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翔
【摘要】今年來,司庫已經成為全球企業經營和管理企業金融風險的有效手段。在經濟全球化的當前,在我國經濟轉型的新常態下,我國企業發展企業司庫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大。本文對司庫的概念、發展等進行概述,并結合我國當前司庫發展情況,為我國企業發展司庫集中化管理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司庫管理
一、引言
司庫的概念產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于20世紀90年代逐漸成熟。在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深化的情況下,各跨國公司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司庫體系,司庫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部門。在企業日常管理活動中,司庫重視預測功能,加強對短期投資、司庫赤字的定性和定量管理,側重對利率、匯率等各種金融風險進行企業集團外部的政策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的研究。我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也不斷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建立分公司,過大經營范圍。此時,建立司庫管理體系對眾多的分公司進行統一的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國企業現階段的財務公司經營內容單一,職能受到較嚴重的削弱。為增強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我國的司庫管理必須要進行進一步的建設。
二、司庫概述
早在20世紀70年代,司庫的概念就已被提出。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步伐,很多跨國公司加快全球化戰略布局,使司庫的內容不斷豐富。同時,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使得司庫進一步完善,逐漸為企業全球化戰略做出貢獻,司庫的作用日趨重要。
(一)司庫的概念
隨著經濟的發展,司庫的含義被引申為一個國家或公私企業的收入或資金。而司庫管理則是指從企業或機構利益出發,保全及高效利用所有財務資產的行為。“司庫”部門對相應組織所有的貨幣資產、流動性、金融風險及銀行關系實施統一管理。
現階段,司庫的主要有四個職能。首先,司庫要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戰略服務,并對資產進行配置。司庫要綜合企業各種資源,并進行合理配置,對資金進行有效的歸集和管理,提高資金管理能力,為企業戰略發展提供支持。其次,司庫要為企業的金融資產進行經營,并履行其對風險的管控職能。現代企業適應經濟和金融的發展,大多擁有金融資產,而金融資產往往帶有風險性。而司庫作為企業重要的管理部門,應當對金融資產進行合理的經營,對金融資產的結構進行調整,并弱化金融資產的風險。再次,司庫要收集企業的各類信息,對企業資金流動性進行預測、管控等。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推進,企業的管理、發展等對信息的依賴程度日益加強,企業所有的資金活動都依靠信息。在信息共享的情況下,企業可以準確把握資金未來的流動方向,并對資金流動進行合理管控,降低企業資金管理的成本。最后,為了保證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司庫還要資金進行融通。資金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資金的集中管理是司庫的主要職能,司庫應發揮其作用,為企業現金、融資等進行集中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持。
(二)司庫管理的發展
司庫管理的概念成型于20世紀70年代,成熟于20世紀90年代。司庫管理在發達國家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
首先,司庫管理的萌芽期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戰后。1947年,美國無線電報公司采用由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銀行家信托公司和美洲銀行聯合為其提供“鎖箱”服務的方式。通過該服務,美國無線電報公司可以進行現金和旋、現金歸集等業務,大大提高了現金回收的速度,縮短了企業處理現金業務的時間。“鎖箱”服務就是司庫管理的萌芽狀態。到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國際金融市場快速發展,企業的投融資環境更加復雜,對復雜的投融資行為進行管控的需要使得司庫管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其次,20世紀70年代開始,司庫管理進入發展期。在該階段,原有的世界貨幣體系崩潰,世界經濟進入停滯下滑期,美國的經濟危機波及到世界金融市場。此時,出現了新的短期貨幣工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現金管理部門不斷加強對現金收支、銀行關系維護等職能,逐漸加強管理的專業化。但是,該階段的現金管理部門仍然不是一個獨立的部門。
最后,到20世紀80年代,司庫管理開始進入成熟期。隨著金融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快速發展,司庫逐漸成為企業一體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時,司庫開始承擔起預測和風險規避的職能。而且,司庫開始從會計部門獨立,成為獨立的專門的管理機構。到1993年,管理發生變革,大多數企業開化進行企業業務流程重組,資金管理模式開始向集中型轉變。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司庫管理體系也逐漸成型,司庫部門開始與企業其他部門緊密聯系。至此,司庫管理已日臻成熟。
