進步。
人生的價值在為他人做貢獻的過程中體現出來。人與人互相幫助是貢獻的開端,能使彼此感受到人間的溫暖。一味索取的人,永遠也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只有幫助過別人的人,才能在被別人幫助時感受到溫暖。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和他人感到孤獨無助,應該將他人本位的思想鐫刻于心。
三、結論
主人公的人生觀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宮澤的人生觀。生與死并不是對立的,生是死的延續,是永恒的,死如果能為他人帶來幸福,便是有意義的。
人與人是相互依賴而存在的,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相互幫助是貢獻的起點,應適時地貢獻自我、犧牲自我,具備他人本位的思想。
注釋:
[1]宮沢清六.勧賞日本現代文學13-宮沢賢治兄賢治の生涯[M].東京:角川書店,1990:42 286頁.
[2]王玲.宮澤賢治童話中的生死觀—以笑著迎接死亡的主人公們為中心[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13頁.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日)宮澤賢治著,河童譯《銀河鐵道之夜》,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1月1日.
日文文獻:
[1]宮沢賢治 『銀河鉄道の夜』 新潮文庫 1989年6月1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