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李洋
濟萊輕軌交通的便利,縮短了萊蕪與省會濟南的距離;山東大學遷建章丘,這必將輻射、帶動周邊二十余所中高職院校的發展,也必將引發萊蕪職業教育行業更加激烈的競爭。面對這一新形勢,筆者通過分析研究,建議萊蕪市成立職教聯盟,把職業教育做大做強,更好地服務萊蕪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職教聯盟的內涵
職教聯盟是由政府牽頭,各中職學校、技師學院、職業技術學院以及企業和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公益性組織。其宗旨就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職業學校專業建設、訂單培養、頂崗實習、招生與就業等方面工作,努力打造萊蕪職業教育品牌,以做大做強萊蕪職業教育。
二、萊蕪市締結職教聯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招生方面
萊蕪市每年初中畢業生約14000人,從萊蕪市現有2所高職院校、7所中職學校的招生計劃來看,學生生源本來就緊張。同時,濟萊城際輕軌交通的便利、山東大學遷建章丘必將使萊蕪職業教育競爭更加激烈。所以建立萊蕪職教聯盟,是招生方面的需要。
2.人才培養模式方面
廣州、江蘇等地的職業教育一直全國領先,他們辦學圍繞市場轉、專業圍繞企業轉。可萊蕪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相對滯后,沒有建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企業需求的學校沒培養,學校培養的企業不需求。所以建立萊蕪職教聯盟,是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需要。
3.頂崗實習方面
頂崗實習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由于學校教學和企業需求脫節,企業不愿接收學生來企業頂崗實習;即使接收了,也是安排流水線操作工的工作,沒有定師傅、定崗位、定課題,學生實習沒有質量。所以建立萊蕪市職教聯盟,是學生頂崗實習方面的需要。
4.就業安置方面
近幾年,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雖呈上升態勢,但就業中專業對口的比例較低,導致畢業生流動性比較大,不利于企業和畢業生自身的長遠發展。所以建立萊蕪職教聯盟,是就業安置方面的需要。
三、萊蕪市締結職教聯盟的途徑
1.健全機構
職教聯盟成立后,要選舉出主席團和理事會,領導聯盟開展日常工作,比如召開會議、企業調研等,來調整職業學校辦學的方向,實現“學校與企業、教育與產業的對接”,保證職業教育能更好地為萊蕪經濟發展服務。
2.建立章程
建章立制是發揮職教聯盟作用的關鍵。《職業教育聯盟章程》應規定聯盟的性質、宗旨、任務和各成員單位的權利、義務,要求聯盟單位不定期地深入到學校、企業進行調研,定期召開職教聯盟主席工作會議,共同探討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等問題;企業專家參與教學計劃的修訂、教材的開發及學生實習的指導等,實現“教學內容與崗位技術標準、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的對接”。
3.資金保障
一是政府應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改變以往重視度不夠、經費不足的狀況。
二是要拓寬經費的籌集渠道,加強企業尤其是聯盟企業的經費支持。
三是財政要撥付職教聯盟組織活動的專項資金,以確保活動的正常開展。
四、萊蕪市締結職教聯盟的幾項建議
1.堅持中職學校專業差異化,推動“抱團”發展
萊蕪現有中職學校7所,加之省城輕軌交通的便利、山東大學的遷建,必將加劇萊蕪職業教育的競爭。面對生源不足的現狀,建議各中職學校專業設置要差異化,做到專業明晰,盡可能避免專業重復,推動“抱團”發展。
2.高職院校要優勢互補,推動“整合”發展
萊蕪市有2所高等院校,其中職業技術學院是山東省名牌學院,技師學院是國家示范學校,兩校一個是學歷教育,一個是技能教育,共性多,又各具特色。為更好地優化教育資源,建議將兩院校融合發展、資源共享,更有力地促進萊蕪高職院校的發展。
3.加強中職高職銜接,推動“整體”發展
“學校是旗,招生是風”。萊蕪要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學院的引領作用,支持其辦好初中起點五年制高等教育,積極與各中職學校建立三二連讀的對口貫通培養,這樣既穩定了職業技術學院的生源基地,又為中職學校招生提供了條件,推動萊蕪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
(作者單位:萊蕪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