三、我國司庫管理的發展情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化,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增強競爭能力,擴大經營,逐漸“走出去”。在這種發張常態下,我國企業也在逐漸采用世界先進的管理模式—司庫管理。但是,我國企業的司庫管理有自己的獨有的特點。就目前來說,我國企業的司庫管理以財務公司為主要平臺。
(一)我國企業的司庫管理的發展
我國的司庫管理起步較晚,到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的企業集團才逐漸意識到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截止目前,我國司庫管理的發展可以分為萌芽期和探索期。
首先,我國司庫管理的萌芽期開始于1987年,中國人民銀行批設第一家東風汽車工業財務公司,標志著財務公司在中國誕生。目前,我國仍然是一個貨幣管制和跨境現金流動限制的國家,金融市場還處于發展階段。在萌芽階段,我國的集中化程度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財務人員的能力偏低,而且銀行等機構的相關服務不到位,使得這一階段的司庫管理水平較低,無法為集團集中管理資金,并為集團發展提供戰略支持。
其次,從2005年開始,我國司庫管理進入探索階段。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進入低迷期,我國也深受影響。盡管國內信貸市場的發展迅速,但是通脹預期也在提高。同時外匯市場波動加大。這就使得企業要提高對資金控制、運營以及風險管控等活動的管控。2009年開始,中國石油開始嘗試大司庫管理體系建設工作。這是中國企業真正構建司庫管理體系的標志性事件。另外,這一時期我國的銀行等金融機構也開始逐步建立與司庫管理相關的服務體系,為我國企業建立司庫管理體系提供支持。至此,我國的司庫管理體系建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endprint
(二)我國企業司庫管理發展中的問題
因為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仍不完善,我國企業建立的司庫管理體系與國際通行的司庫管理體系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我國的司庫管理體系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我國企業集團建立的司庫管理體系內涵較窄,其管理仍然較分散。現階段司庫管理的發展已經較成熟。在發達國家,企業集團公司通常會建立司庫集中管理規范,母公司對全球分公司的現金活動進行嚴格統一管理,采取統一的投融資戰略,統一辦理金融產品的買賣等。這些措施都加強了司庫的管理和風險規避的職能,并且加強了企業集團集中化管理的水平。但是國內企業的司庫管理平臺—財務公司的主要業務僅涉及即期可使用的現金和銀行存款。集團企業的投融資活動并沒有歸集到財務公司當中去,也就無法達到司庫管理的風險規避作用。這不僅不能為企業集團降低資金管理成本、提高集中化管理水平,也無法為集團的整體發展提供戰略支持,無法完全發揮司庫管理體系的優勢。
其次,我國企業集團的信息系統建設較落后,無法滿足司庫管理的發展需求。信息技術是司庫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促進司庫管理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必須搭建起完善的信息系統。有完善的信息系統,企業集團才能及時的獲取各分公司的各種信息,才能及時做出有效的管控和戰略調整。而我國建立起財務公司的大型企業集團的信息系統都較落后,無法及時并詳盡地上傳各分公司的經營信息,使得財務公司無法有效地對各分公司的現金活動進行管控,也無法提高企業集團對分公司的風險管控。這就使司庫的管理職能受到限制。
四、我國司庫集中化管理建議
根據對我國企業集團的司庫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本文為我國企業集團建立司庫集中化管理體系提出兩條建議。
首先,要擴展國內司庫管理的內涵,加強集中管理。現階段,我國司庫管理的主要內容還停留在即期可使用的現金和銀行存款上,這就使得司庫的管理職能無法得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企業在建立司庫管理體系時就應該擴展司庫的內涵。借鑒國外成熟的司庫體系,司庫管理應當統一管理、運作企業資金,制定統一的投融資政策,統一管理各分公司的金融資產等,擴展司庫的管理范圍,全方位提高集團的集中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為集團的戰略制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其次,要發揮信息平臺在推進司庫建設中的作用。現階段,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云技術和大數據為司庫集中化管理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集團公司在建立司庫管理時應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在集團整體范圍內建立完善的內部網絡,加強各公司與財務公司等的聯系,較少各公司信息反饋的時間,提高司庫搜集信息的時間。同時,完善的信息網絡使得司庫收集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從而提高集團公司對分公司經營狀況的掌控能力,提高集團公司的管控水平。
參考文獻
[1]秦榮生.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司庫體系[J].會計之友.2016(16):20~22.
[2]王增業.跨國公司司庫管理經驗及啟示[J].國際石油經濟.2015(03):89~93.
[3]張恩娟.集團公司內部資金結算中心現狀分析及改善[J].會計之友.2011(11):117~119.
[4]白瑋,唐忠良.我國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研究[J].財會通訊.2013(05):103~105.
[5]張瑞君,孫寅.內部資本市場運行機制與經濟后果—基于中石油大司庫項目資金結算模式創新的案例研究[J].管理學報,2012(11):1593~15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