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
【摘要】2016年中,煤炭現貨市場經歷一輪瘋狂漲勢,眾多用煤企業購煤成本激增。而江蘇新海發電有限公司(下稱“新海發電”)由于合理利用動力煤期貨開展合作套保,成功實現了價格風險的規避,取得了良好的保值收效,具有典型的示范效應。
【關鍵詞】動力煤 合作套保 示范效應
一、合作套保的背景
(一)供給側+內需雙發力,煤炭市場停止頹勢
一方面,2016年二季度起,國內供給側改革的限產措施全面鋪開,并在房地產行業景氣及一帶一路基建建設等拉動下,工業大宗原料走出一波急漲行情。另一方面,去年厄爾尼諾現象肆虐,強降水致上游水電以抗洪調峰為首任,電力生產退居其次,使得國內火電需求增量快速增長,港口下水煤價在380~400元/噸停止下跌,煤炭拉運逐漸積極。
作為電廠一線采購人員,我敏銳感知到了在國家大力倡導供給側改革的大計下,能源版塊里的煤炭供應趨緊,價格穩步抬升。日常工作中,我除了積極爭取優勢的采購價格為企業節省生產成本外,還積極思考破局良策,結合之前業內期貨套保的經驗,建議公司在合適的時機利用期貨這種金融衍生品工具為企業降低煤炭采購成本。
(二)夏季庫存快速消耗,國內煤價蓄勢待發
由于2014~2015年煤市低迷,鐵總先后抽調了大量黑貨運力轉去其他商品運輸,并在16年初淘汰大量“待廢”車皮,同比減少1500~1700萬噸運力,讓本已不足的運力更加捉襟見肘。一邊是國內煤炭供給側改革已經見到成效,煤炭產量同比大幅下降,加上G20峰會環保對工業開采的限制,使得供應的緊缺明顯;一邊煤炭受制運輸難以及時向中下游傳遞,加劇了缺煤效應;再加上夏季南方高溫天刺激空調電消耗,電煤的社會庫存被快速消耗:7、8兩個月庫存減少6023萬噸,供需缺口正進一步加大!
(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疊加效應點燃煤價主升
9月21日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共同印發《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方案》,這個被視作“史上最嚴治超”方案規定,物流公司現有車輛如不合規將被嚴禁上路,若不遵守貨車新超限超載規定,將遭罰款、扣分等重懲。
至此,上游產能受限、下游需求回升、火運車皮緊、汽運成本增加等漲價因素達到共振,煤價主升勢被點燃,煤價開始以每周20~40元/噸的速度快速上沖,環指連續19連漲。內電力企業采購難度和成本支出全面加大,參與套保的緊迫性立刻顯現了。新海電廠積極支持推進合作套保工作。
二、開展合作套保的過程
我供職的新海電廠一直是積極參與動力煤期貨套保的受益者,日常保持與業內較專業的錦盈資本一起進行套保必要的行情交流與業務聯系。2016年10月下旬雙方對合作套保項目達成一致,按新海發電采購量需求,以11萬噸電煤規模與錦盈資本完成《煤炭購銷合同》的簽訂,并做好了開展合作套保的各項前期準備。
現貨價格由于受眾多利好發酵,持續暴漲引發市場極度樂觀情緒,動力煤現貨北方港口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實際交易價已在720~730一線,價格不斷突破年內新高并有愈演愈烈之勢。
另一方面,10月27日,動力煤期貨先后出現鄭商所上調手續費、發改委嚴令煤炭增產保供等消息。此時期貨對未來價格預期的作用充分體現,期貨價格敏銳地感知基本面的變化,當日即利空因素即體現在盤面價格之中,早盤ZC1705呈現主動下跌特征,當日幾度被壓于跌停板609.4。
此時期現基差已明顯擴大,出現非常寶貴的期貨買入套保良機!鑒于此,新海發電根據煤炭價格走勢及生產成本測算,指示在約定價格鎖定11萬噸電煤的遠期采購成本。
在頭寸持有過程中,通過對現貨、期貨市場倍加關注,發現現貨端由于缺煤,低硫的優質煤報價維持高位。期貨端受影響不斷上漲,多頭資金前仆后繼,但至上漲高位又有平倉趨勢,資金投機性質明顯的特點。綜合兩邊市場情況,在充分分析國內管理層發改委、煤炭工業協會愈來愈密集的會議告誡及擴產措施后,遂做出套保頭寸在期價高位及時止盈的決定,指示將期貨多頭頭寸全部平倉,為電廠對沖了巨額的采購成本風險,實現了非常好的預期效果。
在第一輪合作套保順利完成后,我們對期現價差的關注度更加提升。一方面港口煤價依舊維持730元/噸附近的高位,并保持購銷兩旺的局面,對于電廠來說,當下的高煤價仍是很重的生產成本負擔。另一方面,當下日期距離2017年1月時間充裕,期貨盤面較現貨運行靈敏,在期交所密集發布調控政策之后,期貨價格上躥下跳,進入箱體震蕩,資金面推盤跡象明顯。
此時,市場基差達到110元/噸,出現比上一次更大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買入套保良機!經過周密的成本核算及期貨盤面的綜合分析,11月10日新海發電與錦盈資本開展第二輪電煤套保。由于巨大的期現基差存在,期貨盤面次日即從620元/噸附近低位強力反彈。考慮到盤面多空激烈爭奪的現狀不利于套保趨勢單的長期持有,隨后獲利平倉。
三、合作套保的深度思考
從10月底至11月中上旬這段時間,新海發電與錦盈資本開展兩次成功的合作套保,順利實現11萬噸動力煤采購計劃的遠期價格鎖定目標,極大地對沖了電廠面臨的煤炭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實現了發電企業合理運用動力煤期貨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在此,總結幾點感悟——
(一)合理利用期貨工具對沖市場風險
合理運用期貨工具,在發現市場有利的情況下,通過期貨市場進行遠期買入價格鎖定(買入套保)的方式,將原本因煤價上漲給電廠帶來的經營成本增加風險,轉由期貨盤面的穩健盈利來進行對沖。
(二)期現結合增加套保穩健度
我們在制定期貨套保計劃中,完全根據自身采購需要出發,根據其相應月的采購量計劃和價格預定目標來下達期貨盤指令。電廠可以在套保過程中制定“進,可以在盤中獲利平倉了結——盈利補貼現貨采購;退,可以持有至合約交割期——通過交割現貨完成采購計劃”的雙重選擇機制,進可攻、退可守地穩健實現采購目標。
(三)成功源于平時不斷的積累
套保工作看似簡單,實則是一項制定周密計劃,并且及時發現時機、果斷把握時機的專業操作。本案例中,雙方合作套保雖是從10月底正式開展,但是參與雙方從二季度起就為此進行著大量的研究和業務推進工作,正所謂“研究在前,操作在后,磨刀不誤砍柴工”。深厚的研究和實踐底蘊成就了操作階段的每一步關鍵節點,保證了套保工作的成功率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合理運用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鎖定生產成本、保證利潤,可以靈活應對市場各種風險,從而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業務開展時通過專業期貨機構與實體企業的對接,讓期貨工具更多更好地為實體企業創造價值、大放異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