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田美娟+張紅梅
【摘要】隨著國家支持創新創業發展的政策的逐步開展,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各地呈現爆發性的增長。為了研究政府設立引導基金后是否起到引導資金的政策效果即是否引導了社會資金進入創業投資企業,從而促進地區創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政策評價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分位數回歸,從省際面板的視角,分析了政府設立引導基金對區域創新能力的效應。實證結果表明,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對地區的創業投資情況及地區創新水平的提高具有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固定效應模型 區域創新 分位數回歸
一、引言
引導基金又被稱為“母基金”,是政府為了對創業投資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而創設的政策性基金。該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引導資金投向創新創業領域,從而推動地區創新能力的提高。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我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出現了 “井噴”式的增長。清科集團下私募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國內共成立980支政府引導基金(其中789支已披露基金規模),基金規模達33004.58億元。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Leleuxa、Surlemont和Cumming使用面板數據模型分析了歐洲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后引導基金對創業投資的引導作用[1]。房燕、鮑新中(2016)對我國7個創業投資發展成熟的地區,運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了政府引導基金對創業資本的引導作用和對GDP的促進作用[2]。施國平(2016)等運用雙重差分模型從機構層面評估了政府引導基金的引導效應[3]。
由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目的可知,引導基金的設立目的是,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業領域,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本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別從全國層面和地區層面對政府引導基金的創新推動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相對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主要的創新點在于首次使用多種模型結合以省級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的視角分析引導基金對創新能力提高的政策效應。
二、研究設計
(一)變量選取與相關假設
1.地區的創新水平(被解釋變量:PAT)。本部分采用仍然采用地區的萬人專利擁有量衡量地區的創新水平,把該指標當成被解釋變量,對地區的創新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分析引導基金對地區創新水平的影響。用每萬人專利授權量進行計量
2.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解釋變量:GGF)。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設立的宗旨是引導資金進入創業領域,進而支持創新創業。在資金進入創業企業后,企業有更多的資金進行研究發明,從而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此外,由于政策性質,企業可以拿到更加優惠的資金進行研發,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促使企業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用年度政府引導基金籌資規模進行計量。
因此,本文假定:H1: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設立,可以推動地區創新水平的提高。
(二)控制變量
1.經濟發展水平(PerGDP)。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對地區的創新水平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企業各種科研技術越成熟,進行科技創新更加有動力。此外,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由于企業數量較多,企業間市場競爭較大,企業為了持續經營不得不提高對新技術的研發,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地區創新水平的提高。在具體指標上,本文采用地區人均GDP來衡量該地區的發展水平。用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取對數)。
因此,本文假定:H2: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地區創新水平越高。
2.金融市場信貸規模(L)。金融市場信貸規模越大,企業進行資金融通能力越強,進行科技研發的資金越充足。為企業進行科技研發活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通常在信貸規模較大的地區,企業融資能力越強,進行科技研發的能力越強。用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占人民幣存貸款總額計量。
因此,本文假定:H3:金融市場信貸規模越大,地區創新水平越高。
3.地區的開放程度(TMX)。通常來講,地區的經濟開放程度對企業的技術創新有較大的影響。地區越開放,一方面國外企業新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為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了企業不得不進行產品的創新;另一方面國外的先進技術的傳入,為地區進行技術創新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這也促使了地區創新水平的提高。用進出口總額占GDP比重計量。
因此,本文假定:H4:地區的經濟開放程度越高,地區創新水平越高。
4.地區人力資本水平(HES)。地區人力資本積累越多,越能夠為企業創新提供基礎。高等院校在校生可以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培養人才,從而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實現知識到技術創新的轉變。通常,地區教育水平越高,地區創新能力越強。用高等院校在校生數量占常住人口比重計量。
因此,本文假定:H5:地區高等院校越多,人力資本越充足,地區創新水平越高。
