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幽默一直以來都是言學家研究的熱點問題,而幽默話語的形成離不開語義和語境。本文以Leech的語義七分法為理論框架,從美劇《破產姐妹》中選取部分語料,從語義層面解讀幽默效果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幽默話語;語義七分法;《破產姐妹》
作者簡介:劉新宇(1994.12-),女,滿族,遼寧北鎮人,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16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普通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6--02
一、引言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Leech在其1971年出版的《語義學》一書中,把語言的意義分為七種不同的類型,即語義七分法。自提出以來頗受關注,學者們多將此理論應用到委婉語,翻譯以及語言教學領域的研究。而幽默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一直受到很多語言學者的關注,學者們主要從語境的角度對幽默言語進行解釋,但在語義角度的解釋相對較少。本文則以語義七分法為理論基礎從語義層面解釋幽默效果。
二、文獻綜述
(一)Leech的七種意義
1974年,英國著名語言學家Geoffrey Leech出版了《語義學》一書。在這本書中Leech提出了意義七分法,即概念意義,內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搭配意義和主題意義。在此基礎上,Leech又將內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和搭配意義概括為聯想意義。由此,Leech的七種意義也可以劃分為概念意義,聯想意義和主題意義。
(二)幽默
幽默一直以來都是語言研究的重要話題之一,國內對語言幽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語用學,認知語用學,認知語言學,修辭學,語言邏輯學,系統功能語言學等七個領域(王曉軍,林帥,2011)。幽默離不開語境的作用,同時也離不開語義的基礎,本文試圖以Leech的語義七分法為理論框架,從語義層面解釋如何在用詞上產生幽默的效果。
三、研究問題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試圖用leech的語義七分法解釋幽默話語,重點回答以下兩個問題:第一,如何用語義七分法從語義層面解釋英語句子中的幽默效果?第二,人們可以借助什么樣的手段達到幽默的效果?
(二)語料來源
《破產姐妹》是美國CBS電視臺于2011年開始播出的情景喜劇,目前更新到第六季。主要講述兩個身份背景完全不同的都市女孩的故事。生在窮人家庭的Max和生在富人家庭的Caroline,但由于家道中落,去Max工作的飯店打工賺錢。兩人商量著籌錢25萬資金來共同開創新事業。本研究選取美劇《破產姐妹》的對話,語料新穎,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四、結果與討論
(一)從語義七分法中概念意義,內涵意義以及反映意義三層面解釋幽默效果產生的原因。
1.概念意義
概念意義是語義最基礎的意思,同時也是詞的核心。一般認為,詞匯的概念意義就是字典里對詞所下的定義。而通過賦予詞匯新的定義,有時也會產生幽默效果。如:
[例4.1]
Max: I guess I am your BFF, Broke Friend Forever
BBF原意為 Best Friend Forever (最好的朋友),而Max則重新定義了BFF 將其解釋為“永遠破產的朋友”通過賦予BBF新的概念意義在影射自己破產生活的同時達到了幽默的效果。
[例4.2]
-Did you get a DWI? Driving while itty-bitty
DWI 原意為 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 “醉酒后開車”,而Max則重新定義了DWI的意義“極小的人開車”,通過賦予DWI新的概念意義在調侃Han身材矮小的同時也達到了幽默的效果。
[例4.3]-Max:you ate my PPTs?Personal Pop-Tarts
PPT原意為 power point “微軟演示文稿”,而Max則重新定義了PPT,將其解釋為“個人夾心餅干” 通過使用PPT這一縮略語,在觀眾困惑之后又加以新的概念解釋,從而達到了幽默的效果。
2.內涵意義
內涵意義不是單獨存在的,是附加在“概念意義”之上的,通過語言指稱事物來傳遞的意義(陳珊,2011)。內涵意義具有不明確性和不穩定性,可以因人,因年齡,因國家等而異。在交際中,可以通過使用內涵意義達到幽默的效果。如:
[例4.4]
Caroline:Max,who owns the dinner?
Max:me,you,and an Asian squirrel。
在這段對話中,餐廳的合伙人是Max,Caroline 和Han,所以句子中的 Asian squirrel(亞洲松鼠)指的就是Han。“亞洲松鼠”的概念意義為生活在亞洲的一種哺乳類動物,其特點為身材矮小,體態偏胖。所以“亞洲松鼠”的內涵意義即是身材矮小,體型偏胖的小動物。所以當max用“亞洲松鼠”來代替Han的時候,觀眾們會聯想到max是在說Han身材矮小,體型偏胖。從而營造出幽默的效果。
[例4.5]
Sophie:people are goanna think she's a German.
在這句話中,German 本意指德國人,而德國人向來給人以拘謹嚴肅的特點,所以German的內涵意義就是指嚴肅拘謹的人。在這句話中Sophie說自己的女兒Barbara容易被誤認為是德國人,意思就是Barbara不愛笑,表情嚴肅。借German的內涵意義營造出了幽默的效果。endprint
3.反映意義
反映意義是指通過一個詞的形式聯想到另一個意思。有些詞由于有多層意思,以至于聽者在聽到某個詞的同時總是不由得聯想到這個詞的其他意思。也正是因為一些詞匯有多層意思,所以說者在表述中會出現歧義或者讓聽者聯想到其他的意思而產生了幽默效果。如:
[例4.6]
Max: look,their is an ant carrying a stool.
stool 有凳子的意思也有糞便的意思。max說這句話的時候Han正搬著凳子走過來。因為Han身材矮小,他把Han比喻成螞蟻,而在表達椅子的意思時, max選擇了stool而不是chair等其他語義。觀眾不由得聯想到stool的糞便這個含義,由此引發了幽默效果。
[例4.7]
Earl: man,this baby's more full of crap than a Coldplay album
crap 有屎的意思,也有廢話的意思。在說這句話之前,Max和Caroline爭吵不休,同時嬰兒由于沒有及時換尿布而一直啼哭。當Earl想表達嬰兒的屎多的時候用了crap這個詞,不由得讓觀眾聯想到Earl同時也在因為Max和Caroline廢話太多而發牢騷。由于crap的反映意義產生幽默的效果。
(二)通過研究發現,交際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制造幽默效果。
第一,賦予詞匯新的概念意義,以達到幽默的效果。這種方式常見于縮略語中,由于縮略語只是用了單詞的首字母,為解釋其意義提供了多種可能。通過賦予縮略語新的解讀方式,即賦予縮略語新的概念意義可以達到幽默效果。
第二,運用詞匯的內涵意義。很多語義在其本意的基礎上,都有著附加的內涵意義,合理恰當地使用詞匯的內涵意義會增添一定的幽默效果。
第三,運用詞匯的反映意義。英語中存在很多一詞多義的現象,而當單獨使用某個詞時,聽話人會聯想到該詞的多重意思,造成不同的反映意義,即造成歧義現象而達到幽默的效果。
五、結論
本文以Leech的語義七分法為理論框架,從概念意義,內涵意義以及反映意義三個層面對交際中由語義引起的幽默效果進行解釋。研究表明,在交際中,交際者可以通過賦予詞匯新的概念意義,巧妙運用詞匯的內涵意義以及使用多重意思的詞匯而呈現不同的反映意義來制造幽默效果。
參考文獻:
[1]Leech, G. Semant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7
[2]陳姍,淺談利奇的意義“七分法”,青年文學家,2011.
[3]王曉軍,林帥.國內語言幽默研究十年回顧與思考:2001~2010,外語研究,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