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微
摘要: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基于幾十年基層教學經驗,站在學生角度,認為在學生漢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引領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是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要培養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語文教育的起步階段更是發揮著奠基作用。閱讀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識字、寫字、口語交際、寫作教學等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盡早、盡快地培養好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現代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如何讓學生盡早、盡快實現獨立閱讀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本文認為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一、引領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
引領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是閱讀活動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隨著學生學校生活的開始,如何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至關重要。小學語文的課程標準中也特別強調“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首先,閱讀的過程應該是感受快樂的過程,特別是對于處在學校教育開始階段的小學生,孩子的樂趣需要得到延伸,但同時也需要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開拓新的方法和途徑。閱讀就是這樣一扇能夠為孩子認識世界而打開的大門,可以為學生提供無窮無盡的樂趣。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探知未知的世界,可以開拓視野,可以擁有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學生也可以通過閱讀,在書中展開想象的翅膀,體驗不一樣的經歷,得到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體會的快樂。
其次,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去讀而不是規定學生去閱讀,并且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如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牽著學生,或者直接對閱讀材料進行講授,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就會對閱讀慢慢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一定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讀,同時讓每位同學在閱讀后能夠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交流彼此間的閱讀心得,適當表揚,增加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每名學生都帶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與色彩,不同的心得體會間相互碰撞,必然會豐富和發展每名學生的思維甚至激發更多的閱讀樂趣。
二、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從靜態的角度,閱讀材料內容的構成應該可以分為,首先詞是基本要素,其次由詞到句,由句到段,最后由段到篇。但是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學生首先關注的是課文的整體。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首先把握的也是文章的整體。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將把握文章的整體放到第一位,而不應該首先分析詞匯或者是語句,因為文章的整體并不是文章的各個因素相加就能夠得到的,教師一定要避免學生對文章主體把握的忽視。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抓住作者想要表達的精神與內涵,明白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再去讀文章,體會文章的細節之處在表達感情中發揮的作用,真正把文章讀懂。其次,在閱讀中體會文章的標點、詞語、句子、段落等表達的效果,體會它們在文章中對作者表達情感所起的作用;讀中要求領悟詞語、修辭手法等在表達在文章中的妙用;讀中體會文章重點段落的構建方法;讀中揣摩文章寫作的順序并體會寫作順序的作用??在閱讀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將閱讀過程統一起來,將閱讀和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習得方法、運用語言、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取審美體驗、培養正確人生觀等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從大量的閱讀中感悟到語言魅力,體會到語言點點滴滴的妙用。
三、選取優質閱讀內容,符合兒童閱讀心理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選取優秀的閱讀材料也是決定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首先,應該選取符合小學生閱讀心理的閱讀材料,教學和教材的內容也必然以此為原則。閱讀材料可以選擇充滿浪漫氣息的童話故事或者是蘊含著一定哲理的寓言故事。在這些寓言故事等內容中,學生不僅可以在閱讀中、想象中得到思維的無限發散,而且還能夠在其中體會故事中豐富多樣的情感,有些甚至是在現實世界中無法實現的。在閱讀這些作品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緒,而且故事中蘊含的豐富多樣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人格、個性及價值觀的形成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有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體驗的情感,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生之間由于彼此生活經歷不同、思維角度不同,每一個學生對同一作品的認識觀點也不盡相同,每個學生的認識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與合理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彼此間進行相互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參考和借鑒彼此的體會與觀點,從而不斷修正和發展自己對于文章的認識。另外,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喜歡積極地表現自己,對于學生的這種狀態必須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并進行正確地引導,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交流、表現的過程也正是其自我實現的過程。因此,通過交流閱讀后的想法與感受、對閱讀材料的情節進行補充,以及進行改編課文、續寫課文結局、排演話劇等活動,學生的認識、情感與思維等都會得到深入的發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培養學生自己的閱讀色彩,增加學生閱讀的個性化。閱讀材料的內容選擇會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產生重要的影響。小學是學生正確價值觀養成的重要階段,而閱讀材料的內容在學生價值觀養成中有重要的影響。所以,閱讀材料中應該要有具有鮮明價值觀、世界觀的文章,這樣的材料有利于學生對正確價值觀的接受,例如關于偉人,國家等方面的內容。這樣內容的材料應該占有一定的比例。這一類有關現實生活的內容也要豐富多彩,內容多樣,不應該過于單一和簡單,為學生認識現實世界的復雜性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通過引領學生體會閱讀樂趣、注意對整體文章的把握和選取優質符合兒童心理的閱讀材料等手段來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真正讓學生喜歡閱讀,愛上閱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