5.技術市場發展水平(TMT)。地區技術市場的發展情況,為企業技術創新形成的科研成果資金轉化提供了便利。因此,技術市場越成熟,企業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收益的能力越強,這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供了動力。通常,地區技術市場發展水平越高的地方,地區創新水平越高。用技術市場成交額計量。
因此,本文假定:H6:地區技術市場發展月成熟,地區創新水平越高。
6.地區R&D投入強度(RAD)。地區的R&D投入強度對地區創新水平有重要的影響,投入強度越高,越可以為地區的技術創新提供直接的資金支持。由于研發活動具有周期長,投入大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財富的周期較長的特征,企業必須要有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地區R&D投入程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地區對科技創新的支持。用R&D內部支出占地區GDP的比重計量。
因此,本文假定:H7:地區R&D投入越多,地區創新水平越高。endprint
(三)模型的設定
根據假定條件,本文構建出政府引導基金對地區創新能力的促進作用模型:
(四)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根據前文的研究情況,由于2016年大部分數據未出,因此本文樣本區間選取為2006年至2015年。VC/PE投資數據來自于萬德數據庫,其余數據來自于各地區統計年鑒,缺失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網站、人行網站、國家科技局。
(五)混合效應回歸結果分析
由表1可知政府引導基金對地區創新水平的促進作用的回歸結果情況:首先,從解釋變量來看,政府引導基金籌資規模的系數為正,且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1%的檢驗,表明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確實對地區的創新水平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其次,從控制變量來看,所有回歸結果的系數都為正數,符合前文基本假設,但是信貸規模、高等院校在校生數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以及地區技術市場成交額的系數未通過10%的顯著性水平檢驗,表明這些因素雖然對地區的創新水平產生了正向的影響,但是其效果并不顯著;最后,從模型的聯合解釋程度來看,有68.8%的解釋能力,說明模型擬合較好。
(六)分位數回歸結果分析
在樣本統計中,發現地區的專利授權量存在較大的差異,即樣本存在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專利授權較大,西部地區授權量較小的差異。因此,本部分借鑒前文分析的思路,即不同條件水平下,分析地區創新水平的影響因素。由于前文已經對分位數回歸的基本思想進行了介紹,因此本部分直接進入回歸結果分析部分。
由表2的研究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隨著分位數值的增大,政府引導基金的規模系數的符號保持一致的正值,且系數值越來越大,說明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對地區創新水平的提高具有促進作用。但是我們看到,政府引導基金的系數的顯著性水平檢驗,經歷了從顯著到不顯著的轉變,當分為數0.809以后,變為不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可知,政府引導基金對地區創新水平促進作用在一定規模內是促進作用的,當規模超過一定量市,雖然對創新水平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不在顯著。
(2)從控制變量來看,各變量的回歸系數大部分保持一致,且為正,這表明這些因素對地區的創新水平也具有促進作用。但是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隨著分位數回歸數值的變大,從顯著變得不顯著。特別的,反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人均GDP的回歸系數一直保持顯著,表明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進地區的創新,這與基本假設一致。
(3)此外,控制變量中反映地區開放程度的指標,在分位數為0.95時變現出負值,但是回歸結果不顯著。本文給出的解釋是,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會對地區的創新水平產生一定的正的影響,但是當開放程度已經很高后,開放程度提高帶來的地區創新水平的增量效應便會消失,甚至阻礙地區創新。當國外企業進入國內、以及專利輸送進入國內,對國內企業產生的創新產生抑制作用,從而阻礙地區的創新。
三、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指出政府引導基金是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業領域,促進地區創新的重要財政方式。在各級政府的積極推動下,2015年以來政府引導基金在各地區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但是各地區并未對政府引導基金的創新促進作用進行檢驗。結果顯示:
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對地區創新水平不管是從混合效應模型還是分位數回歸來看都具有促進作用,并且在分位數為0.809前都是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為了促進地區創新,以及經濟結構改革的推進,各地區要積極設立引導基金,并且在設立時一定要結合地區差異情況,結合實際對引導基金的籌資規模進行調控。
由于政府引導基金的政策性特征,各地區在設立時必須結合經濟發展水平及規律,在引導基金的籌資規模、設立方式、管理方式上進行合理設計出符合本地區的引導基金發展模式,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引導基金的資金引導作用及創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B Leleux,B Surlemont,Public versus private venture capital:seeding or crowding out?A pan-European analysi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8(1):81-104.
[2]房燕、鮑新中.中國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效用——基于隨機效應模型的實證研究[J].技術經濟,2016,25(2):58-62.
[3]清科集團《中國股權投資市場2016全年回顧與展望》研究報告.
[4]李全起.企業自主創新的影響因素分析[J].創新論壇,2006,(8):16-17.
[5]2006~2015年各省《統計年鑒》、《統計公報》、《金融運行報告》、《技術市場報告》.
基金項目:2017年貴州財經大學在校學生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研079)。
作者簡介:陳志強(1991-)男,漢族,江西贛州人,貴州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區域金融;田美娟(1993-),女,江西贛州人,任職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興國縣支行,研究方向:信貸管理;張紅梅(1969-)女,貴州貴陽人,任職于貴州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綜合評價、區域金融、風險管理、創業投資。endprint