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瑨
[摘 要]博士后研究報告作為一種富有特色和科研價值的灰色文獻資源,其資源建設工作應緊跟時代潮流,抓住契機,大力推行博士后研究報告的電子化采訪和數據庫建設。但由于其著作權的特殊性,以及當前紙質資源建設狀況不理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其數據庫的建設面臨著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境遇,國家圖書館作為國內博士后研究報告入藏量最多的機構,應該發揮其主導作用,積極推行博士后研究報告全文數據庫建設,更好地為廣大科研工作者及相關人員提供文獻服務。
[關鍵詞]博士后研究報告;數據庫建設;國家圖書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82
[中圖分類號]TP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4-0-02
1 博士后研究報告
1.1 博士后研究報告的科研性
博士后研究報告是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在博士后流動站工作期間,在合作導師的指導下,開展科研工作后完成的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的科學記錄。博士后研究報告,其選題多是前沿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情報價值和實用價值。許多博士后研究報告在其相關研究領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有些還會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其中,有的研究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新理論、新方法,有的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藝,不少研究還填補了多項空白研究領域。
1.2 博士后研究報告的保密性
由于博士后研究報告一般為非正式出版物,其印本的流通范圍十分有限,除了博士后培養單位、博士后研究報告收藏單位及博士后本人外,一般研究人員無法輕易獲得,且并不是所有的培養單位都會收藏博士后研究報告,所以博士后研究報告是一種收藏不多的稀缺文獻。如果沒有及時全面地揭示其文獻信息,那么相關研究人員,在缺乏相關研究成果信息的條件下,就無法辨別是否已經有人完成了相關研究,這很有可能會造成選題重復、人力和物力等資源的浪費,不便于正常的學術交流和科技資源共享。
2 博士后研究報告開發現狀
國家圖書館一直是博士后研究報告的法定全面收藏單位,負有管理博士后研究報告的責任。截至2016年底,國家圖書館館藏的博士后研究報告有6萬余種,已編目完成可提供閱覽的有47 000余種。截至2015年,已出站的博士后已達88 023人,缺藏率達31.8%。但是國家圖書館的博士后研究報告數據庫還未建立,導致館藏研究報告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是一種巨大的遺憾和損失。
除國家圖書館藏有全國的博士后研究報告外,中國科技情報中心萬方數據《中國學位論文數據庫》現可查到博士后研究報告
9 113種。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的學位論文數據庫中,檢索得出博士后研究報告8 820種,通過其網站可查看到文章摘要,全文獲取需要購買。
3 建立博士后報告全文數據庫的對策
在我國博士后制度的建立與起步階段,國家圖書館就已經根據相關規定,開始了紙質博士后研究報告的收藏與文獻編目工作,具有起步早、館藏大、編目成熟的優勢。因此,筆者認為,國家圖書館應承擔起博士后研究報告數據庫建設的責任,但是數據庫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的,同時還面臨一些必須解決的困難和阻礙。
3.1 規范博士后研究報告版權,解決版權問題
博士后數據庫的建立,無論是現有紙質版的電子化還是將來可能的電子版采集,都涉及一個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著作權問題。
關于博士后研究報告的著作權歸屬及版權使用問題,目前并沒有較明確的法律規范。現有的紙質博士后研究報告很多也沒有授權說明,默認送繳到國家圖書館的博士后研究報告且沒有保密說明,是否可以向公眾開放。因此,國家圖書館可與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合作,修訂《博士后研究報告編寫規則》,將相關版權授權內容編入其中。同時,應同步推進與相關單位和博士后本人簽訂博士后研究報告電子版權授權使用協議書說明(以下簡稱“授權說明書”),有本人親自簽名的授權協議書具有法律依據的作用,以解決版權使用問題,為下一步建立數據庫掃除障礙。
3.2 加大投入,解決現有紙質版的電子化
國家圖書館現有的6萬余種紙質博士后研究報告,是巨大的資源,對于數據庫的建設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建立數據庫,首先面臨的就是這些資源的電子化問題。同時,這一工作也應分情況區別對待,通過不同的方式,整合解決,以期能有最優化的解決方案。
首先,對于現存已有的商業化電子資源,筆者認為,國家圖書館沒有必要再次電子化,而是應該與相關單位協商洽談,通過合作開發、聯合編目或者購買的方式,直接利用這部分數據,將其導入建立的數據庫中,節省人力、財力。
其次,從2013年開始,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添加電子版博士后研究報告上傳平臺,初步建立電子版上交機制,2013年以后出站的博士后,除報告內容涉及保密外,其余研究報告都會上傳到此平臺,且這些電子版格式都十分規范。國家圖書館應與博士后管委會商談,達成共識,盡快開始合作開發這些電子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的閑置。
最后,篩查排除后,對剩余研究報告進行統一格式的電子化,這需要大量的經費和人力支持,不是一個部門所能承擔的,因此,相關人員可申請專項資金,組織整合多部門人員,共同完成此艱巨任務。
3.3 建立博士后研究報告提交系統,開展電子版收集工作
國家圖書館必須盡早推出國家圖書館博士后研究報告呈繳系統,用于電子博士后研究報告的采集,以適應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需要。大數據時代,很多單位對于紙質本的繳送已表現出在人力、財力負擔方面的困難。很多學校和單位也表示出繳送電子版的意愿,即使從現在開始,單位都提交電子版本的報告,如果沒有提交平臺,那么提交形式就無法進行統一和規范。國家圖書館還應該建立自己的呈繳系統,規范電子版的格式,且直接與數據庫關聯,減少中間環節,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4 結 語
博士后研究報告是非常有特色的文獻資源,它集中反映了中國幾十年科研高新人才的研究道路,取得的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態勢,是很重要的文獻資源。全面開展博士后研究報告的數據庫建設工作,對保護這一人類文化資源意義重大。
主要參考文獻
[1]周素芬.圖書館收藏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的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10(15).
[2]王應密,張樂平.我國高校開展院校研究數據庫建設的困境與對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3]屈瓊斐.信息管理與我國大學開展院校研究的實踐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4]張蕊,王保華.走向共贏:院校研究與大學的科學發展——兼論院校研究工作的幾個關系[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9(z1).
[5]孫利芳,金焱.IT項目管理在專題數據庫建設中的應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